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0488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029114.9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巩英辉 , 陈志刚 , 张敏刚 , 姜智超 , 闫颖鑫 , 谢佳 , 郭振西 , 陈芳 , 唐毛 , 张箭飞 , 余颖 , 季登高 , 武斌 , 韩伯雄 , 孙晓松 , 张宁宁 , 刘秀明 , 刘辉 , 杨丁 , 余亚晖 , 付秋军 , 徐春铃 , 曹轶 , 杨缙 , 王锦涛
IPC: G05D1/46 , G05D1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目标参数联合制导的方法,包括:根据起始点的纵程、高度、速度和目标点的纵程、高度、速度、弹道倾角,曲线拟合计算速度‑纵程剖面、高度‑纵程剖面和弹道倾角‑纵程剖面。求导计算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弹道倾角‑纵程导数剖面值,根据所述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与弹道倾角计算阻力系数;根据所述阻力系数计算前馈攻角,根据当前速度与速度‑纵程剖面值计算反馈攻角;根据前馈攻角和反馈攻角得到总攻角;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和当前速度值计算前馈法向过载,根据当前高度、高度‑纵程剖面值、当前弹道倾角与弹道倾角‑纵程剖面值计算反馈法向过载,根据前馈法向过载和反馈法向过载计算第一倾侧角。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32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410591730.3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动压力场高精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锥型面气动压力场实时高精度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1、建立高精度头锥型面及测压孔结构模型及测压模型;2、获得不同高度、马赫数、攻角、侧滑角状态飞行器表面压力场数据;3、通过风洞试验吹风获得1:1头锥型面及测压孔高精度压力数据;4、将飞行器表面压力场数据与风洞吹风高精度测压数据转换获得不同状态高精度基准压力数据库;5、将实时测量压力与基准压力数据库进行差值比较,剔除异常压力,为大气参数解算提供可靠的高精度压力分布数据。该方法解决了气动压力场高精度测量难题,在飞行高度0~20km、马赫数2~4Ma、攻角‑12°~+12°范围内,压力场数据获取精度高,压力偏差可小于±300Pa。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32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591730.3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动压力场高精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锥型面气动压力场实时高精度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1、建立高精度头锥型面及测压孔结构模型及测压模型;2、获得不同高度、马赫数、攻角、侧滑角状态飞行器表面压力场数据;3、通过风洞试验吹风获得1:1头锥型面及测压孔高精度压力数据;4、将飞行器表面压力场数据与风洞吹风高精度测压数据转换获得不同状态高精度基准压力数据库;5、将实时测量压力与基准压力数据库进行差值比较,剔除异常压力,为大气参数解算提供可靠的高精度压力分布数据。该方法解决了气动压力场高精度测量难题,在飞行高度0~20km、马赫数2~4Ma、攻角-12°~+12°范围内,压力场数据获取精度高,压力偏差可小于±300Pa。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05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591736.0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气数据测量装置测量性能评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大气测量装置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1、测量获得飞行试验剖面内气象数据;2、测量导弹实际飞行弹道参数;3、测量压力场数据及大气参数解算数据;4、修正弹道参数,获得基准来流参数;5、进行气动仿真预示,大气测量装置有效进行大气参数解算;6、从而获得大气测量装置大气参数测量精度,以评价大气测量装置测量性能是否满足指标要求。该方法可获得较高精度的实际飞行来流基准大气参数,在马赫数2.0~3.5范围内实际飞行来流马赫数偏差为±0.03;-10°~+10°范围内攻角、侧滑角精度为±0.2°,用此高精度基准大气参数数据可对嵌入式大气测量装置测量精度进行有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203574103U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20666284.9
申请日:2013-10-28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罩与引压管路一体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天线罩与引压管路一体化结构。该结构包括金属锥头、复合材料罩体和若干根引压管路,其中,金属锥头固定在复合材料罩体的前端,一根引压管路与金属锥头相连接,其余引压管路从复合材料罩体内部,插入并固定在复合材料罩体上的测压孔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复合材料天线罩罩体上安装金属锥头、开测压孔、粘接引压管路的方式,实现了天线罩与引压管路的一体化,既具有天线罩原本的功能,又可以满足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测量弹体表面压力的需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