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解石油、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生态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3018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69620.X

    申请日:2009-07-0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解石油、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生态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降解石油、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生态的菌制剂是由巨大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粪链球菌和热带假丝酵母经优化组合组成的复合菌群,其中各组分的配比是1~2∶1∶1∶0.5~1。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菌制剂施入土壤后能很快形成微生态优势菌群。若加入相对于土壤表土(耕种层,约15~20cm)重的2%~5%菌剂,三个月内除油率≥75%(二氯甲烷回流提取,重量法)菌制剂的有效菌落数高,适应性强,对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作用。

    一种模拟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及转化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8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79238.6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及转化的试验装置,包括沙箱、供水系统、排泄系统;沙箱内分割为进、出水井及砂槽;进水井调节水头高度,与供水系统相连;供水系统、进水井及两者之间通路均密封;砂槽模拟含水层土体,其内填充土壤样品或石英砂;出水井与排泄系统相连;进、出水井均通过隔板与砂槽分隔,隔板上开有若干通孔,在面向砂槽的隔板表面设过滤布;在砂槽前面上部设多个孔隙水取样孔;在砂槽前面下部设多个地下水取样孔;在砂槽后面设多个连接测压管或插入土壤水分张力计的测压孔;供水系统的水进入进水井后渗入至砂槽填充物中,填充物中水渗出至出水井,出水井的水从排泄系统排出。本发明相比现场试验,降低材料及时间成本。

    一种赤铁矿-羧甲基纤维素-营养盐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4042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240414.6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铁矿‑羧甲基纤维素‑营养盐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赤铁矿‑羧甲基纤维素‑营养盐复合物包括赤铁矿纳米粒子、羧甲基纤维素和营养盐,赤铁矿纳米粒子和营养盐均匀分散在多孔网络结构的羧甲基纤维素中,所述赤铁矿纳米粒子的质量是所述复合物质量的1~3%。本发明采用便宜易得且无毒的赤铁矿和羧甲基纤维素为基底材料,赤铁矿纳米粒子和营养盐分散在多孔网络结构的羧甲基纤维素中,羧甲基纤维素的多孔网络结构使营养盐均匀分散,复合物成本低廉且环境友好。赤铁矿‑羧甲基纤维素‑营养盐复合物在环境条件下表现出营养盐的缓释性质及pH响应释放能力。

    一种可模拟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污染物迁移的柱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00843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69705.4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模拟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污染物迁移的柱装置,包括污染物投放装置、温度控制装置、测压装置、介质的装填装置和样品收集装置,污染物投放装置包括注射器、注射器泵、硅胶管;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水浴恒温锅、蠕动泵、温度传感探头、温度表、螺旋管和有机玻璃管测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探头、压力表和导线;介质的装填装置包括不锈钢管、200目不锈钢网片、内丝两通宝塔和恒温箱;样品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探头、样品架和控制台。本发明的优点是:该柱装置可根据野外土样实际情况通过环刀进行取样后进行原状土的研究,进行温度,压力和流速的调节来模拟实际条件下的污染物迁移过程,揭示野外实际情况中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一种FeS纳米材料的新型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506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33342.1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及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硫化亚铁材料的新型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主要以NaBH4和Na2S2O4作为体系内的还原剂和硫源,脱氧去离子水配置的FeCl3·6H2O为铁源;通过调控铁源与硫源的添加量,本发明成功制备出具有不同配位环境的铁硫化物。制备得到的低配位硫化亚铁对六价铬具有极强的去除能力同时可有效抑制六价铬污染反弹的发生。本发明为后续纳米修复材料的优化设计合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可有效降低含氧阴离子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安全带来的健康风险。

    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0119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868128.4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张彤 刘雅琪 陈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亚铁盐和二价锰盐的混合溶液与硫化金属盐溶液混合,搅拌,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所述纳米复合材料;所述亚铁盐和二价锰盐的混合溶液中亚铁盐和二价锰盐的摩尔比为(9~11):1。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可有效去除Cr(VI),并且处理后的Cr(VI)的再生率较低。

    一种测定污染场地土壤中胶体释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0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457735.1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污染场地土壤中胶体释放的方法,该方法将淋溶液置于储液瓶中,储液瓶中的淋溶液通过蠕动泵泵入迁移柱底部,并从柱顶部流出,通过自动部分收集器定时收集样品至储样瓶中;迁移柱底部填石英砂后,填入污染场地土样,由铁架台固定在工作桌面上,自动部分收集器中含有储样瓶用于收集样品,即可分析样品中的胶体胶体的浓度和溴离子含量。本发明中淋溶装置简单,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尤其适用于长期观察污染场地土壤中胶体的释放特征、以及水化学条件和水动力学条件对胶体释放能力的影响。

    基于胶体载带作用预测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行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81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23243.X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胶体载带作用预测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行为的方法,包括:获取预设位置的表层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根据表层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和预先建立的胶体载带污染物迁移模型,预测表层土壤中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浓度,其中,预先建立的胶体载带污染物迁移模型是建立在土壤衰减模型的基础上,并结合污染物在土壤和胶体中的分配系数确定的。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综合考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计算由于胶体对污染物载带作用,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可能的暴露浓度。

    一种测定污染场地土壤中胶体释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081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457735.1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污染场地土壤中胶体释放的方法,该方法将淋溶液置于储液瓶中,储液瓶中的淋溶液通过蠕动泵泵入迁移柱底部,并从柱顶部流出,通过自动部分收集器定时收集样品至储样瓶中;迁移柱底部填石英砂后,填入污染场地土样,由铁架台固定在工作桌面上,自动部分收集器中含有储样瓶用于收集样品,即可分析样品中的胶体胶体的浓度和溴离子含量。本发明中淋溶装置简单,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尤其适用于长期观察污染场地土壤中胶体的释放特征、以及水化学条件和水动力学条件对胶体释放能力的影响。

    一种生物质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5241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093192.5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和重金属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原料为废弃生物质回收,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尤其是通过在研磨步骤加入碳酸钙低温浸提以及溶剂热反应步骤加入碳酸钠等步骤的配合,能够制备得到发射峰位于红外波段的碳点,且此处是荧光响应重金属Cu(II)的主要信号峰,因此,制备得到选择性检测铜离子的生物质荧光碳点。建立的比率荧光定量检测Cu(II)的分析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选择性高,其余重金属污染物和常见阳离子金属对碳点无荧光猝灭现象,如此特异性定性定量识别铜离子,可为后续环境污染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