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的压头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91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76409.9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的压头加载装置,其解决了现有压头不能进行微调,致使模具加工和安装误差导致压头表面与试样表面无法保证平行的技术问题,压头加载装置从左到右设有压头安装座、压头微调装置、压头支撑旋转装置、压头装置;压头装置设有压头容置座、压头,压头安装在压头容置座的右侧;压头装置分别通过压头微调装置、压头支撑旋转装置与压头安装座的压头容置座相连接,可广泛应用于薄板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

    一种旋转式三维编织装置专用拨盘滑块

    公开(公告)号:CN112609322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030945.8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一种旋转式三维编织装置专用拨盘滑块,涉及三维编织装置领域,包括滑块底座、滑块、滑块上盖和纱线轴连接夹,滑块与滑块底座固定连接,滑块上盖设置在滑块上方,纱线轴连接夹设置在滑块上盖上;滑块具有上侧面、下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上侧面和下侧面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滑块上设有至少四个轴承安装槽,至少两个轴承安装槽设置于滑块前侧面处、至少两个轴承安装槽设置于滑块后侧面处,轴承安装槽内设有安装柱,安装柱上安装有可自由转动的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内圈与安装柱连接,滚动轴承的外圈凸出滑块前侧面或滑块后侧面。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稳定,体积小、加工成本低,运行顺畅、不易卡顿,编织质量高等优点。

    一种六齿环形三维编织结构计算机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947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65677.6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六齿环形三维编织成型技术领域,主要提供一种六齿环形三维编织结构的仿真预测算法。所述方法主要特点是,通过机器仿真将编织过程数字化参数化,通过建立多种类的矩阵数据库,以计算机调用—计算的方式进行编织模型结构的数字仿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携纱器坐标位置确定;步骤二、初始的纱线轨迹生成;步骤三、纱线轨迹特征优化;步骤四、纱线轨迹坐标+力学收紧;步骤五、纱线实体化。本发明得到的仿真结构经过实验对比有很高的精确度,并可以预测纱线之间的纤维结构,对编织材料的微观结构预测、结构仿真和性能预测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种薄壁金属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8780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18071.X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壁金属球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方法存在工序长、焊缝易开裂的技术问题。薄壁金属球为沿薄壁金属球的中轴线,在其球壁上设有且仅设有一对正对设置的安装通孔或安装凸部。薄壁金属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薄壁金属圆管放置在成形装置的上模和下模之间;沿薄壁金属圆管的轴向方向,上模和下模合模,将薄壁金属圆管的两端开口同时缩口挤压成形,最终在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形成的球形腔内形成薄壁金属球;成形装置设有上模和下模,上模开设第一半球形腔,下模开设第二半球形腔,第一半球形腔与第二半球形腔正对间隔设置;当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第一半球形腔与第二半球形腔形成封闭的球形腔。可广泛应用于薄壁金属球制造技术领域。

    一种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394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674524.5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与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力学性能研究空白的技术问题,其框体内设第一压头,第一压头与第一压头固定块连接,第一压头固定块与氮气弹簧连接,导向柱与第一压头固定块滑动连接;第二压头与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头固定块连接;第一压头、第二压头正对,二者端面边缘设圆角;框体设螺纹通孔,螺纹通孔适配螺杆,螺杆一端穿过螺纹通孔与氮气弹簧连接;螺杆和螺纹通孔配合,使螺杆回转运动转为直线运动,螺杆对氮气弹簧施压,氮气弹簧对第一压头固定块和第一压头施压,对待测试样施加法向应力;通过旋进或旋出螺杆,实现对待测试样法向应力大小的调节,可广泛应用于薄板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2242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1158584.1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金属双极板成形困难,且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不理想的技术问题;包括:(1)将金属板进行表面电镀处理,获得表面形成钛或钛合金电镀层的金属板;(2)将步骤(1)进行碱热处理,在钛或钛合金表面接枝羟基;进行表面氨基化处理,使钛或钛合金表面带有氨基;(3)浸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使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石墨烯层;(4)将金属板放到3D打印平台,进行3D打印;(5)进行水热处理,接枝到表面的氧化石墨烯还原并聚合成膜;(6)将浸入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溶液中,加入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干燥后获得燃料电池双极板。本申请广泛应用于电池电极技术领域。

    含局部特征金属管形件的低温电液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838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219840.3

    申请日:2021-1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含局部特征金属管形件的低温电液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其解决了含局部特征金属管形件成形难度大的技术问题;包括管坯腔、脉冲大电流放电设备和低温液体介质容器,脉冲大电流放电设备连接有插入管坯腔的正电极、负电极,低温液体介质容器通过第一管道与管坯腔连通;管坯腔是由筒形模具、上模板和下模板围成的空间,筒形模具的内壁设有成型槽,筒形模具夹设在上模板、下模板之间。本申请广泛应用于含局部特征金属管形件塑性成形制造技术领域。

    用于介观尺度拉伸试样力学性能测试的磁控溅射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1257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46732.2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介观尺度拉伸试样力学性能测试的磁控溅射成形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用于介观尺度拉伸试样力学性能测试的磁控溅射成形装置尚未公开的技术问题,其设有底板,底板分别开设有凹坑和凹槽,凹坑用于放置拉伸试样;凹槽设置在凹坑的上层,用于安放金属镀膜成形板,金属镀膜成形板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为圆形孔,第一通孔的孔径为100μm;在底板上可拆卸的安装设有压板,压板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大小大于第一通孔的孔径;压板的板身压在金属镀膜成形板上,使金属镀膜成形板压在放置在凹坑内的拉伸试样上;紧贴在拉伸试样的中间测试部上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连通,可广泛应用于材料力学性能测量技术领域。

    一种旋转式三维编织装置专用拨盘滑块

    公开(公告)号:CN11260932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030950.9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一种旋转式三维编织装置专用拨盘滑块,涉及三维编织装置领域,包括滑块底座、滑块、滑块上座和纱线轴连接夹,滑块底座中部设有横截面呈矩形的导向定位柱,滑块上座设置在导向定位柱上方,纱线轴连接夹设置在滑块上座上,滑块包括第一半滑块、第二半滑块、U形连接滑槽、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内分别设有分离扭簧,左安装槽内的分离扭簧的两个力臂分别与第一半滑块和第二半滑块的内侧壁接触配合,右安装槽内的分离扭簧的两个力臂分别与第一半滑块和第二半滑块的内侧壁相连,分离扭簧对第一半滑块和第二半滑块施加方向相反的分离力。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稳定,体积小、加工成本低,运行顺畅、不易卡顿,编织质量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