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注射器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57210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510017292.0

    申请日:2005-1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痛注射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仿生原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注射针头表面结构合理的无痛注射器。仿生非光滑表面形态无痛注射器技术是在注射针头表面施加一定形状的并且具有相应分布规律的非光滑单元体,使针头表面由原来的光滑形态变成非光滑形态。无痛注射器的针刺部件表面具有呈近似均匀分布的非光滑单元体,其形状可以是椭圆形凹坑、圆形凹坑、波浪形、锯齿形;其分布状态可以分布在整个部件表面,也可以分布在部件表面某一个或多个区域;非光滑单元体具有不同直径大小、不同螺距的宽窄、不同加工深度等;两个单元体之间具有不同的中心距离。

    通过过量表达原人参二醇合成酶基因提高人参发根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245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329766.9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过量表达人参原人参二醇合成酶基因提高人参发根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121质粒,在该表达载体强启动子CaMV35S下游插入人参原人参二醇合成酶基因D12H,构建人参基因D12H植物过量表达载体pBI121-D12H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pBI121-D12H通过发根农杆菌转化人参根片,诱导生成人参皂苷产量提高的发根系Pg-pBI121-D12H。实现了通过过量表达人参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提高人参皂苷含量的目的,为获得高产人参皂苷的人参发根系奠定基础。

    玉米淀粉酶法浸泡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31013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610016774.9

    申请日:2006-04-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特别是涉及玉米淀粉酶法浸泡生产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的湿法玉米淀粉生产工艺存在着浸泡时间过长、水和能源消耗大、SO2污染环境等不足。其生产工艺步骤是:第一步,选育适宜玉米浸泡液乳酸菌种,将其发酵培养后加入在玉米浸泡液中,以缩短有效的乳酸浓度达到的时间,使玉米籽粒胚乳吸水膨胀软化,细胞壁遭到破坏;第二步,将初浸的玉米破碎成4-6瓣,分离胚芽,为乳酸及蛋白酶的透入创造更好的条件;第三步,在破碎的玉米浸泡液中加入植物蛋白酶,以充分降解蛋白基质释放淀粉,进一步缩短浸泡时间。

    无痛注射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5428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510017292.0

    申请日:2005-1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痛注射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仿生原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注射针头表面结构合理的无痛注射器。仿生非光滑表面形态无痛注射器技术是在注射针头表面施加一定形状的并且具有相应分布规律的非光滑单元体,使针头表面由原来的光滑形态变成非光滑形态。无痛注射器的针刺部件表面具有呈近似均匀分布的非光滑单元体,其形状可以是椭圆形凹坑、圆形凹坑、波浪形、锯齿形;其分布状态可以分布在整个部件表面,也可以分布在部件表面某一个或多个区域;非光滑单元体具有不同直径大小、不同螺距的宽窄、不同加工深度等;两个单元体之间具有不同的中心距离。

    无痛注射器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868318Y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520029452.9

    申请日:2005-1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痛注射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仿生原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注射针头表面结构合理的无痛注射器。仿生非光滑表面形态无痛注射器技术是在注射针头表面施加一定形状的并且具有相应分布规律的非光滑单元体,使针头表面由原来的光滑形态变成非光滑形态。无痛注射器的针刺部件表面具有呈近似均匀分布的非光滑单元体,其形状可以是椭圆形凹坑、圆形凹坑、波浪形、锯齿形;其分布状态可以分布在整个部件表面,也可以分布在部件表面某一个或多个区域;非光滑单元体具有不同直径大小、不同螺距的宽窄、不同加工深度等;两个单元体之间具有不同的中心距离。

    发根培养装置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90364U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20322480.9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根培养装置,是由发根培养室、筛网、雾化喷头、气泵、空气流量计、蠕动泵、储料罐和磁力搅拌器构成,储料罐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进气管与储料罐内连通,第一导管的一端置于封闭的储料罐内,第一导管的另一端与蠕动泵的进口连通,第二导管的一端与蠕动泵的出口连通,第二导管的而另一端与雾化喷头连通,雾化喷头位于封闭的发根培养室的正顶部,气泵通过第三导管、空气流量计和第二空气过滤器与发根培养室连通,发根培养室内的底部设置筛网,发根培养室的底端通过第四导管与储料罐连通,发根培养室的底端通过第五导管与测试杯连通,测试杯中设置有pH计和溶氧分析仪;本实用新型采用雾化方式供养,营养液在反应器中迅速扩散,分布均匀;连续供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