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面聚合超快速制备环氧基聚合物混凝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8421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287035.1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面聚合超快速制备环氧基聚合物混凝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BADGE、EOM、CE、TPED、IOC‑8SbF6按重量比称重,超声分散;(2)加入CuCl2.2H2O,继续超声分散;(3)加入短切CF,进行机械搅拌,直至均匀,制得环氧预混溶液;(4)将环氧预混溶液倒入填充满骨料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5)在环氧预混溶液一端激发,采用UV灯照射,直至开始聚合。本发明以BADGE为单体,使用短切CF和粗骨料提高力学性能和导热性,减少化学粘合剂的用量,在几分钟内完成整个固化过程,为结构设施快速施工、灾后抢修、3D打印混凝土等领域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种装配式结构用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应力自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184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84415.7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结构用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应力自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轴向拉力和电阻值变化率之间的函数关系;S2:确定插入钢筋的嵌入深度;S3:对灌浆套筒进行标准化注浆;S4:灌浆套筒连接件达到养护要求后,将连接测试系统正负电极的导线与套筒两端的钢筋相连接,受力钢筋直接作为两电极法的电极材料;S5:在加载前,对灌浆套筒连接件通电一段时间,减弱极化效应带来的影响;S6:对试件进行轴向拉伸试验,在拉拔过程中实时读取直流电阻的数值,建立电阻值变化率与灌浆套筒连接处应力状态的对应关系。本发明解决了混凝土结构内部灌浆套筒在服役过程中的应力状态难以监测的问题。

    一种钢筋套筒用结构与感知功能一体化智能灌浆料

    公开(公告)号:CN11399895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12112.1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套筒用结构与感知功能一体化智能灌浆料,所述智能灌浆料采用以下原料按重量比混配均匀而成:P.Ⅱ52.5R硅酸盐水泥,1.0;石英砂,0.9~1.32;功能填料,0.011~0.01625;粉煤灰,0~0.13;硅灰,0.06~0.13;矿粉,0~0.13;外加剂,0.04525~0.06990;水,0.24~0.27。本发明的智能灌浆料具备应变、应力自感知性能和良好的电学稳定性能,并同时满足钢筋套筒用高强灌浆料对工作性能的相关要求,为灌浆套筒具备灌浆缺陷和应力状态的自监测能力提供了关键材料基础,解决了传统灌浆料应用部位难以监测的技术问题。

    一种钢筋套筒用结构与感知功能一体化智能灌浆料

    公开(公告)号:CN11399895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512112.1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套筒用结构与感知功能一体化智能灌浆料,所述智能灌浆料采用以下原料按重量比混配均匀而成:P.Ⅱ52.5R硅酸盐水泥,1.0;石英砂,0.9~1.32;功能填料,0.011~0.01625;粉煤灰,0~0.13;硅灰,0.06~0.13;矿粉,0~0.13;外加剂,0.04525~0.06990;水,0.24~0.27。本发明的智能灌浆料具备应变、应力自感知性能和良好的电学稳定性能,并同时满足钢筋套筒用高强灌浆料对工作性能的相关要求,为灌浆套筒具备灌浆缺陷和应力状态的自监测能力提供了关键材料基础,解决了传统灌浆料应用部位难以监测的技术问题。

    一种水下前沿聚合快速制备环氧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8081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690304.9

    申请日:2024-05-30

    Inventor: 乔国富 孙炯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前沿聚合快速制备环氧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如下:(1)将BADGE、EOM、CE、IOC‑8SbF6超声分散,制得A组分;(2)将BADGE、EOM、CE、TPED、CuCl2.H2O超声分散,制得B组分;步骤(3)将A/B组分混配均匀,加入碳纤维、气相二氧化硅、水泥、石英砂,进行机械搅拌,直至均匀,制得环氧预混浆体;(4)采用注射器将环氧预混浆体注入到水下被粘接材料界面处或者模具内;(5)在环氧预混浆体一端激发,采用UV灯照射,直至开始聚合。本发明整个聚合过程在几分钟内完成,为水下原位超快速合成高强环氧基复合材料以及水下原位粘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种水下前沿聚合快速制备环氧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80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90304.9

    申请日:2024-05-30

    Inventor: 乔国富 孙炯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前沿聚合快速制备环氧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如下:(1)将BADGE、EOM、CE、IOC‑8SbF6超声分散,制得A组分;(2)将BADGE、EOM、CE、TPED、CuCl2.H2O超声分散,制得B组分;步骤(3)将A/B组分混配均匀,加入碳纤维、气相二氧化硅、水泥、石英砂,进行机械搅拌,直至均匀,制得环氧预混浆体;(4)采用注射器将环氧预混浆体注入到水下被粘接材料界面处或者模具内;(5)在环氧预混浆体一端激发,采用UV灯照射,直至开始聚合。本发明整个聚合过程在几分钟内完成,为水下原位超快速合成高强环氧基复合材料以及水下原位粘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种装配式结构用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应力自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184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1484415.7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结构用灌浆套筒连接节点应力自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轴向拉力和电阻值变化率之间的函数关系;S2:确定插入钢筋的嵌入深度;S3:对灌浆套筒进行标准化注浆;S4:灌浆套筒连接件达到养护要求后,将连接测试系统正负电极的导线与套筒两端的钢筋相连接,受力钢筋直接作为两电极法的电极材料;S5:在加载前,对灌浆套筒连接件通电一段时间,减弱极化效应带来的影响;S6:对试件进行轴向拉伸试验,在拉拔过程中实时读取直流电阻的数值,建立电阻值变化率与灌浆套筒连接处应力状态的对应关系。本发明解决了混凝土结构内部灌浆套筒在服役过程中的应力状态难以监测的问题。

    一种正面聚合超快速制备环氧基聚合物混凝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84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87035.1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面聚合超快速制备环氧基聚合物混凝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BADGE、EOM、CE、TPED、IOC‑8SbF6按重量比称重,超声分散;(2)加入CuCl2.2H2O,继续超声分散;(3)加入短切CF,进行机械搅拌,直至均匀,制得环氧预混溶液;(4)将环氧预混溶液倒入填充满骨料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5)在环氧预混溶液一端激发,采用UV灯照射,直至开始聚合。本发明以BADGE为单体,使用短切CF和粗骨料提高力学性能和导热性,减少化学粘合剂的用量,在几分钟内完成整个固化过程,为结构设施快速施工、灾后抢修、3D打印混凝土等领域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种钢筋套筒连接灌浆饱满度自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355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1516932.8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套筒连接灌浆饱满度自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确定某一型号钢筋套筒插入端钢筋的最佳理论嵌入深度;步骤S2:确定钢筋套筒插入端钢筋的最佳嵌入深度;步骤S3:确定该型号的钢筋套筒在灌浆饱满时交流阻抗实部值的标准范围;步骤S4:将测量设备正负电极的导线分别与灌浆套筒两端的钢筋相连接;步骤S5:灌浆套筒内开始注浆,当出浆口有灌浆料流出时,用橡胶塞堵住出浆口,继续灌浆片刻后停止注浆;步骤S6:实时读取灌浆饱满度感知信号的数值,将其与灌浆饱满的标准范围进行比较,得出套筒灌浆是否饱满。本发明解决了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套筒在施工过程中的灌浆饱满度难以监测的问题。

    一种钢筋套筒连接灌浆饱满度自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355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16932.8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套筒连接灌浆饱满度自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确定某一型号钢筋套筒插入端钢筋的最佳理论嵌入深度;步骤S2:确定钢筋套筒插入端钢筋的最佳嵌入深度;步骤S3:确定该型号的钢筋套筒在灌浆饱满时交流阻抗实部值的标准范围;步骤S4:将测量设备正负电极的导线分别与灌浆套筒两端的钢筋相连接;步骤S5:灌浆套筒内开始注浆,当出浆口有灌浆料流出时,用橡胶塞堵住出浆口,继续灌浆片刻后停止注浆;步骤S6:实时读取灌浆饱满度感知信号的数值,将其与灌浆饱满的标准范围进行比较,得出套筒灌浆是否饱满。本发明解决了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套筒在施工过程中的灌浆饱满度难以监测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