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性能强化的菌藻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078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629559.2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王荣昌 应璐瑶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性能强化的菌藻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及其应用,该系统包括阳极室、阴极室以及分隔膜,还包括设置在阴极室的膜曝气组件,同时作生物阴极电极,以及设置在阳极室的生物电极。与膜曝气组件连接的外部供气装置,同时具有循环管路,循环泵的输入端与反应器的顶端部分连接,输出端连接至用于连接进水泵和反应器的进水管路中。并且所述的生物阳极电极通过外接电路与生物阴极电极电连接,所述的系统用于处理含氨氮废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采用无泡曝气,气体利用率高,操作过程耗能低,整个系统运行稳定,兼具污染物处理和产电功能,并可回收微藻生物能源,在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兼具缓释碱度和碳源功能的水平流生物膜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5710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0141032.7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兼具缓释碱度和碳源功能的水平流生物膜反应装置,该装置包括与城镇、农村污水源相连接的集水箱、与集水箱相连通的进水槽、设置在集水箱与进水槽之间的进水泵、与进水槽相连通的缓释反应单元,该缓释反应单元包括与进水槽相连通的反应器支撑框架、由上而下依次交替水平布设在反应器支撑框架中的缓释碱度平板及缓释碳源平板、设置在反应器支撑框架底部的出水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装置能交替缓释碱度和碳源,克服硝化过程碱度缺乏、反硝化过程碳源缺乏及投加量不易控制等缺点,整体结构紧凑,操作运行简单,能实现多级硝化反硝化,可应用于农村、城镇等小型污水处理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生物膜厚度原位控制的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4026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452508.8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王荣昌 任玉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膜厚度原位控制的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池、进水泵、反应器和出水阀,反应器内设有无泡曝气膜,设备还包括用于调节膜内氧分压及溶解氧浓度的气体压力调节阀,该气体压力调节阀一端连接至空压机,另一端通过进气管总成连接至各无泡曝气膜;对反应器进行污泥接种后,含有高氨氮的废水预先调节pH值之后进入反应器,通过调节反应器中膜内氧分压及溶解氧浓度,在无泡曝气膜表面形成生物膜后,氧气污染底物在生物膜中以相反的方向扩散传递,同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脱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降低了电子供体的需求,膜装置占地面积小,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实现污水处理的低碳化。

    一种菌藻联用生物电化学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565473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510957858.1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藻联用生物电化学装置及其应用,该系统包括模块反应腔体、设置在模块反应腔体顶部的空气阴极、设置在模块反应腔体底部作为阳极的碳毡以及设置在空气阴极与碳毡之间的碳刷,所述的模块反应腔体顶部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的空气阴极与碳毡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的碳毡上附着生长有兼性厌氧菌,所述的碳刷上附着生长有藻类植物,所述的空气阴极通过外接电路与碳毡连接,所述的装置用于处理有机污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可进行模块化组合,基于藻类、兼性厌氧菌及空气阴极协同作用,不需设置离子交换膜,经济成本低,构型稳固,运行稳定,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一种膜曝气菌藻生物膜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56550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57891.4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曝气菌藻生物膜系统及其应用,该系统包括反应器、设置在反应器中的曝气扩散器、固定在曝气扩散器上的曝气膜以及设置在反应器上的污水循环单元,所述的反应器底部设有进水管,顶部设有出水管,所述的曝气扩散器底部设有进气管,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的曝气膜上负载生长有微生物及微藻;所述的系统用于同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及氮、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构型稳固,运行稳定,调节灵活性好,能够实现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的同步高效去除,经济实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叠加式微生物燃料电池原位测试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39071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710884.4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加式微生物燃料电池原位测试系统及其应用,所述的系统包括由至少一个阳极反应模块串联叠加而成的阳极室、由至少一个阴极反应模块串联叠加而成的阴极室、设置在阳极室与阴极室之间的质子交换膜以及分别与阳极室、阴极室相连通的外接硝化反应器,阳极室与阴极室一上一下可对调相对设置,并且阳极室与阴极室之间还设有外接可调电阻电路;本发明系统用于在同一电化学状态下原位测定电极生物膜的特性参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将脱碳、硝化、反硝化功能分置为独立单元,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并易于根据污染物浓度及实际水量改变,整个系统密封性强,稳固性好,运行稳定,具有很好的开发运用前景。

    一种通过泥水分离回流强化反硝化除磷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653423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109862.9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泥水分离回流强化反硝化除磷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方法及设备。部分污水由高压水箱进入厌氧池中,另一部分污水直接进入中间泥水分离器,厌氧池内污水进入缺氧池中,之后污水进入到好氧池,不进行曝气,污水最后流入到膜池中,膜池底部设有微孔曝气装置,进行曝气,最后处理后的水由抽吸泵从膜池中抽出,通过膜池中的膜过滤出水;为满足反应器的脱氮功能,首先混合液由膜池回流至好氧池,然后将好氧池的混合液回流至中间泥水分离器,经中间泥水分离器泥水分离后,上清液回流至缺氧池,污泥回流至厌氧池。本发明可应用于低C/N、C/P比城市污水的处理。通过对中间泥水分离器的设置,既能实现多点进水,又能减少溶解氧对厌氧池和缺氧池的干扰,实现工艺稳定高效脱氮除磷性能,并强化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

    河流底泥疏浚余水一体化处理工艺及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29537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41985.3

    申请日:2011-08-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水处理技术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流疏浚底泥余水一体化处理工艺及其设备。疏浚底泥余水经抽水泵抽到沉降池中,进行初步的沉降分离,上层余水经抬升泵继续流至搅拌装置,絮凝剂、助凝剂和余水充分混合形成絮体,混合后的余水进一步流至离心装置中,经快速离心,絮体和余水充分分离,分离后的余水排放。本发明提出的疏浚底泥余水快速一体化处理设备,由疏浚余水进水泵、沉降池、排泥泵、加药装置、搅拌装置、离心装置、出水泵及各管道组成,整套装置工艺简单,不仅寻找到了絮凝剂和助凝剂的最优投加量及其投加比例,而且装置集成化程度高,移动迅捷,操作简易,是适合在大型清淤现场对余水进行快速处理的水处理设备。

    一种利用管道缺氧环境强化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6815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38784.3

    申请日:2011-02-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管道缺氧环境强化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具体为:城市污水由第一污水进水点依次进入厌氧池、缺氧池和第一好氧池,第一好氧池末端硝化液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始端,污泥混合液与第二污水进水点接入的污水混合,进入污水管道,再进入第二好氧池,完成有机物降解和硝化过程,将硝化液回流至污泥管道始端,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部分污泥回流至厌氧池始端,剩余污泥排出;控制厌氧池DO在0.1mg/L以下,缺氧池DO在0.5mg/L以下,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的DO均为1.0-2.0mg/L。本发明工艺通过对两点进水、两段AO、两段硝化液回流等进行控制,确保合理的水力停留时间和适当的回流比,针对低碳氮比的城市污水,实现强化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