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氧低氮含量钛铝合金锭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490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30288.8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一种低氧低氮含量钛铝合金锭的制备方法,它涉及合金领域。本发明采用电子束熔炼时高能电子束轰击材料表面,能量密度高,局部区域升温熔化,间隙原子迅速逸出,以达到精炼TiAl合金的目的,得到低氧低氮含量钛铝合金锭。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参数可以灵活调节,熔炼提纯质量好。熔炼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熔炼参数调节方便,材料组织稳定,复现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多种难熔金属和半导体材料,该技术在金属冶炼、航空航天、通讯电子领域能体现明显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本发明应用于钛合金及钛铝金属间化合物领域。

    一种32米高铁标准简支梁的动挠度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948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38377.5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一种32米高铁标准简支梁的动挠度监测方法,涉及一种动挠度监测方法。基于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提取关键测点的位移和应变影响线;建立UM多体动力学模型提取关键测点的位移与应变时程曲线;基于桥梁两车道列车荷载偏载分布和桥面广义节点外荷载稀疏分布,应变影响线采用l1正则化稀疏重构反演等效广义节点外荷载,和位移影响线重构全桥位移场,求解等效广义节点外荷载确定最佳正则化参数;计算重构与理论或者实测的时程位移向量之间的相对误差百分比验证准确性。基于桥梁关键测点的应变影响线采用l1正则化稀疏重构理论重构等效广义节点外荷载,解决列车偏载弯扭耦合作用下不符合平截面假设的问题。

    一种可实现纤维丝正交铺放的平板缠绕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284837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31885.1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纤维丝正交铺放的平板缠绕成型模具,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平板成型模具。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同轴设置在平板横向或纵向的两侧,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连接端分别垂直固定有连接梁,第一旋转轴的连接梁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连接片及第二连接片,第二旋转轴的连接梁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连接片及第四连接片,平板的四角位置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及第四连接片之间,且平板与两个连接梁之间均留有间隔。为了解决现有高性能纤维丝在形成预浸料前无法铺放的难题,通过旋转轴的变换,实现两个垂直方向的纤维丝缠绕,完成正交铺层平板的纤维丝铺放。

    基于累积模态质量参与率的桥梁动挠度振型矩阵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2159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462231.7

    申请日:2019-05-30

    Abstract: 一种基于累积模态质量参与率的桥梁动挠度振型矩阵构造方法,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桥梁结构的动挠度预测精度,方法包括:建立倾角‑动挠度方程,在有限元模型中模拟过车,提取倾角、位移时程数据和不同数量下倾角仪布设节点的前3‑前15阶振型向量作为数据集,采用信息熵作为衡量桥梁关键断面位移矩阵相对误差大小指标,得到倾角仪的各阶振型矩阵下的信息熵变化曲线,以桥梁关键断面时程位移的相对误差等于2%、5%为界限确定出临界信息熵,各阶数振型矩阵下出现小于等于临界信息熵最小阶数所对应的累积有效竖桥向模态质量参与率为满足相应精度要求的最小累积有效竖桥向模态质量参与率。本方法能够对桥梁的动挠度预测方程进行准确地构造。

    基于倾角仪优化布置的桥梁动挠度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999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461900.9

    申请日:2019-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倾角仪优化布置的桥梁动挠度监测方法,包括:建立倾角-动挠度转化方程,在桥梁有限元模型中模拟桥面过车,提取出倾角仪布设候选节点的倾角时程数据与桥梁关键断面的位移时程数据作为遗传算法优化训练的数据集,优化过程中采用信息熵作为适应度函数,从而得到固定数量下的倾角仪最优布设位置以及相对应的信息熵。以预测的有限元模型中桥梁关键断面时程位移的相对误差等于5%为界限确定出临界信息熵,在倾角仪最优布置下的各传感器数量所对应的信息熵中找出小于等于临界信息熵的传感器数量的最小值即为最优传感器数量,最优传感器数量对应的最优布设位置即为倾角仪的布设位置。本方法能够对桥梁的动挠度进行准确的预测。

    一种天然气烟气冷凝换热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47784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44539.1

    申请日:2017-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F24H1/107 F23J15/06 F23M11/047

    Abstract: 一种天然气烟气冷凝换热分析系统,它涉及一种冷凝换热分析系统。本发明解决现有的采用水蒸气和其他气体混合,不能很好地反映出真实烟气冷凝过程的物理特性,影响对冷凝机理研究的问题。所述天然气瓶与燃气热水器通过不锈钢燃气管连接,不锈钢燃气管管路上依次布置涡街流量计和气体压力计;第一水泵与燃气热水器通过第一波纹水管连接,第一波纹水管上依次布置有电磁流量计、压力变送器、温度传感器,燃气热水器与翅片管式换热器通过烟道连接,第二水泵中的一个与翅片管式换热器通过第二波纹水管连接;翅片管式换热器下部布置有液体导流片,CCD高速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朝向光学可视玻璃一侧设置。本发明用于天然气烟气冷凝换热分析。

    可进行长距离样品输送的柔弹性刷式螺旋集输式月球表层样品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21573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210200213.X

    申请日:2012-06-18

    Abstract: 一种可进行长距离样品输送的柔弹性刷式螺旋集输式月球表层样品采集装置,连接在探测器上,其特征在于设有采样单元、活动臂、螺旋集输通道、收纳装置、柔性旋转体,采样单元有一管状壳体,壳体一端为开放口,另一端与活动臂连接,活动臂为中空结构,活动臂与螺旋集输通道连通,螺旋集输通道与收纳装置连通,柔性旋转体置于采样单元、活动臂和螺旋集输通道的内部,柔性旋转体上或柔性旋转体所在通道内壁设有螺旋片,采样单元壳体开放口端设有扭片旋切头,与壳体内柔性旋转体连接;活动臂连接有仰俯驱动单元和摆转驱动单元,柔性旋转体连接有旋转驱动单元;本发明可一次完成选址、钻采、传输、收集的工作,结构紧密,质量轻,体积小,适于用在月球完成表采工作。

    基于气动肌肉的仿猎豹机器人后肢

    公开(公告)号:CN102772900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189455.3

    申请日:2012-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猎豹机器人后肢结构。机器人后肢结构包括髋部单元1、大腿部单元2、胫部单元3和足部单元4。其中髋部单元、大腿部单元、胫部单元分别由骨干与关节部分构成。机器人后肢整体采用骨干在内,气动肌肉在外包裹骨干四周的结构形式,这种形式与生物体的真实形体结构相似,与猎豹后肢的出力形式接近。机器人后肢关节由连接轴穿过上下骨干的连接头,并由滚动轴承支撑,轴的一端伸出轴承连接角度传感器以获得关节转角信息,为运动控制提供数据。关节由气动肌肉对拉的形式使肌肉的线性力转变为关节的转动力矩且刚度可调。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镍基体空气阴极材料的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7028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32611.8

    申请日:2011-05-20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镍基体空气阴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它涉及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改性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镍基体空气阴极材料孔隙度过大而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问题。本方法:将镍基体空气阴极材料浸泡在聚四氟乙烯等水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2小时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加热固化,完成微生物燃料电池镍基体空气阴极材料的改性。本发明得到的改性镍基体空气阴极材料,孔隙度明显降低,避免了过多的氧气从空气阴极扩散进入微生物燃料电池破坏阳极的厌氧环境,从而提高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适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空气阴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

    超声相控阵检测仪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17154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610009691.7

    申请日:2006-0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超声相控阵检测仪器。它包括超声相控阵探头、超声触发/接收板、主控板、主板及计算机;超声触发/接收板首先根据检测配制参数触发超声阵元,产生超声波。超声回波信号顺序经过阵元切换电路、信号放大调理电路、数模转换器,数字化后的回波数据被采集到超声触发/接收板部分的从控制芯片内部的存贮单元。在主控板的控制协调下,回波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等操作后,经主控板的高速数据传输模块被传输到个人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经进一步运算处理,获得检测结果。本发明采用超声相控阵技术原理,利用计算机高速传输、存贮、显示和计算等优势,提高了管道检测的准确率和检测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