-
公开(公告)号:CN104229997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12990.X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nventor: 唐祈林 , 岳玲玲 , 郑名敏 , 李燕 , 范东东 , 荣延昭 , 程明军 , 李华雄 , 董新春 , 吴元奇 , 周树峰 , 蒋伟 , 曹墨菊 , 卢艳丽 , 兰海 , 刘坚 , 刘海岚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河流湖泊污染治理方法领域的水生薏苡(Coix aquatic Roxn)在原位修复富营养化水体上的应用,以及利用水生薏苡原位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该方法将水生薏苡植株分蔸,然后将分蘖苗在泥沙混合基质中培养25~30天,再在清水中驯化培养,最后移栽于欲修复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即可。本发明中水生薏苡为六倍体,其生物量、株高、分蘖显著大于四倍体薏苡,对氮磷吸收力明显比四倍体薏苡强;其次,水生薏苡对水生环境适应性更强,本身属野生植物,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不需要进行特殊管理;此外,水生薏苡为多年生,可定期反复刈割;水生薏苡为无性繁殖,只进行营养生长,不会造成大肆蔓延和生物入侵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2936592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519352.9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玉米线粒体DNA的提取及纯化方法,将玉米外植体分装至预冷的研钵中,按每克样品4mL的比例加入预冷的提取缓冲液A,放入1-2g石英砂,研磨至匀浆;取3个10mL的离心管分别编号为A、B、C,再取3个2mL的离心管分别编号为D、E、F;在提取过程中,采用两种RNA酶RNase A和RNase T1同时处理,可完全去除RNA的污染。MgCl2 具有DNaseI buffer的作用,可替代DNaseI buffer,降低成本。采用本发明的方法,mtDNA的产出率得到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25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1348419.1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核不育基因MS39上游调控因子ZmARF4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上游调控因子ZmARF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利用酵母单杂技术筛选得到玉米核不育基因MS39上游调控因子ZmARF4,并通过在拟南芥中过表达ZmARF4发现转化植株表现出叶片发育异常、株高降低以及育性降低,表明该基因可以负向调控拟南芥的生长发育;本发明有望通过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操控ZmARF4基因的表达,并应用于玉米的基因遗传工程育种中,协调和平衡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终改善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对玉米生产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48419.1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核不育基因MS39上游调控因子ZmARF4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上游调控因子ZmARF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利用酵母单杂技术筛选得到玉米核不育基因MS39上游调控因子ZmARF4,并通过在拟南芥中过表达ZmARF4发现转化植株表现出叶片发育异常、株高降低以及育性降低,表明该基因可以负向调控拟南芥的生长发育;本发明有望通过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操控ZmARF4基因的表达,并应用于玉米的基因遗传工程育种中,协调和平衡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终改善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对玉米生产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79080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82201.5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玉米雄花颖壳闭合突变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ctg1突变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扩增该分子标记的引物对,该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突变体ctg1和分子标记为玉米两系杂交制种技术提供了材料基础,并加快了玉米杂交制种技术的创新。
-
公开(公告)号:CN11384617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251861.3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 广西青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C型不育胞质恢复基因Rf12及其紧密连锁标记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紧密连锁标记包括1对引物对:F:5’‑agtgcctgtgcttgcccattca‑3’;R:5’‑tcagatagctacctttgcttgcgc‑3’。所述Rf12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为:B73_RefGen_v4Chr2:234057663‑234457207。本发明中的恢复基因Rf12可恢复大部分的玉米C型不育系;本发明中的显性标记SNP‑55可对玉米C型不育胞质在2号染色体长臂的强恢复基因Rf12进行辅助选择,加快Rf12的回交转育进程,促进玉米C型不育胞质恢复基因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8842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810068464.4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nventor: 曹墨菊 , 时子文 , 朱永卉 , 牛群凯 , 李川 , 易洪杨 , 杨聪 , 唐津 , 张鹏 , 刘孝伟 , 董博晓 , 魏桂 , 夏远燕 , 赵卓凡 , 关淑仙 , 牟碧涛 , 王靖文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A01H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A01H1/02 , C12Q260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雄性核不育基因ms39的分子标记,属于玉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领域。该分子标记由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扩增该分子标记的引物。本发明分子标记与雄性核不育基因ms39连锁紧密,鉴定结果准确、可靠,为核不育基因ms39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其次,用本发明分子标记鉴定方法简单,且可在苗期进行,能满足轮回选择等需要进行大量杂交的育种需要,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育种效率,对于扩大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有极大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25830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23455.2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用薏苡的无性扩繁方法。该方法为扦插扩繁,包括如下步骤:取饲用薏苡主茎开始开花后5-10天的植株,以主茎地上部分第1节至第15节中的至少一节作为种茎,于每节间的1/3处切断,将节插入土中2-4cm。实验证明,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扦插大黑山薏苡,其扦插后20天的成活率最高可达91.3%。本发明对于加速饲用薏苡特别是大黑山薏苡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将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63613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14392.7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15 , C12N15/82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玉米低镁条件下特异性转运镁离子基因ZmMGT10及其应用。ZmMGT1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玉米低镁条件下特异性转运镁离子基因ZmMGT10,在低镁浓度下特异性表达,而低镁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ZmMGT10基因具有增强植物抵抗低镁胁迫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695418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310723277.2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低磷胁迫响应基因内含子长度多态性标记。本发明在低磷胁迫响应基因的跨内含子的两侧外显子区域设计特异引物,即PSR‑ILP标记。在我国玉米生产及育种上广泛应用的30份骨干自交系中进PCR检测、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不同自交系中得到扩增长度不同的片段,银染显色为不同自交系的PSR‑ILP标记。为玉米磷胁迫响应基因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性强的分子标记,为玉米磷高效育种奠定了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