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00240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10376268.1
申请日:2011-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31
Abstract: 电磁场对反渗透膜分离性能影响的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属于液体分离膜水处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在大型海水淡化系统中调试电磁场的参数以及选择合适的反渗透膜,会增加成本及延长试验时间的问题。测试系统包括恒温循环水箱、测试池、高压泵、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三流量计、第四流量计、第一电导率仪、第二电导率仪和电磁场发生装置;测试方法基于测试装置,根据各计量元件的计量值计算非电磁场环境和电磁场环境下的渗透液回路的渗透液通量以及脱盐率,获得电磁场对反渗透膜分离性能的影响。本发明适用于测试电磁场对反渗透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623608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072493.9
申请日:2009-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体式加热搅拌器,它涉及一种加热搅拌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搅拌加热器存在的结构复杂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定子线圈环套在定子铁芯的外圆周表面上,杯形旋转体设置在U字形外壳内,底部永磁体设置在杯形旋转体的底板上,底部永磁体与定子铁芯之间留有气隙,加热筒设置在杯形旋转体内,周向永磁体设置在杯形旋转体的侧壁内表面上,搅拌叶片柱的下端固装在杯形旋转体的底板上,搅拌叶片柱的上端穿过加热筒的底板与置于加热筒内的搅拌叶片连接,加热筒的底板与底部永磁体之间留有气隙,加热筒的侧壁与周向永磁体之间留有间隙。本发明结构及使用方法简单,调节性能好,能够使得食品更均匀受热,并且达到较高的效率及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805041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23916.8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1/44 , C02F1/48 , C02F103/08
Abstract: 海水淡化器,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淡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进行海水淡化时耗能高、效率低的缺陷。用于海水淡化。它由中空轴、上轴承盖、上端轴承、下端轴承、上端盖、定子部件、转子部件、下端盖、下轴承盖、接水盘和两个密封套组件组成,工作时,海水从中空轴流入装置内并进入定、转子部件所处的腔室内,外部动力带动转子部件旋转,定子部件与转子部件之间的电磁反应磁化海水并产生热量加热海水,磁化结束提高转子部件转速,利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密封压块打开,海水通过膜和膜密封外套进入外被筒体的腔体内,淡水流入接水盘。本发明通过磁场改变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之间的作用力,提高膜的通量,海水温度上升,水渗透性能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1623608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10072493.9
申请日:2009-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体式加热搅拌器,它涉及一种加热搅拌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搅拌加热器存在的结构复杂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定子线圈环套在定子铁芯的外圆周表面上,杯形旋转体设置在U字形外壳内,底部永磁体设置在杯形旋转体的底板上,底部永磁体与定子铁芯之间留有气隙,加热筒设置在杯形旋转体内,周向永磁体设置在杯形旋转体的侧壁内表面上,搅拌叶片柱的下端固装在杯形旋转体的底板上,搅拌叶片柱的上端穿过加热筒的底板与置于加热筒内的搅拌叶片连接,加热筒的底板与底部永磁体之间留有气隙,加热筒的侧壁与周向永磁体之间留有间隙。本发明结构及使用方法简单,调节性能好,能够使得食品更均匀受热,并且达到较高的效率及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4C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02132808.0
申请日:2002-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1/06
Abstract: 多气隙电机,它涉及一种多层定子,多层转子结构的多气隙电机。它由轴(1)、轴承(2)、定子(3)、转子(4)、绕组(5)组成;轴承(2)固定在轴(1)的一端上,定子(3)固定在轴承(2)占据外的轴(1)上,转子(4)固定在轴承(2)上,绕组(5)设置在定子(3)上,定子(3)至少设置为二层,定子(3)与转子(4)径向交错配置形成至少二个气隙(6);最内层也可以是定子或转子,最外层也可以是定子或转子。本发明由于增加了气隙数量,使其获得了较高的性能体积比和性能价格比,有效地减小了电机本体的力矩波动或电压波动,使电机中心部分或外部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可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感应电机、步进电机、低速电机、静电电机和超声波电机旋转或直线电驱动控制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95530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300145.7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16/00 , H02K7/116 , H02K1/2753 , H02K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磁极行星转子永磁电机,属于电动机技术领域。该分布式磁极行星转子永磁电机包括机壳和多个定子,还包括:太阳轴,与所述机壳轴枢连接;多个行星转子,所述多个行星转子均布于所述太阳轴的外围,每个行星转子对应一个定子,每个行星转子包括行星轴、铁芯和永磁体,所述行星轴与机壳轴枢连接,所述铁芯连接于所述行星轴一端,所述永磁体设于铁芯上,行星轴另一端与所述太阳轴齿接。本发明的分布式磁极行星转子永磁电机,利用多个行星转子共同驱动太阳轴转动,从而能提升转矩与功率密度的前提下,降低机体尺寸,减小电机机械应力,从而有利于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高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955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00145.7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16/00 , H02K7/116 , H02K1/2753 , H02K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磁极行星转子永磁电机,属于电动机技术领域。该分布式磁极行星转子永磁电机包括机壳和多个定子,还包括:太阳轴,与所述机壳轴枢连接;多个行星转子,所述多个行星转子均布于所述太阳轴的外围,每个行星转子对应一个定子,每个行星转子包括行星轴、铁芯和永磁体,所述行星轴与机壳轴枢连接,所述铁芯连接于所述行星轴一端,所述永磁体设于铁芯上,行星轴另一端与所述太阳轴齿接。本发明的分布式磁极行星转子永磁电机,利用多个行星转子共同驱动太阳轴转动,从而能提升转矩与功率密度的前提下,降低机体尺寸,减小电机机械应力,从而有利于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高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75328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158354.3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41
Abstract: 弧面二自由度永磁轮毂电机,它涉及电机领域,它同时具备旋转和偏摆两个自由度,巧妙地将电动汽车中轮毂电机驱动功能和转向电机转向功能集于一身。它的定子铁芯被有效地分割成若干部分,各部分分别配置有特定排布方式的电枢绕组;转子上配置有永磁体;基于磁场谐波理论和自轴承磁悬浮原理,定子中间部分的驱动绕组能够实现电机旋转运动,两侧部分的偏摆绕组能够实现电机偏摆运动;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设置有均等气隙,且定子铁芯气隙侧表面和转子气隙侧表面为同心球形曲面,在转子旋转和偏摆运动的过程中,定子和转子之间各处气隙长度始终保持不变;轴承可以采用球形电机轴承等方案。本发明适用于驱动电动汽车。
-
公开(公告)号:CN103428930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392623.3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锥形转子旋转电磁加热装置,属于电机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电磁加热装置温度调节途径的单一性,以及外部能量较低时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锥形转子旋转电磁加热装置的定子铁心的内部轴截面呈等腰梯形,外部为圆柱形,锥形转子铁心的外表面可加工成一定的锥度,亦可由永磁体来保证锥度。永磁体可以为表贴式结构永磁体,亦可为内置式永磁体。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可以是切向的,亦可以是径向的。压力弹簧和可滑动压圈构成了气隙调节机构,轴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利用锥形转子和气隙调节机构实现转子在轴向的移动,使气隙磁场具有可调性,从而完善了传统的电磁加热装置,扩展了其温度可调范围。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供暖、洗浴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438615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414967.X
申请日:2013-09-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5B29/00
Abstract: 一种旋转电磁热泵系统,属于机电领域,为现有技术中的热泵系统在低温或低温热源缺乏的环境下制热效率较低的问题。它包括旋转电磁发生器、溶液换热器、两个节流阀、溶液泵、吸收器、四通阀和两个换热器;旋转电磁发生器上设置有外界气体入口、外界气体出口、外界媒质入口、外界媒质出口、两个工质入口和一个工质出口;旋转电磁发生器旋转产生热量加热工质,工质气化析出后进入换热器与外界媒质换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媒质后进入另一换热器从外界媒质吸热,外界媒质降温后,制冷剂升温通过吸收器和溶液换热器进入旋转电磁发生器再次被加热。此外,旋转电磁发生器亦可直接对外界媒质进行加热。本发明用于实现需要对外界媒质加热、降温的场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