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圆弧大进给环形铣刀及其制备工艺与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5966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39643.6

    申请日:2015-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C5/1081 B24B3/06 B24B4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圆弧大进给环形铣刀的制备工艺与检测方法。目前,环形铣刀具有的曲面的高适应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等模具曲面半精加工领域,但为了达到较好的切削性能,在切削进给、切削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铣削效率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磨削工艺影响加工效率,影响刀具寿命以及工件表面完整性,同时有效验证磨削精度的方法值得考量。本发明组成包括:环形铣刀刀柄(1),所述环形铣刀刀柄前端依次与螺旋刀槽(2)、具有前刀面(5)与后刀面(6)的双圆弧大进给切削刃(3)、端齿容屑槽(4)连接,所述的双圆弧大进给切削刃包括主圆弧切削刃(7)与子圆弧切削刃(8)。本发明用于铣削模具钢,同时为铣刀制备工艺及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意见。

    一种基于低温二氧化碳循环使用的气-液双相冷却润滑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61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33478.8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温二氧化碳循环使用的气‑液双相冷却润滑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切削液供给部分、二氧化碳供给部分、混合喷嘴装置、切削单元、收集单元和解析单元;切削液供给部分由切削液存储单元、输送泵和第一调节装置组成;二氧化碳供给部分由缓冲罐、液化器、液态二氧化碳瓶、减压稳流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组成;解析单元由切削液富液入口、反应装置、冷凝器、气态二氧化碳出口、再沸器和切削液贫液出口组成;切削液供给部分和二氧化碳供给部分分别将切削液和二氧化碳输入至混合喷嘴装置中,在混合喷嘴装置中二氧化碳发生相变与切削液混合,形成低温气‑液混合物,对切削区域进行高效冷却降温,能显著降低切削过程中的温度,通过解析单元对切削液富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解析,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循环使用,契合绿色可持续制造理念。

    一种内嵌有智控冷风集尘罩的铣削执行器压力脚

    公开(公告)号:CN11460362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268107.9

    申请日:2022-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有智控冷风集尘罩的铣削执行器压力脚,包括压脚支撑架、智能检测单元、压紧端盖和智控冷风集尘罩。压脚支撑架前表面装有智能检测单元,中间为智控冷风集尘罩,通过压紧端盖固定。智控冷风集尘罩内部含有吸屑腔和冷风腔两部分,外部连接有低速冷风管、中速冷风管、高速冷风管和L型吸屑管道。冷风腔内部设有螺旋组合流道,连通于涡流循环槽。吸屑腔内部设有扇形腔,与L型吸屑管道相连通。本发明将压力脚的吸屑功能、冷却功能和压力检测功能相结合,在制孔过程中实现了制冷、吸屑功能的自动化控制,解决了温度高导致的制孔质量差以及切屑难收集等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制孔精度和加工效率。

    一种带二级导屑槽的变曲率渐开刃型可转位立铣刀

    公开(公告)号:CN11058700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907242.1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一种带二级导屑槽的变曲率渐开刃形可转位立铣刀,属于切削刀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在加工深腔型面的钛合金工件时,传统的可转位球头立铣刀因不易设置导屑槽,易产生积屑瘤;且有效切削刃短,切削效率低、加工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立铣刀包括刀体及铣刀片,铣刀片包括第一后刀面、第二后刀面及前刀面;刀体和铣刀片中心均设有螺纹孔,刀体和铣刀片通过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紧固螺钉进行固定连接;铣刀片外表面上共设有四条相同的十字渐开线型刃,铣刀片的前刀面设有二级导屑槽,所述二级导屑槽由第一级为圆弧型导屑槽和第二级为直线型断屑槽组成,本发明用于加工深腔型面的钛合金工件。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声双向螺旋铣刀及其磨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963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0966360.7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声双向螺旋铣刀及其磨制方法,铣刀包括依次连接的切削部和柄部,切削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正向切削区和反向切削区;正向切削区由正向周刃与正向端刃组成;正向端刃由四个中心对称的刀齿组成;反向切削区由反向周刃与反向端刃组成;反向端刃由四个刀齿组成,刀齿分为两组:一组为材料去除刃,另一组为精加工刃;正反向周刃呈圆柱形,其圆柱面上沿螺旋线设置有可径向进给的圆周切削刃;本发明可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声双向螺旋铣加工,能有效减少出入口处分层毛刺多的现象,获得高质量的加工孔,延长刀具寿命,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声振动螺旋铣削用导流铣刀

    公开(公告)号:CN1163937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90207.3

    申请日:2023-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声振动螺旋铣削用导流铣刀,铣刀包括切削部和柄部,切削部顶端设置有两对各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切削刃,切削部外圆周面沿轴向均布设置有四条旋向为左旋的斜推式导流槽,导流槽由推流面与引流面组成,导流槽之间连接有周刃,周刃上设置有七个间距相同的轴向超声加工齿,轴向超声加工齿由周向粗加工刃、轴向超声精加工刃组成,两齿之间连接有超声分屑槽,周刃靠近柄部一段设置有过渡圆弧结构,本发明有助于避免高速喷射的气体冷却介质直接作用于切削区域而导致孔壁二次损伤,提高气体冷却介质利用率,并提升刀具排屑性能,更好结合超声辅助加工技术,延长刀具寿命,提高孔表面质量。

    一种钛合金加工用渐变螺旋槽旋轮线铣刀及其磨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14184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307253.6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钛合金加工用渐变螺旋槽旋轮线铣刀及其磨削方法,铣刀主体包括刀柄部与切削刃部,切削刃部包括旋轮线刃部和周刃部,旋轮线刃部包括两条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的旋轮线刃,两条旋轮线刃在切削刃部顶点处连接,周刃部包括两条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的周刃,周刃与旋轮线刃靠近刀柄部处的一端光滑连接;周刃设置于旋轮线刃部与刀柄部之间,两条旋轮线刃之间开设有两条中心槽,两条周刃之间开设有两条对称的渐变螺旋槽,渐变螺旋槽与相应的中心槽相连。本发明的铣刀经本发明的磨削方法加工后,工作时提高了材料的去除率、加工表面的残留高度更低,表面质量更好且单位面积承受的切削力小,降低了刀具磨损,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效制孔刀具及倾角制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700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06324.7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效制孔刀具及倾角制孔方法,属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机械加工领域,刀具包括依次连接的刀杆、补铣切削刃、复合切削部、底部切削部。倾角制孔方法主要包括:计算参数;刀具平行于孔径轴线并自转沿轴向向下进给,逐层分流式加工,使得孔径误差最终保持IT7-IT8;若孔径误差不满足IT8-IT9,调整刀具与孔径轴线倾角,进行预铣孔,零空程补铣终孔,调整刀具轴线平行于孔径轴线及偏心距,去除孔径余量;若不满足IT7-IT8,保持刀具与孔径轴线倾角,预铣孔及补铣终孔,制孔结束刀具回到初始零点,进行质量检测。本发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效制孔刀具及倾角制孔方法可避免复合材料出现毛刺、分层等加工缺陷。

    带有锥角结构的等弧直立槽环形铣刀及磨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1979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75281.1

    申请日:2014-06-19

    Abstract: 带有锥角结构的等弧直立槽环形铣刀及磨削方法。汽车覆盖件淬硬钢模具的凸、凹型面加工性质复杂,不但容易带来加工过程中刀具的震动,加剧刀具的磨损,而且会出现刀具与被加工曲面干涉的现象。本发明的组成包括:环形铣刀刀柄(1),所述的环形铣刀刀柄采用多直孔内冷棒料,所述的环形铣刀刀柄将导屑槽(4)、侧刃(3)和带有锥角的锥形切削结构(5)、带有不等齿间角的4刃平底切削结构(6)、圆角切削刃(7)通过冷却液通道(2)相连通,有利于排屑,阻抗积屑瘤。本发明用于铣削淬硬钢模具。

    一种推动式偏心偏角加工调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2570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11579389.6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一种推动式偏心偏角加工调整装置,属于碳纤维叠层材料螺旋铣削制孔领域。本发明的可移动偏心倾角调整模块位于装置末端,倾角偏心套筒模块,旋转驱动单向连接模块分别位于前端与中部,可移动偏心倾角调整模块与倾角偏心套筒模块置于直线双进给模块上,通过进给装置驱动。本发明通过可移动偏心倾角调整模块保证调整精度,通过倾角偏心套筒模块调整刀具与所加工孔轴线间的偏心距和倾斜角度,刀具在墙角偏心套筒模块中套筒的驱动下绕所加工孔轴线公转。相比于其他偏心偏角调整装置,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运动部件集成化高等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