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261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33478.8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23Q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温二氧化碳循环使用的气‑液双相冷却润滑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切削液供给部分、二氧化碳供给部分、混合喷嘴装置、切削单元、收集单元和解析单元;切削液供给部分由切削液存储单元、输送泵和第一调节装置组成;二氧化碳供给部分由缓冲罐、液化器、液态二氧化碳瓶、减压稳流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组成;解析单元由切削液富液入口、反应装置、冷凝器、气态二氧化碳出口、再沸器和切削液贫液出口组成;切削液供给部分和二氧化碳供给部分分别将切削液和二氧化碳输入至混合喷嘴装置中,在混合喷嘴装置中二氧化碳发生相变与切削液混合,形成低温气‑液混合物,对切削区域进行高效冷却降温,能显著降低切削过程中的温度,通过解析单元对切削液富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解析,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循环使用,契合绿色可持续制造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8699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53925.4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23B27/00 , B23K26/352 , B23K26/60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在金属切削刀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仿生分形叶脉微织构车刀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以硬质合金车刀片为主体,结合叶脉结构通道和疏水表面可促进切削液流动的特点,设计并制备一种叶脉表面微织构,其通过主脉对次脉的浸入效果,使湿式切削过程中的毛细管现象更显著,改善了切削液难以高效作用于刀具切削区而导致的热量集中问题。刀片前刀面刀尖位置处设有基于分形理念和叶脉结构的分叉通道,在微纳米尺度下增加了刀尖区域的散热面积,更利于切削液形成流体动压润滑效应,补偿刀尖区域的恶劣传热条件,且分叉贯通式结构,不仅可以及时排出切削杂质使织构长时间维持减摩效果,还极大避免了微织构刀具湿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气穴现象”。刀具基体上设置有储液凹槽和阶梯式凸台,起到断屑作用的同时,增强切削液的引导与储存效果,保证微织构和切削液的降温减摩作用,增加加工效率和刀具寿命,提高切削液使用效率,满足绿色加工和高质量生产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