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高温熔体表面氧化膜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40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54898.4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铝合金高温熔体表面氧化膜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本发明涉及面氧化膜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本发明需要一种对铝合金高温熔体表面氧化膜进行实时取样设备和方法,它包括倾转浇包、天车、引流通道、可拆卸筛网、保温坩埚、两个电机和两个升降台;两个升降台对称设置在保温坩埚的两侧,可拆卸筛网设置在保温坩埚内,每个电机的转轴通过牵引绳与可拆卸筛网固定连接,每个升降台上安装有一个电机,引流通道设置在一个升降台上方,引流通道的底端设置在保温坩埚上方,倾转浇包靠近引流通道顶端设置,天车牵引倾转浇包设置。本发明用于合金氧化领域。

    一种减少高反应活性金属铸造成型过程中金属液污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3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2268.2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一种减少高反应活性金属铸造成型过程中金属液污染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高反应活性金属铸造成型过程中金属液污染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降低金属液污染的方法作用有限且增加铸造成本的问题。减少高反应活性金属铸造成型过程中金属液污染的方法是在铸型表面均布加工微凹槽。本发明可减少熔融的金属在充型过程中与铸型表面的接触面积,而且可以避免熔融金属液的热量散失过多,这样有利于减少熔融金属的污染且提高了金属液的充型能力。设计合适的凹槽形状,可以减轻金属液对微凹槽的润湿,减少了金属液的浪费,且铸件的后续处理也较为方便。

    一种镁合金砂型铸造热解气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061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95589.1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砂型铸造热解气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解气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树脂砂受高温热解后导致型腔内压力升高,铸件氧化反应速率加快,剧烈氧化反应还可能导致型腔内的熔体燃烧,甚至引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问题,第一气罐出气端与热重分析仪进气端连通,热重分析仪与热解气体旁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连通,第二气罐的出气端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另一个进气端连通,控制系统与热重分析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连接。步骤一:将干扰气体排出;步骤二:开启伴热带;步骤三:关闭热解气体旁路,打开伴热带;步骤四:热解气氛扩散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中;本发明属于热解气氛检测领域。

    一种具有高能量利用率的电磁冷坩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967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107634.1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能量利用率的电磁冷坩埚系统,涉及坩埚熔炼设备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电磁冷坩埚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水冷坩埚体、基座和分水器,水冷坩埚体设置在基座上,分水器安装在基座的底部;水冷坩埚体相邻的两个坩埚瓣之间设置有第一切缝,第一切缝包括由外至内径向分布的第一大开缝结构和第一小开缝结构,第一大开缝结构与第一小开缝结构相通,每个坩埚瓣上径向设置有第二切缝,第二切缝径向穿过U形水道之间的空隙并与水冷坩埚体内的坩埚内腔相通;第二切缝包括由外至内径向分布的第二大开缝结构和第二小开缝结构,第二大开缝结构和第二小开缝结构相通。本发明主要是为了提高坩埚熔炼过程中内部物料的能量利用率。

    一种磁制冷机回热器的磁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磁制冷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8554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028176.8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一种磁制冷机回热器的磁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磁制冷循环系统,涉及磁制冷机回热器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传统采用颗粒状填充的回热器结构流体流经该结构时压降较大、产生一定的热损失以及板材结构回热器比表面小、制冷效率低的问题。方法:利用金属锟轮的边缘蘸取熔融状态的合金液,同时在106K/s的冷却速率下进行冷却,形成纤维丝,放入充满氦气的密封石英管中,加热至1373K并保温5h,保温结束后水冷至室温,得到淬火后的纤维丝;将淬火后的纤维丝编织成单层网状结构的编织体,作为磁制冷机回热器的磁相变材料。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磁制冷机回热器的磁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磁制冷循环系统。

    一种提高非晶合金的强塑性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597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69470.1

    申请日:2025-01-16

    Abstract: 一种提高非晶合金的强塑性方法,涉及非晶合金制备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提高非晶合金塑性的方法存在陶瓷颗粒成本高、需要材料配比精确、元素熔融损失不可控等特点,严重限制了其工程应用。因此,本发明采用高纯石墨坩埚配备中频感应熔炼技术来制备非晶合金,熔炼过程中能够迫使高纯石墨坩埚内的小原子C扩散至非晶合金原子之间的间隙中形成固溶,从而提高剪切带自由体积并提高非晶程度。同时基于上述方法可以确定高纯石墨坩埚在熔炼非晶合金时,在某一熔炼温度、任意熔炼时间下的非晶合金的C增量,从而可以制备所需的非晶合金样品。

    一种基于透射电镜同步实现小尺寸锡纳米颗粒制备和观察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459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5804.6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一种基于透射电镜同步实现小尺寸锡纳米颗粒制备和观察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焊料颗粒及其制备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透射电镜同步实现小尺寸锡纳米颗粒制备和观察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将大尺寸锡纳米颗粒的无水乙醇悬浊液滴至透射电镜的原位加热芯片上,蒸发无水乙醇后,置于透射电镜的高真空环境中,升温并保温至获得液态锡熔滴;汇聚电子束于熔滴的边缘,熔滴爆炸飞溅,得到小尺寸锡纳米颗粒。本发明的方法在保证锡纳米颗粒质量的前提下简化了制备工艺、降低了操作难度,在制备的同时实现了纳观尺度液固相变的观察。且可以同时获得多种尺寸的锡纳米颗粒。此外还提高了单个原位加热芯片的可重复使用次数。

    一种实时可视化监测非晶合金流动性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6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54347.1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一种实时可视化监测非晶合金流动性装置及监测方法,本发明涉及非晶合金流动性装置和监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机械测试法测量液态金属流动性时非晶合金特有的过冷液相区温度变化不清楚,浇注条件很难保持相同,测试精度较低,模具温度对非晶合金熔体流动性的影响规律不清楚的问题,真空泵系统安装在真空炉体上,模具流动成型结构安装在真空炉体内,模具温度控制器安装在真空炉体上与模具流动成型结构连接,模具温度控制器控制流动成型结构预热温度,带有倾转的感应熔炼结构安装在模具流动成型结构上方的真空炉体上,模具流动成型结构通过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连接。本发明属于液态合金流动性监测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