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99018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710144355.8
申请日:2007-09-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7/02 , G01N27/4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固态束流式钢筋锈蚀监测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3个石墨束流环、3个全固态参比电极、2个传感器固定支架、3套束流环保护壳体以及3套全固态参比电极封装及导线出线用PVC管。本发明利用有限元分析了混凝土固体电介质中电位线分布特性,同时采用自主研发的长寿命、全固态参比电极实现电化学方法监测腐蚀过程中对工作电极面积的控制,最终设计出结构合理、能够适合实际工程应用的全固态束流式腐蚀传感器。在传感器设计过程中采用“即插即用”的设计理念,能够满足快速施工需要,大大简化了传感器的布设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58081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690304.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J163/00 , C09J11/04 , C09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前沿聚合快速制备环氧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如下:(1)将BADGE、EOM、CE、IOC‑8SbF6超声分散,制得A组分;(2)将BADGE、EOM、CE、TPED、CuCl2.H2O超声分散,制得B组分;步骤(3)将A/B组分混配均匀,加入碳纤维、气相二氧化硅、水泥、石英砂,进行机械搅拌,直至均匀,制得环氧预混浆体;(4)采用注射器将环氧预混浆体注入到水下被粘接材料界面处或者模具内;(5)在环氧预混浆体一端激发,采用UV灯照射,直至开始聚合。本发明整个聚合过程在几分钟内完成,为水下原位超快速合成高强环氧基复合材料以及水下原位粘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580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90304.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J163/00 , C09J11/04 , C09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前沿聚合快速制备环氧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如下:(1)将BADGE、EOM、CE、IOC‑8SbF6超声分散,制得A组分;(2)将BADGE、EOM、CE、TPED、CuCl2.H2O超声分散,制得B组分;步骤(3)将A/B组分混配均匀,加入碳纤维、气相二氧化硅、水泥、石英砂,进行机械搅拌,直至均匀,制得环氧预混浆体;(4)采用注射器将环氧预混浆体注入到水下被粘接材料界面处或者模具内;(5)在环氧预混浆体一端激发,采用UV灯照射,直至开始聚合。本发明整个聚合过程在几分钟内完成,为水下原位超快速合成高强环氧基复合材料以及水下原位粘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01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1629682.9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3B37/00 , C03C13/06 , C03C25/12 , C03B37/12 , F24S20/30 , F24S23/30 , F24S30/00 , F24S30/45 , F24S50/20
Abstract: 一种星际壤资源原位增材制造多功能集成系统及应用,属于外星基地建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星际壤资源原位增材制造多功能集成系统,包括基础模块、功能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基础模块包括自动追光组件、作动系统和聚光组件,所述聚光组件安装在自动追光组件的上方,所述作动系统安装在自动追光组件上并位于聚光组件的下方,所述功能模块安装在作动系统上受作动系统的驱动实现各方位的移动,所述聚光组件汇聚太阳光为功能模块提供热量,所述自动追光组件、作动系统和功能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发明通过不同模块的相互配合,具备包括多种类材料增材制造、纤维制备在内的材料成型功能,达到增材制造系统的多功能集成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0184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1484415.7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结构用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应力自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轴向拉力和电阻值变化率之间的函数关系;S2:确定插入钢筋的嵌入深度;S3:对灌浆套筒进行标准化注浆;S4:灌浆套筒连接件达到养护要求后,将连接测试系统正负电极的导线与套筒两端的钢筋相连接,受力钢筋直接作为两电极法的电极材料;S5:在加载前,对灌浆套筒连接件通电一段时间,减弱极化效应带来的影响;S6:对试件进行轴向拉伸试验,在拉拔过程中实时读取直流电阻的数值,建立电阻值变化率与灌浆套筒连接处应力状态的对应关系。本发明解决了混凝土结构内部灌浆套筒在服役过程中的应力状态难以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1864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47715.5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Q50/08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性时空变异的箱梁蒸养热力耦合场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所述箱梁蒸养热力耦合场理论模型包括绝热温升模型、材料物理属性、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本发明针对混凝土材料的热学属性和力学属性,建立了基于成熟度理论的材料物理属性模型,考虑了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得到了更为精确的箱梁蒸养制造的热力耦合场计算模型。本发明实现了对高铁箱梁蒸养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以及开裂风险的分布和演化规律的精确计算,为大型蒸养钢混构件的高质量生产和精细化控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201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45399.8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1L5/0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箱梁钢绞线预应力施工高可靠度实时监控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多测点智能钢绞线、数据采集传输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多测点智能钢绞线用于替代箱梁中的普通钢绞线承担荷载,并实现对梁体内的多个位置的预应力进行自我感知;所述数据采集传输模块用于对多测点智能钢绞线自我感知的预应力数据进行抓取,并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智能钢绞线自我感知的预应力物理信号,将数据采集传输模块传来的预应力光波信号转化为预应力筋张拉力,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类并存储。本发明能够对高铁箱梁多个截面预应力的实时数值和损失情况进行监测,保证了高铁箱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2161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357387.6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CO2固化海水海砂混凝土与FRP筋长期协同工作的方法,所述方法对海水海砂混凝土进行了碳化养护,降低了混凝土孔隙液的pH值,从而解决了由于混凝土孔隙液高碱性致使FRP筋过早失效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出了海水海砂混凝土中水泥水化为二氧化碳、水泥熟料、海水三者间发生系列的溶解沉积反应,并采用热力学模型预测碳化养护下海水海砂混凝土内水泥的水化,得到海水海砂混凝土中FRP筋周围的工作环境。实现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封存以及FRP筋与海水海砂混凝土的长期高效协同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02161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57387.6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CO2固化海水海砂混凝土与FRP筋长期协同工作的方法,所述方法对海水海砂混凝土进行了碳化养护,降低了混凝土孔隙液的pH值,从而解决了由于混凝土孔隙液高碱性致使FRP筋过早失效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出了海水海砂混凝土中水泥水化为二氧化碳、水泥熟料、海水三者间发生系列的溶解沉积反应,并采用热力学模型预测碳化养护下海水海砂混凝土内水泥的水化,得到海水海砂混凝土中FRP筋周围的工作环境。实现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封存以及FRP筋与海水海砂混凝土的长期高效协同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80049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09835.6
申请日:2019-01-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屏障降噪性能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声屏障降噪机理及运用声学波动方程求Helmholtz积分解,建立三维声屏障结构数值模型;步骤二、对三维声屏障结构数值模型进行结构网格划分,拾取三维声屏障结构数值模型表面结构网格将其设置为声学包络网格;步骤三:对三维声屏障结构数值模型的结构网格和声学包络网格进行参数设置;步骤四:采用三维边界元法计算声屏障所保护区域后的声压级云图;步骤五:通过声屏障后的声压级云图变化来表现声屏障的降噪性能。本发明运用三维边界元法分析实际声屏障降噪效果,所建数值模型可为不同声屏障材料及不用声屏障结构降噪性能的预测提供最直观的理论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