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9477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153608.8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部分CSI的RIS辅助多用户下行鲁棒无线传输方法,首先构建包括一个多天线基站、一块由多个被动反射单元构成的RIS及多个单天线用户的RIS辅助的多用户下行无线传输系统;其次,针对RIS辅助的多用户下行无线传输系统,多个用户和基站分别向RIS发射导频信号,RIS分别估计出RIS到基站和用户的有误差的CSI;最后,以最大化多用户的大系统近似和速率为优化目标,借助估计得到的CSI,设计波束矩阵和RIS相位矩阵,进行信号的传输。本发明考虑了非理想的CSI,以最小化传输功率为优化目标,更加符合实际应用场景,并交替优化相位转移和波束向量,更加鲁棒,达到节约能耗的效果,且保证了用户安全通信的最低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1025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564769.0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7/06 , G01S7/02 , G01S7/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MIMO雷达与多用户通信共存系统中的波束设计方法,包括:S1:初始化雷达波形和通信波束成形矩阵;S2:设计通信波束成形矩阵;S3:计算并验证通信和速率是否收敛;如果收敛,则进入步骤S4,如果不收敛,则返回步骤S2;S4:基于通信波束成形矩阵设计雷达波形;S5:再次计算并验证通信和速率是否收敛,如果收敛,则此时的通信波束成形矩阵和雷达波形即为全局最优解;如果不收敛,则返回步骤S2。本发明对通信波束成形矩阵和雷达波形进行循环迭代优化,有效降低MIMO雷达与多用户MIMO通信系统共存场景中MIMO雷达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显著提高了通信和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69225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153575.7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合法用户统计CSI的RIS辅助无线安全通信传输方法,在RIS辅助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无线安全通信系统中,设置RIS相移矩阵初始值,利用基站与合法用户之间的统计CSI,设计发送信号协方差矩阵,设计合法用户发送功率使合法用户满足通信速率需求;根据发送信号协方差矩阵,利用基站与合法用户之间的统计CSI,设计RIS相移矩阵;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合法用户发送功率收敛,得到最小的合法用户发送功率;最后,计算剩余功率,设计人工噪声的协方差矩阵。本发明可以在仅知合法用户统计CSI、未知窃听者CSI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系统开销,应用于实际通信场景中,且能有效避免人工噪声对合法用户的干扰,保证合法用户的通信质量,提高系统的安全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4540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93179.6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72/04 , H04B7/0426 , H04B7/06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工业互联网环境中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高能效传输方法,在所提出的通信系统中,首先根据终端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将终端分为强终端和弱终端;然后在初始等功率分配的情况下,分别设计每个终端的发送波束矩阵;然后根据所得结果,设计最优的功率分配因子,并代入之前的优化步骤中进行迭代优化;最后,当系统的总能量效率收敛的时候,得到终端发送波束矩阵和功率分配因子的全局最优解。本发明利用了NOMA的优点,在保证终端通信公平性的前提下,既提高了系统的频谱效率,又最大化了系统的能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2634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92002.4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26 , H04B7/0456 , H04B7/06 , H04K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工业互联网环境中基于认知无线电的保密通信方法,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认知无线电无线安全传输系统中,次级发射机与主终端、次级终端、窃听者间的直接链路被障碍物阻挡,只能通过RIS辅助的反射链路进行通信,根据交替优化算法,设计发送波束矩阵、反射相移矩阵和次级终端发送功率,直至次级终端的发送功率收敛,得到最小发送功率;计算剩余功率,将其用于发送人工噪声信号,并设计人工噪声的发送波束矩阵。本发明可以在仅知主终端与次级终端统计CSI、未知窃听者CSI的条件下,缓解频谱稀缺问题,有效提高频谱的利用率,且能有效避免人工噪声对次级终端的干扰,保证次级终端通信质量,提升系统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8965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108352.3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7/0456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面向超大规模MIMO的天线选择与符号级预编码联合设计方法,建立面向超大规模MIMO系统能耗最优化问题所需要的模型,根据模型,在接收端SEP约束下建立超大规模MIMO系统能耗最优化问题,并建立接收端SEP和RF链数量约束下超大规模MIMO系统能耗优化问题来验证前一问题的正确性。本发明在解决超大规模MIMO系统高能耗问题的同时保障了系统的性能,对超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87353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17807.2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D2D辅助无人机基站实现目标区域全覆盖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无人机作为空中基站UAV‑BS服务于多个地面用户的一个下行通信系统,初始化无人机的部署高度和波束张角,根据无人机部署信息将目标覆盖区域划分为无人机直接覆盖区域和间接覆盖区域;在无人机网络的基础上,对于无人机的间接覆盖区域的用户,增设D2D通信以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将通信服务从直接覆盖区延伸至间接覆盖区;基于蜂窝通信系统已有的地面用户的分布信息,以及地面用户接入通信网络的公平性,通过积分求解的方式确定直接覆盖区域和间接覆盖区域的用户功率开销;将D2D辅助无人机基站实现目标区域全覆盖问题构建成一个二重变量优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7205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1001559.8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大规模MIMO的误码率可控的符号级混合预编码方法,包括:根据系统参数设定和信道状态信息,建立接收信号模型;根据接收信号,建立发射端混合预编码信号与接收端符号错误概率SEP之间的关系模型;根据SEP约束,以及模拟预编码器、数字预编码器的变化速率,进行多符号级模拟预编码和符号级数字预编码的匹配,并建立以发射功率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问题;针对所建立的优化问题,首先求解SEP约束下最小化发射功率的符号级全数字预编码,再建立符号级全数字预编码和符号级混合预编码器的最小二乘问题,求解得到基于SEP约束下的混合预编码信号。本发明可在满足可靠性约束下降低系统能耗,对大规模/超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83179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202484.0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推动功率受限的无人机基站带宽和轨迹联合优化方法,适用于无人机应急通信场景。本发明在以单个无人机作为空中基站,从起始点飞往终点的过程中为多个用户提供下行传输服务的场景中,在无人机推动功率和飞行时间受限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其飞行轨迹和用户带宽分配来最大化系统中各用户的最小平均速率,根据无人机移动位置、推动功率以及带宽约束建立非凸优化问题,并使用块坐标下降和连续凸近似方法对该非凸优化问题进行转化和求解,最大化了系统中各用户的最小平均速率,进而实现了能量和频带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本发明对于推动功率和总带宽受限条件下的无人机通信系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60173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862685.3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56 ,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移动通信领域内的基于非理想CSI的回程容量受限C‑RAN中联合预编解码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系统中所有无线射频单元从各自服务的用户设备获取非理想CSI,并传送给基带处理单元;2)基带处理单元计算各无线射频单元的预编码矩阵以及各用户设备的解码矩阵,将预编码后的基带信号通过有限容量的回程链路发送给无线射频单元,并将解码矩阵反馈给用户设备;3)用户设备通过无线信道接收由无线射频单元转发来的信号,并根据反馈的解码矩阵处理接收信号,本发明提供了回程容量受限情况下基于非理想CSI的联合编解码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提高信道容量,可用于移动通信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