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9193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33309.2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K7/22
Abstract: 基于石墨烯/钛酸锶钡异质结的高灵敏度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温度传感器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较低的问题。制备方法:一、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钛酸锶钡陶瓷;二、裁剪负载于铜片上的石墨烯,在石墨烯上旋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将旋涂后的石墨烯放入铜刻蚀液中,从铜刻蚀液中捞取石墨烯;四、将石墨烯转移至钛酸锶钡陶瓷的抛光面上,烘干处理;五、将烘干后的钛酸锶钡陶瓷放入丙酮中溶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六、将石墨烯‑钛酸锶钡异质结放入烘箱中烘干。当温度升高至钛酸锶钡的相变温度附近,电流相比室温而言分别上升速率较高,在较窄的相变温区内具有很高的电流变化率,从而具有较高的探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6497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70020.0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丝织构薄膜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它属于薄膜材料的特性表征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采用传统方法对丝织构薄膜残余应力的测试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基于丝织构薄膜所具有的横向等方性,对其残余应力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通过坐标系转换,直接计算出样品坐标系下样品的弹性张量,从而根据广义胡克定律就可以建立样品坐标系下的宏观残余应力和应变的关系。采用本发明建立的残余应力和应变关系的理论模型,可以有效解决传统X射线衍射应力测试方法对丝织构薄膜残余应力测试的不准确问题。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丝织构薄膜残余应力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4977.7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24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35/64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绿色低成本生物质水溶性糖类小分子物质的致密块体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溶性糖类小分子、凝胶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得到水凝胶,然后依次进行干燥、阶梯升温碳化、粉碎和球磨,得到碳化粉末;(2)将所述碳化粉末和烧结助剂进行球磨,然后采用热压烧结、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或热等静压进行烧结处理,得到所述致密块体碳材料。本发明通过热压烧结、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或热等静压等工艺,成功制备出高密度、高强度的致密碳材料。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显著降低了对石油基原料的依赖,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生产过程,并提高了碳收率和力学性能,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1534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049253.3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1F6/44 , D01F1/10 , D01D5/06 , D01D5/12 , D01F9/21 , C08F220/56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丙烯酰胺单体聚合的碳纤维原丝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纤维原丝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1)以小分子生物质素、丙烯酰胺和海藻酸钠为溶质配制纺丝前驱体溶液;(2)以小分子生物质素、丙烯酰胺和氯化钙为溶质配制纺丝凝固浴;(3)利用湿法纺丝制备凝胶纤维;(4)通过水浴牵伸将所述凝胶纤维定型、烘干制得碳纤维原丝。本发明通过成分设计和设备设计实现碳纤维原丝的高效牵伸,创新性地引入化学牵伸方法,将通常数小时甚至十数小时的加热牵伸过程,缩短至数十分钟乃至数分钟,减少了牵伸装置的数量和长度,大幅提升了纤维原丝成型效率,缩短原丝牵伸定型周期,提高原丝制备容错率,降低原丝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815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049253.3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1F6/44 , D01F1/10 , D01D5/06 , D01D5/12 , D01F9/21 , C08F220/56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丙烯酰胺单体聚合的碳纤维原丝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纤维原丝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1)以小分子生物质素、丙烯酰胺和海藻酸钠为溶质配制纺丝前驱体溶液;(2)以小分子生物质素、丙烯酰胺和氯化钙为溶质配制纺丝凝固浴;(3)利用湿法纺丝制备凝胶纤维;(4)通过水浴牵伸将所述凝胶纤维定型、烘干制得碳纤维原丝。本发明通过成分设计和设备设计实现碳纤维原丝的高效牵伸,创新性地引入化学牵伸方法,将通常数小时甚至十数小时的加热牵伸过程,缩短至数十分钟乃至数分钟,减少了牵伸装置的数量和长度,大幅提升了纤维原丝成型效率,缩短原丝牵伸定型周期,提高原丝制备容错率,降低原丝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987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2247.0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米级超大碳洋葱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洋葱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以水溶性糖类、凝胶单体和定形助剂为主要原料,通过凝固浴定型和烘干工艺形成凝胶结构,随后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实现了大尺寸碳洋葱的高效合成。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不仅在环保性和合成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还突破了尺寸限制,成功合成的最大碳洋葱为椭球形,长轴达21.94μm,短轴为17.63μm,分别是已知最大天然碳洋葱尺寸的399倍和321倍,远超人工合成碳洋葱的最大直径(200nm),为碳洋葱在超级电容器、锂电池、催化剂载体和气体吸附储存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005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08790.2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7/00 , G01N23/2273 ,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间环境效应真空原位化学结构演化分析方法,属于电池真空原位化学结构演化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超高真空互联一体化装置,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安装至旗型样品托上,进行抽真空操作;当真空达到预设量级,基于传样杆传送至样腔的样品停放位中;然后基于机械臂旋转传送至综合环境模拟舱进行环境模拟处理;环境模拟处理完成后,传送至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中转腔的样品停放位中,再传送至所述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中进行原位化学结构演化分析。本发明能够避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受到自然环境中水/氧的影响而产生的附加效应,还原其在各种极端空间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结构演变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09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049425.7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1F6/44 , D01F1/10 , C08F220/56 , C08F222/38 , D01D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酰胺/石墨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墨烯复合纤维技术领域。所述聚丙烯酰胺/石墨烯复合纤维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将氧化石墨烯、丙烯酰胺和海藻酸钠分散于水中,经聚合反应后得到纺丝前驱体溶液;然后通过湿法纺丝得到凝胶纤维;将干燥后的凝胶纤维进行还原处理,制得石墨烯复合纤维。本发明创新性地引入了聚丙烯酰胺凝胶体系,使丙烯酰胺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丙烯酰胺凝胶网络,实现了石墨烯纤维单丝的连续制备,将纤维单丝的制备和收集一体化。在石墨烯纤维优异的性能基础上,可实现连续化大批量生产,在未来工业生产中可实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9193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0333309.2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K7/22
Abstract: 基于石墨烯/钛酸锶钡异质结的高灵敏度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温度传感器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较低的问题。制备方法:一、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钛酸锶钡陶瓷;二、裁剪负载于铜片上的石墨烯,在石墨烯上旋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将旋涂后的石墨烯放入铜刻蚀液中,从铜刻蚀液中捞取石墨烯;四、将石墨烯转移至钛酸锶钡陶瓷的抛光面上,烘干处理;五、将烘干后的钛酸锶钡陶瓷放入丙酮中溶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六、将石墨烯‑钛酸锶钡异质结放入烘箱中烘干。当温度升高至钛酸锶钡的相变温度附近,电流相比室温而言分别上升速率较高,在较窄的相变温区内具有很高的电流变化率,从而具有较高的探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1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49335.8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墨烯复合纤维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将氧化石墨烯、小分子碳源和海藻酸钠分散于水中,制备纺丝前驱体溶液;然后通过湿法纺丝得到凝胶纤维,采用的凝固浴为氯化钙乙醇水溶液;将干燥后的凝胶纤维先进行还原处理,再于惰性气氛中进行高温处理。本发明通过对石墨烯纤维的成分设计和分子级结构设计,通过湿法纺丝,获得了米级尺度的石墨烯/小分子碳源复合纤维。本发明创新性地在纤维内部石墨烯片层中引入生物质小分子碳源,获得了跨尺度融合的石墨烯片层‑小分子碳源复合结构,增强了纤维内部石墨烯片层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纤维性能,降低了石墨烯纤维制备工艺难度,改善其可连续纺丝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