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5374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862922.3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船用Magnus减摇装置粗糙度优化系统。包括:模型参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相关参数信息并进行规范化处理,再将信息输出至受力分析模块;受力分析模块,依据参数信息对减摇装置的升/阻力作用情况进行分析并输出至虚拟仿真平台模块;粗糙度集输入模块,用于解析壁面函数,分析粗糙面分布规律,并将结果输出至虚拟仿真平台模块;虚拟仿真平台模块,依据输入的信息对减摇装置的升/阻力特性进行仿真试验并输出结果;粗糙度优化决策模块,对仿真试验结果进行优化分析。本发明优化了仿真模拟流程,提升了仿真工作效率,实现了对减摇装置表面粗糙度的优化设计,也为减摇装置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分析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335976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0751457.6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面无人艇动态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鉴于水面无人艇在海面上碰到的动态障碍物大多为船舶,根据船舶的形状特性,对其建立椭圆模型;在建立椭圆模型基础上,对椭圆模型进行分析,确定船舶动态障碍物的影响范围,并在影响范围内构建椭圆斥力势场提供斥力,从而引导水面无人艇躲避动态障碍物;进一步考虑船舶动态障碍物运动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水面无人艇需要在短时间内避开动态障碍物,故采用变斥力系数方法,增加斥力,改变合力方向,从而达到快速引导水面无人艇避开动态障碍物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158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67518.0
申请日:2021-10-0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63B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全航速的船用减摇装置,包括:鳍型减摇装置、圆柱体减摇装置、圆柱体减摇装置传动杆、电动机、鳍型减摇装置传动杆、底座。本发明使用圆柱体减摇装置对传统减摇鳍的鳍头进行了改进,在保留了原有鳍头的流线型结构的基础上,融合了流体作用力的产生方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相较于传统减摇鳍、面积变形的平行四边形减摇鳍和Magnus减摇装置,提供的流体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恒定、并且不会受到攻角的限制也不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此外在不耗费过多能源的前提下,具备了适用全航速的减摇能力,具有更为良好的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62693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23981.7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尾涡影响的减摇鳍升力耦合系数计算方法,首先抽象出减摇鳍尾涡干扰侧视示意图,建立速度坐标系,在此基础上,将前鳍脱落的尾涡与后鳍首次撞击处等效为质点,根据该质点与鳍体平分线位置关系,前鳍对后鳍升力干扰可分为正、负干扰升力,通过干扰速度、相对来流速度和鳍压力中心处横摇方向线速度求解总的合速度,计算干扰鳍角,利用干扰鳍角求得正、负干扰升力,由卡门涡街现象可知,当雷诺数Re满足250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52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1326002.1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策略动态调整的两栖车辆排样面积利用最大化方法,本发明包括:获取车辆舱甲板和车辆相关信息,明确约束条件,确定目标函数,采用十进制编码对车辆进行编码,并对参数进行初始化,随机生成车辆排样序列构成初始种群,计算个体的适应度值,保存最优个体,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依据三种不同的评价策略和动态调整的选择概率对三个子种群规模动态调整,用最优个体与子种群中所有个体进行有约束交叉或环形交叉,采用动态调整的变异概率进行变异操作,选择三个子种群中的有效进化个体构成新种群,对最后一代的最优个体进行解码,得到最优排样图。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快速求解得到最优排样图,实现两栖车辆排样面积利用最大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