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66015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610010047.1
申请日:2006-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P3/00
Abstract: 一种宽频带双通带异向介质传输线,它涉及涉及异向介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异向介质传输线电尺寸大、加工困难、成本高、带宽窄的问题。本发明的异向介质传输线由多个异向介质单元串联构成,每个异向介质单元中第一层介质板(1)的上表面的中间沿Y方向刻蚀有一个金属条带(1-1),第一方形开口金属环(1-3)和第二方形开口金属环(1-2)以金属条带(1-1)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第二层介质板(2)的上表面的中间沿X方向刻蚀有第三方形开口金属环(2-1)和第四方形开口金属环(2-2);底层金属箔(3)上设置有两个相同且相互连通的方形通孔。本发明的异向介质传输线具有双通频带特性,单元体积小、加工容易、成本低廉,且带宽宽、损耗小。
-
公开(公告)号:CN100429869C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610009829.3
申请日:2006-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3F3/60
Abstract: 超宽带微波单片集成放大器,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频率为2~26.5GHz的超宽带微波单片集成放大器。它克服了现有技术在频率较低时稳定性比较差,其小信号S参数不能满足绝对稳定条件的缺陷。它由多个共射共基极放大器(1),输出级微带线(2)和输入级微带线(3)组成,每个(1)的输入端都连接在(3)上,每个(1)的输出端都连接在(2)上,每个(1)都由一号微波三极管(T1)、二号微波三极管(T2)、电感(L)和电容(C)组成,(T1)的栅极连接在(3)上,(T1)的源极接地,(T1)的漏极通过(L)连接(T2)的源极,(T2)的漏极连接在(2)上,(T1)和(T2)都是赝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本发明工作时从(3)输入微波信号,从(2)输出经过功率放大了的微波信号。本发明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281998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710144467.3
申请日:2007-10-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毫米波段宽带圆柱共形4×4微带天线及其设计方法,它涉及一种天线及其设计方法。为了使圆柱共形微带天线在航空、航天、舰船及地面车辆上能在35GHz频率下稳定工作。天线设置有贴片层(5)、第一、二介质层,中间地板(10)和馈电网络层(6),中间地板(10)上设有H形槽(7)。方法是:利用H形槽(7)耦合馈电微带天线单元在CST中设计一个带有H形槽(7)的平面4×4微带天线阵列,画出不同半径、不同材料的圆柱体,利用“substrate”功能减出不同厚度的圆柱形载体(2),将两个介质层、馈电网络层(6)、中间地板(10)和贴片层(5)拉伸到圆柱形载体(2)上,利用“intersect”取出两者的交集将平面阵列共形到圆柱形载体(2)上。本发明在航空、航天、舰船及地面车辆上可在35GHz频率下稳定工作,且设计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1202374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710144432.X
申请日:2007-10-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毫米波段圆锥共形4×4微带天线及其设计方法,它涉及一种天线及其设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锥面几何形状相对较复杂,以及能够方便的安装在具有复杂表面的各种航空、航天、舰船及地面车辆上,并且能在35GHz这样高的频率下稳定工作的问题。本发明的天线四组贴片单元整体呈矩形设置在介质层的表面上,每组的上下两个贴片单元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馈线;方法是将平面天线的介质层和贴片单元拉伸到锥面层上,利用intersect功能取出两者的交集将平面阵列共形到锥面上。本发明的天线正好工作在35GHz,增益分别达到7.3dB和20.19dB,适合安装在具有复杂表面的各种航空、航天飞行器、舰船及地面车辆等载体上。设计方法具有建模简单、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143706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144470.5
申请日:2007-10-19
IPC: B81C5/00
Abstract: 分布式微机电系统移相器芯片级微封装构件,它涉及一种微机电系统(MEMS)移相器芯片级微封装构件。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键合方法存在寄生效应和相互干扰强、增加器件的体积和损耗、形状发生畸变、制备工艺复杂和气体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密封绝缘介质封装体上开有上下相通的孔,密封绝缘介质封装体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密封剂层,密封绝缘介质封装体由聚酰亚胺、氮化硅或者二氧化硅材料制成,密封绝缘介质封装体的厚度(t)为5-20μm。本发明在10~50GHz的微波频段工作,具有寄生效应低、相互干扰低、工艺兼容性好、形状无畸变、工艺简单、无气体污染和体积小的优点。本发明的插入损耗<-0.2dB、反射系数低于-20dB、相移量也具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7946762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711130709.3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C型夹层雷达罩壁结构的X波段小型化高透波FSS,涉及X波段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X波段频率选择表面尺寸较大,对入射波入射角和极化的稳定性差,透波性能差问题。本发明包括2层第一蒙皮层、2层第二蒙皮、3层芯层和2层金属线层;各层均为正方形,各层平行且垂直于轴向;两端为第一蒙皮层,2层第一蒙皮之间依次设置芯层、第二蒙皮、芯层、第二蒙皮和芯层;金属线层位于第二蒙皮的中心;第一蒙皮层内的四个角均设置有正方形金属贴片。本发明适用于滤波。
-
公开(公告)号:CN10847098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810205242.2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Q15/02
Abstract: 基于相位非连续超表面产生艾里波束的透镜及方法,涉及产生艾里波束的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艾里波束的激发器件体积大、难以集成,而且无法适用于X波段的问题。该透镜包括沿直线紧贴排布的多个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包括介质板和位于介质板上、下表面的金属环,2个金属环的尺寸相同,且2个金属环的中心均与介质板的中心重合,金属环设有1个缺口,2个金属环的缺口关于中心对称;多个结构单元分为多组,同1组结构单元的上表面金属环的缺口方向相同,间隔1组结构单元的2组结构单元的金属环的缺口方向相同,相邻组结构单元的金属环的缺口方向相差90°。本发明适用于产生艾里波束。
-
公开(公告)号:CN109461997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1325370.7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P3/00
Abstract: 基于交指型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过渡段紧凑型传输线,涉及人工表面等离激元领域,为了解决基于H型SSPPs的传输线过渡段在低频通带内匹配效果不佳,单元结构和过渡段尺寸过大的问题。金属贴片分为共面波导段、过渡段和周期结构段;过渡段和周期结构段均由交指型SSPPs单元形成;交指型SSPPs单元包括2个凹形贴片和1个十字形贴片,十字形贴片的上下枝节分别位于2个凹形贴片的开口,两者之间留有缝隙;过渡段的交指型SSPPs单元的十字形贴片的上下枝节的长度、上下枝节与凹形贴片底部间横向缝隙的宽度由端部向中心逐渐增大,周期结构段的交指型SSPPs单元的尺寸统一。本发明可以实现单元的小型化,且在低频段匹配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12978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424711.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超表面的双圆极化三通道逆向反射器,涉及反射器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的逆向反射器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的问题。相邻的两个U型金属带条的开口方向与多个反射型贴片单元的长度方向所成的夹角分别137°和43°,U型金属带条接收入射角度为60度、0度或-60度的圆极化平面波,该圆极化波通过介质基板入射至金属地,还用于根据相邻的两个U型金属带条的开口方向与多个反射型贴片单元的长度方向所成的夹角来调节反射波的相位,使相邻的两个金属地生成的反射波的相位差为180度;每个金属地对圆极化波实现电磁波全反射,生成多个反射波;反射型贴片单元对多个反射波进行叠加,形成反射波反射回原入射方向。用于形成逆反射。
-
公开(公告)号:CN105846106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362742.8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Q15/12
Abstract: 基于超表面产生携带轨道角动量的贝塞尔波束的透镜及方法,涉及产生携带轨道角动量的贝塞尔波束的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的贝塞尔波束的产生方法加工精度要求高、能量的利用率低、集成效果差的问题。该透镜包括m×n个周期性排布的相位突变单元,每个相位突变单元均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表面的金属层,金属层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位于基板中央的正方形金属层,另一部分为包围正方形金属层的矩形金属框,金属框一组对边的中央设有缺口,以基板的一边为x轴,缺口中心和基板中心的连线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θ,圆极化波垂直入射,透射的交叉极化波即为携带轨道角动量的贝塞尔波束。本发明适用于产生携带轨道角动量的贝塞尔波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