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环境中Pb2+的新型含氟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67060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933985.8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张琦 杨勇 胡晓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环境中Pb2+的新型含氟荧光传感器,为2-氟-3-吡啶酯基硫桥杯[4]芳烃衍生物,应用于检测环境中的Pb2+,检测的Pb2+的浓度低至10-6数量级。该荧光传感器的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在氮气保护下,硫桥杯[4]芳烃溶于干燥的CH2Cl2,加入无水三乙胺,磁力搅拌下溶解,在冰水浴下逐滴加入2-氟-3-吡啶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完毕后,撤掉冰盐浴,室温下继续搅拌12h。蒸出溶剂,剩余产物溶解在氯仿中,蒸馏水洗,无水MgSO4干燥,减压蒸干溶剂得黄色固体,用硅胶层析柱提纯,即得目标产物2-氟-3-吡啶酯基硫桥杯[4]芳烃衍生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性强、灵敏度高,特别适合于环境中低浓度铅离子的检测。

    一种用于硬表面整理的全氟基团封端的硅氧烷寡聚物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343284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042505.9

    申请日:2008-09-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表面整理的多聚氟硅烷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硬表面整理的全氟基团封端的硅氧烷寡聚物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为:将全氟烷基过氧化物和含不饱和双键的硅氧烷加入容器中,以一种不消耗氧层的含氟化合物为溶剂,在惰性气氛下、在-10~70℃温度下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反应时间为5-6小时,蒸去多余的全氟烷基过氧化物,即得所需产品,其中:全氟烷基过氧化物与含不饱和双键的硅氧烷的摩尔比为1∶1~1∶20。利用本发明方法所得的全氟基团封端的硅氧烷寡聚物的选择性和转化率理想,性能稳定,能用于硬表面整理。本发明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基于帕耳帖效应的热泵制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0949958Y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620045368.0

    申请日:2006-08-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帕耳帖效应的热泵制水装置。由散热片、隔热件、导热管、大气导入口、冷凝水出水管、凝水表面、隔管、热泵、时间继电器模块、壳体组成,壳体呈U形,壳体的B端设有风扇,壳体的A端设有湿度调整旋钮,隔管呈U形,位于壳体内,一端位于壳体的A端,另一端连接隔热件;导热管位于两根隔管之间,导热管一端穿过隔热件,连接散热片,另一端连接热泵;凝水表面位于两根隔管之间,并紧贴热泵冷端,热泵和风扇分别连接时间继电器模块;U形壳体中心的上、下两端开孔,形成大气导入口。本实用新型制作成本较低,所产生的凝水无污染,水质高,且产水能耗低,适用于不同湿度的大气环境。

    大跨度连续壳体结构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16733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238555.8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跨度连续壳体结构,包括直径大跨度混凝土柱面壳体、弧形洞口、楼面板、栏杆、型钢混凝土柱;楼面板为环形走向,大跨度混凝土柱面壳体垂直坐落于楼面板上;楼面板两端设置有防坠落栏杆;大跨度混凝土柱面壳体与楼面板交界处设置有用于车辆和人群通行的弧形洞口;型钢混凝土柱位于柱面壳体与楼面板交界处正下方;柱面壳体与楼面板交界处内部设置有钢立体桁架;楼面板在钢立体桁架中央处设置1m宽的后浇带。本实用新型大跨度连续壳体结构,能适应海边恶劣的环境,抗连续倒塌性能好,传力机制合理,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造价,结构整体外观独特且富有美感。

    可改变含水率的组合式超声波透射法探测试验模型箱

    公开(公告)号:CN220542840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21408869.0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改变含水率的组合式超声波透射法探测试验模型箱,包括模型箱本体、收发探头管道(3)和探测调节管道(4);模型箱本体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箱体结构,收发探头管道的底部密封设置在模型箱本体内,若干根收发探头管道竖向间隔设置,其中两根收发探头管道之间形成障碍物放置间隙;探测调节管道的底部密封设置在模型箱本体内,若干根探测调节管道竖向间隔设置,且每根探测调节管道的侧部与模型箱本体的内部连通;土体填充在模型箱本体内,障碍物置于障碍物放置间隙处的土体中。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超声波探测模拟设备而导致实际工程中探测精度差的问题。

    隧道衬砌结构内热交换管传热理论验证模型箱

    公开(公告)号:CN203024991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20714362.3

    申请日:2012-12-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勇 夏才初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结构内热交换管传热理论验证模型箱,该模型箱由箱体、恒温水箱、热交换管循环管路和监测元件组成,其中箱体呈长方体状,箱体的环向外侧和上侧铺设聚氨酯保温板,箱体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安装恒温水箱;箱体的内部固定热交换管循环管路,热交换管循环管路的进、出口引出箱体;监测元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箱体内等间距布置三个温度监测断面,循环管路的进、出口安装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阀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便,易于制造,并能有效地验证传热理论的正确性。

    一种用于110kV盆式绝缘子的氟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956311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2395551.3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一种用于110kV盆式绝缘子的氟化装置,包括氟化箱、抽真空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和送气装置;氟化箱内设有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氟化箱上设有排气孔和进气孔;抽真空装置的进气端连接排气孔,抽真空装置的出气端连接气体收集装置的进气端;送气装置的出气端连接进气孔,送气装置的进气端连接输送含有氟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输气管。本实用新型利用直接氟化技术氟化环氧绝缘子表层,成本低廉且无需调整配方和生产工艺,氟化后的110kV盆式绝缘子的直流闪络电压提高10%-20%,圆盘绝缘子的表面电导率高了3个数量级,以达到提高其直流闪络性能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高窄型钢结构可移动厂房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17255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201411.5

    申请日:2019-0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窄型钢结构可移动厂房,包括屋面钢梁、钢立柱、两根导轨、走轮系统、可拆卸横梁、电控可移动横梁、抗风柱、支撑、抗低温隔热屋面板、抗低温隔热墙面板;所述导轨埋置于混凝土基础内;所述走轮系统包括钢走轮、加强钢板、驱动装置、智能刹车系统;走轮系统两侧均设有锚桩;所述钢立柱之间设置刚性系杆和柱间支撑。所述可拆卸横梁与抗风柱采用特殊可拆卸连接方式;所述连接由工厂预制的耳板、焊有销栓的梁托、销栓组成;所述移动横梁下端设有电控顶升设备。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厂房能适应极地恶劣环境。使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满足保护特殊天文设备的使用要求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造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