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7498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47758.3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平衡集成监控系统。本发明中,数据缓冲模块通过其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的特性,有效隔离了信号源与后续电路,确保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自适应增益控制器模块则进一步优化了信号的质量,通过实时监测和自动调整放大器增益,保证了输出信号在合适的动态范围内,既防止了信号过小导致的失真,也避免了信号过大引起的饱和。数据噪声抑制模块利用低通有源滤波器和噪声门技术,针对性地减少了信号中的噪声成分,进一步提升了信号的质量和清晰度。抗混叠滤波器模块在信号采样前有效去除了高于奈奎斯特频率的信号分量,防止了混叠现象的发生,保证了采样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642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74271.0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散热技术领域的一种均匀散热的相变换热器,包括换热架、散热管道和两块隔热板,散热管道上套接有散热壁,散热壁内设有若干相邻的散热层,每个散热层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空腔分隔为驱动腔和流体腔,散热层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流体腔分隔为第二导热腔和第一导热腔,散热层内第一导热腔一侧靠近散热管道的外侧壁,第二隔板靠近第二导热腔的一侧设有若干双金属片,双金属片的主动层均与第二隔板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若干散热层,满足管道内不同温度情况下的均匀散热,并且双金属片驱动第二隔板向第一导热腔挤压,降低了热应力集中风险,增强第一导热腔的散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17753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095253.7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微通道的电致动自适应流动控制器,属于微流体流动控制及混合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机械泵驱动流体流动或者混合,使得芯片实验室系统变得复杂,系统的集成度以及应用场景受到了限制的问题。本发明设置成可叠加式的层式流动控制器,根据流量输运和混合需求,选择叠加的层级,扩大控制范围,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集成度。本发明可以实现流体输运和混合的高精度控制,根据需求选择输运或混合通道,输运层根据所需流量需求选择可调电源的加压范围,混合层通过混合强度需求选择可调电源的加压范围。本发明基于电场驱动方式,提出了新的主动控制模式,实现微通道内的流动控制/混合及局部热输运。
-
公开(公告)号:CN11433485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611248.8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L23/367 , H01L23/373 , H01L23/433 , H01L23/473 , H01L21/4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集成微肋通道的电驱自循环柔性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属于柔性电子散热领域。解决了高度空间适应性要求下,高热流密度元件的热流体泵送与散热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微肋通道的电驱自循环柔性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设计多层的交叉式微肋片散热膜,并在微肋片结构上设置指叉式柔性电极,将热流体充入封装层和散热膜以及间隔层之间形成的流体通道,采用主被动相结合的方式增强热扰动,通过调节直流电源,改变施加在通道中热流体上的电压,进而改变装置对热流体的热扰动,在实现空间高度集成性和流体电驱自循环的同时,满足目标热流体的自驱动及散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2262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13095.0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段式电驱动流耦合电加热的储‑释能装置,属于热电转换的高效储‑释能领域。解决了当前储‑释能过程中由于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低导致的充放热周期长、装置整体化导致的停运维修成本大、储‑释能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调峰调频的分段式电驱动流耦合电加热储‑释能装置,其间隔板的上下两侧布置驱动电极;储能单元多个串联设置,被包覆于封装罐体中,间隔板的最上端布置若干流体入口导管,最下端布置若干流体出口导管,装置最外层布置隔热罐体。本发明采用电流体驱动和外热源加热的多途径强化热扰动方式,将不能直接存储的电/热能高效、快速地存储,进一步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0251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13074.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集成交叉式双针板热沉的电热耦合温控装置及其控温方法,属于智能温控领域。解决了低温到高温的温度变化下,满足能耗极小化以及空间高度集成化要求的同时,被控对象实现温控高速动态响应的问题。本发明的上层针板热沉固定在封装基体上部,且布置在下层针板热沉的上方,且与下层针板热沉的针体顶端留有间隙,上层针板热沉和下层针板热沉之间形成的空腔结构中填有相变材料;上层针板热沉的基板接地,下层针板热沉的基板与可调电源相连。本发明采用交叉式双针板热沉结构,并且采用高导热高导电材质制作,一方面实现双侧热源的热量输送,另一方面,热沉针体不仅作为散热结构,还作为电极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32262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1613095.0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8D20/02 , F28F13/16 , F24H7/02 , F24H9/1818 , F24H9/186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段式电驱动流耦合电加热的储‑释能装置,属于热电转换的高效储‑释能领域。解决了当前储‑释能过程中由于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低导致的充放热周期长、装置整体化导致的停运维修成本大、储‑释能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调峰调频的分段式电驱动流耦合电加热储‑释能装置,其间隔板的上下两侧布置驱动电极;储能单元多个串联设置,被包覆于封装罐体中,间隔板的最上端布置若干流体入口导管,最下端布置若干流体出口导管,装置最外层布置隔热罐体。本发明采用电流体驱动和外热源加热的多途径强化热扰动方式,将不能直接存储的电/热能高效、快速地存储,进一步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14765328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0897098.0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J6/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场加速有机相变材料熔化装置,涉及潜热储能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场加速有机相变材料熔化装置,便于实验人员进行主动强化传热技术应用在有机相变材料熔化过程研究,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压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发生器对实验箱体内提供各种波形下的电场环境,通过实验箱体两侧的恒温油浴装置和换热器对温度进行控制,同时对实验过程的各类数据进行采集,实现了应用主动强化传热技术在有机相变材料熔化过程的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