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75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00538.6
申请日:2023-03-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29C43/24 , C12N11/12 , C12N1/12 , C12N1/20 , C02F3/34 , C02F3/32 , B29C43/44 , B29C43/52 , C12R1/07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熔胶固定化木质纤维菌藻生物膜载体及其制备方法,热熔胶加热至150‑190℃完全融化后均匀喷涂于硬质平面基底上,喷胶量为60‑500g·m‑2。将10‑60目干燥的颗粒状木质纤维废弃物均匀铺设于已喷涂有热熔胶的硬质平面基底上,通过机械压实木质纤维废弃物,作用压强为30‑50kPa、时间10‑15s,冷却后得到固定化木质纤维菌藻生物膜载体。本发明热熔胶固定化木质纤维载体能够有效资源化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形成的载体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无生理毒性、可显著促进菌藻细胞附着;且制备工艺简单、重复利用性高、经济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微藻的生物膜培养和菌藻生物膜法废水处理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363766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21891.4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稻草吸附微藻成膜的纤维载体、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利用稻草纤维载体吸附微藻并形成生物膜,其成膜方法包括(1)微藻接种物初步培养;(2)稻草纤维载体床层预备;(3)微藻生物膜培养及采收;(4)微藻生物膜复生。本发明的稻草生物载体是一种价格低廉、持久耐用且较易大规模化应用的微藻生物膜载体,其兼生物吸附剂不仅环境友好、表面粗糙、产量大可再生、分布广泛且无生物毒性,在支撑微藻细胞附着成膜的同时还可进一步用于去除废水中各类污染物,也可作为原料生产有机肥、高活性生物炭和能源、化工品;当纤维载体被真菌部分降解成的半腐烂稻草后作为有机复合肥可用于生态养殖或用于厌氧发酵产沼气。
-
公开(公告)号:CN11279559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47205.2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P5/02 , C12P19/04 , C12P19/00 , C12P13/04 , C12P7/52 , C12P7/54 , C02F11/04 , C05F15/00 , C05F17/20 , C12R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驯化稻田土壤促进秸秆快速水解的方法,通过秸秆+粪污底物驯化稻田土壤微生物,诱导多样性的秸秆分解复合菌的群形成,并有效增强土壤酶活性,其中水稻土发挥了菌种巢和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固定化载体的双重作用。再将经过驯化的水稻土作为廉价的接种物,对秸秆进行接种处理,将秸秆没入液态粪污中,保持微氧状态,进一步水解成更小的碎片或纤维素低聚物、半纤维素低聚物和还原糖;搅拌和初步沉降后分离出秸秆粪污混合物中的液态物及其中细小的有机物颗粒,转入含有丰富醋酸杆菌、丁酸杆菌酸化罐中,保持低溶氧量和高反应温度,促进有机物全面高效率转化为醋酸或丁酸。为沼气罐连续稳定高效厌氧发酵产甲烷提供丰富的有机酸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45609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523133.1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5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金属铁置换畜禽粪污堆肥原料中有害重金属的方法,首先将多组带有尖端的铁棒间隔固定在铁质框架上制作成金属置换架;将含有害重金属的畜禽粪污导入粪污池,并保持其含水率65~75%(wt),按照50~100g/m2的剂量向其表面喷撒乳酸杆菌菌剂;将金属置换架插入粪污池内,加盖,静置24小时后将取出放入稀硫酸酸洗池中洗脱,并在原位置移动30~120mm处更换一个新的金属置换架,重复上述操作;酸洗池每3~6个月收集一次重金属沉淀物,维持酸洗池内酸度10~20%。本发明利用金属的置换反应,以铁棒置换畜禽粪污中的重金属离子,并能将吸附在铁棒上的重金属回收利用,成本低、效率高,从根本上消除粪污中重金属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88953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96506.6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耦合离子液体制备丁酸的方法,涉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丁酸制备方法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和离子液体的双重作用,能够有效降解原料内部的木质素和部分半纤维素,提高纤维素酶可及性,有利于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转化,增加发酵过程中的底物进而提高丁酸的产量。所述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能耗低、提取率高且绿色无污染,可有效提高化学工厂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1004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0453544.3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米级乳化性柑橘果皮膳食纤维,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为12%以下;不可溶膳食纤维的含量为88%以上;具有45~70度的三相接触角;不溶性部分粒径分布范围0.5~70.8μm,平均粒径为5~7μm。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乳化性柑橘果皮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得到精油和脱脂脱苦的柑橘果皮粗纤维悬液;漆酶水解法降解柑橘果皮木素获取粗膳食纤维;酶解改性得到微米级乳化性柑橘果皮膳食纤维。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应用,应用于食品级乳化剂、食用油、食品级脂溶性维生素、食品级脂溶性抗氧化成分的乳液分散体系制备和半固态油脂。本发明加工过程工艺简单且能耗低,易于操作,生产周期较短,可以实现原料的完全利用,成品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且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320812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463660.3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克林乳化性纳米柑橘皮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以分离柑橘皮精油和提取完果胶后的柑橘皮渣为原料,采用固定化纤维素内切酶和固定化半纤维素内切酶水解,获得轴向粒径分布于50~300nm之间、径向粒径分布为3~20nm的皮克林乳化性纳米柑橘皮膳食纤维。本发明还公开了乳化性纳米柑橘皮膳食纤维的应用,可用于皮克林乳化剂、食用油、食品级脂溶性维生素、食品级脂溶性抗氧化成分的乳化分散体系配制和粉末油脂制备,该膳食纤维富含可溶性低聚益生元,有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本发明加工过程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易于操作;采用固定化内切酶可循环使用,生产成本可控;生产中不会产生严重废水污染及二次副产物,实现了柑橘皮原料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90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90312.1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螺旋藻浆灭菌干燥系统,属于微藻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空气压缩机、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等离子体喷射头、微藻灭菌罐体、微藻出料装置、微藻进料装置、第一可调节泵、第二可调节泵、检测取样装置和尾气收集处理装置。本系统操作简单,灭菌高效,解决了消费者对辐照灭菌的担忧及其他灭菌方法能耗较高的问题。利用流量较大的等离子射流在低温灭菌的同时起到干燥的作用,大大缩短了微藻加工生产的工艺耗时,减少了微藻热敏性营养物质的损失,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6760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759678.8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碎米糖化液为碳源高效同化氨制备蛋白质的方法,该方法大米加工的副产物碎米为原料,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两阶段发酵制取碎米糖化液;以碎米糖化液作为碳源、以氨水作为流加氮源,调节C/N比,在自动连续发酵罐中连续培养小球藻;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供应空气,用小球藻异养发酵将碎米糖和氨水转化为小球藻单细胞蛋白。本发明大大降低了小球藻蛋白生产成本,获得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且配比均衡,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本发明将附加值低的碎米转化为附加值高的小球藻蛋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90997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34244.8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P19/14 , C12P19/12 , C12P19/04 , C12P19/00 , C07H13/08 , C07J63/00 , C07H15/256 , C07H1/08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油茶果壳生产功能性低聚糖的方法。其主要工艺为:(1)将油茶果壳粉碎、消解,加入乙醇溶液,排除氧气,密封后置于微波高压加热反应;(2)用热乙醇溶液洗涤三次,滤液层析分离提纯单宁和茶皂素;滤渣回收乙醇、烘干后,加入营养溶液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并灭菌;(3)接种上食用菌茶树菇进行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加入缓冲溶液,升高温度释放水解酶类,酶解油茶果壳粉;(4)混合物经过灭酶、除蛋白、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并调节酸碱度再通过冻干得到低聚糖粉末。本发明提高了酶的可利用性;获得功能性低聚糖的过程一锅式完成,简化制备过程,工艺简单高效,成本低,产品质量高、无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