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酶促发酵改性的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10753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1032945.6

    申请日:2018-09-05

    Inventor: 王立 王玉姣 马放

    Abstract: 基于酶促发酵改性的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属于环境和材料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生物炭改性方法需使用化学药剂,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基于酶促发酵改性的生物炭是将生物质原料置于pH=5.5~6.5的缓冲液中,通过向缓冲液中加入多酚氧化酶进行酶促发酵反应,再经限氧烧制或无氧烧制而成。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酶促发酵改性的生物炭作为吸附材料应用于水处理。本发明制备的改性生物炭具有较为发达的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相比未改性生物炭都有显著的提高。该改性的生物炭制备方法具有周期短、条件温和、操作安全等优点,与传统生物炭改性方法相比几乎不添加化学药剂,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分体式可旋多环型菌根分室培养及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51843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1052958.X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分体式可旋多环型菌根分室培养及处理装置,本发明属于丛枝菌根真菌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分室培养装置难以定时取样的问题。该分室培养及处理装置包括植物生长室、菌丝发育室、实验控制筒和底座,在底座的座体内设置有电机,实验控制筒由电机驱动旋转,植物生长室设置在实验控制筒内,多个菌丝发育室沿植物生长室的周向设置,菌丝发育室插接在实验控制筒的筒底上表面上,植物生长室和菌丝发育室的底壁与实验控制筒的筒底之间留有液流通道,每个菌丝发育室临近植物生长室的室侧壁与植物生长室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缓冲区。本发明采用分体式菌丝发育室,菌丝发育室插接在实验控制筒的筒底上,便于将单个菌室发育室在不同时间段单独取出。

    基于水平预压弹簧与磁弹簧并联的三自由度低频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173477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05237.8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基于水平预压弹簧与磁弹簧并联的三自由度低频隔振器属于精密隔振技术领域,四个水平放置的预压弹簧沿圆周阵列布置,内端与外端分别与负载连接件、固定框架固定连接,磁弹簧由上定磁铁、中间动磁铁和下定磁铁沿Z轴等间隙布置构成,上定磁铁和下定磁铁分别与固定框架、底板固定连接,中间动磁铁与负载连接件通过动磁铁连接件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灵活、磁材料利用率高、实现精密仪器设备三自由度的低频/超低频隔振效果。

    基于正负刚度并联的三自由度电磁隔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7780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06311.8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基于正负刚度并联的三自由度电磁隔振装置属于精密隔振技术领域,X向磁弹簧与Y向磁弹簧垂直布置,并与Z向正刚度弹簧并联连接,实现三自由度的正负刚度结构并联;X向磁弹簧由第一定磁铁、第一动磁铁、第二动磁铁和第二定磁铁沿水平X轴依次阵列构成,Y向磁弹簧由第三定磁铁、第三动磁铁、第四动磁铁和第四定磁铁沿水平Y轴依次阵列构成;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灵活、磁材料利用率高,能实现精密仪器设备的三自由度低频/超低频隔振效果。

    基于水平预压弹簧的三自由度电磁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167779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05234.4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基于水平预压弹簧的三自由度电磁隔振器属于精密隔振技术领域,四个水平放置的预压弹簧沿圆周阵列布置,内端与外端分别与负载连接件、固定框架固定连接,磁弹簧由上定磁铁、中间动磁铁和下定磁铁沿Z轴等间隙布置构成,上定磁铁和下定磁铁分别与固定框架、底板固定连接,中间动磁铁与负载连接件通过动磁铁连接件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灵活、磁材料利用率高、实现精密仪器设备三自由度的低频/超低频隔振效果。

    生态位优化配置型太阳能动力生态浮岛及配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45768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611153008.7

    申请日:2016-12-14

    Abstract: 生态位优化配置型太阳能动力生态浮岛及配置系统,本发明属于水环境修复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地表水质普遍超标而自净能力低下的问题。该生态浮岛由水动力模块、空窗模块和生物强化模块拼接而成,水动力模块作为整个浮岛的中心,其中水动力模块是在漂浮载体上设置有太阳能喷泉,其下表面连接管式微孔曝气,管式微孔曝气与水底的固定箱笼相连接;空窗模块是在水底定植有沉水植物;生物强化模块是在漂浮载体上定植有挺水植物,下方挂设有人工水草。应用各模块组成方形和六边形浮岛。本发明合理配置功能模块之间的空间格局,该生态浮岛能够保护水环境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提高系统净化效能。

    雨径流收集净化的陡坡缓冲带梯级处理系统及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5367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537433.X

    申请日:2016-07-08

    Abstract: 雨径流收集净化的陡坡缓冲带梯级处理系统及构建方法,本发明属于水体环境修复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陡坡缓冲带雨径流停留时间短,雨径流中的大量泥沙、污染物超标进入水体造成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的问题。该陡坡缓冲带梯级处理系统沿缓冲带堤坡面由高至低依次形成乔木生态篱、一级生态滤池、灌木生态篱、二级生态滤池、草本生态篱、三级生态滤池和水生植物功能区,在各生态篱和各级生态滤池上种植有不同的植物。本发明通过设置梯级生态篱和水生植物功能区,减缓陡坡雨径流的坡降,通过深、浅根类型的植物多样性配置,固定堤坝,阻滞泥沙,通过多级生态滤池延长了雨径流停留时间,提高了蓄水率、入渗率和水质净化的效能。

    一种提高水生美人蕉对阿特拉津抗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46320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38804.7

    申请日:2016-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31/00 A01G7/06 A01G24/00

    Abstract: 一种提高水生美人蕉对阿特拉津抗性的方法,涉及到环境生态学中植物修复技术,可应用于人工湿地的植物。水生美人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人工湿地中的植物,其具有优良的净化效能,并且具有观赏价值。阿特拉津的大量使用,对水生生态环境和人类饮用水源构成威胁。人工湿地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原位修复技术。阿特拉津作为一种除草剂,能对植物造成损伤,从而影响植物修复效率。本发明应用菌根技术,提高了水生美人蕉对阿特拉津的抗性,该方法适用于人工湿地和滨岸缓冲带,并具有一定的景观效应。

    一株高效阿特拉津降解菌及其应用以及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759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26144.3

    申请日:2016-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效阿特拉津降解菌及其应用以及筛选方法,该细菌为ZXY-2,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937,保藏日期为2015年6月1日。本发明细菌能够以阿特拉津作为唯一碳氮源生长,其可以使初始浓度为100mg/L的阿特拉津在14h内完全降解。菌株Arthrobacter sp. ZXY-2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0-35℃,最适的生长pH为8.0-9.0,最适的生长摇床转速为100-200r/min。该细菌可应用于阿特拉津农药污染的快速修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