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圆竹环向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558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264292.4

    申请日:2018-10-23

    Abstract: 一种测试圆竹环向强度的方法,通过制备圆竹节段、贴敷薄膜、安装隔板、预留销栓孔道、灌注填充材料、安装圆竹试件、调节活动夹具、穿插销栓棒、拉伸试验实现对圆竹环向强度的测试,圆竹节段内壁贴敷薄膜,避免了填充材料与圆竹节段内壁粘结对圆竹环向强度的测试结果造成影响,圆竹节段内的填充材料预留销栓孔道与活动夹具连接,活动夹具左右两侧的开孔钢板能够根据圆竹节段的长度同时向内外侧移动调节,保证了测试时轴心受拉。本发明原理方法简单,在不损伤圆竹的前提下,可快速准确地测试出圆竹环向强度,活动夹具的两侧的开孔钢板可调节,适用不同长度的圆竹进行试验,适用范围广。

    一种竹-加气混凝土组合墙板

    公开(公告)号:CN10911322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194895.1

    申请日:2018-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2/7403

    Abstract: 一种竹-加气混凝土组合墙板,包括预制加气混凝土板、竹面板、FRP螺栓、螺母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中间层为预制加气混凝土板,竹面板作为两侧面层位于预制加气混凝土板两侧,两种材料组合采用FRP螺栓连接,在预制加气混凝土板之上预留穿孔,在竹面板之上预留变截面孔道,FRP螺栓由螺栓扩大端头和螺杆组成,FRP螺栓直径等于螺母内径,FRP螺栓的螺杆穿过穿孔和变截面孔道与螺母连接,螺栓扩大端头和螺母均嵌入竹面板上变截面孔道,形成表面平整的组合墙板。本发明组合墙板具有优秀的保温性能,质量轻,表面平整、美观,无湿作业,可拆除重复使用,节能环保。

    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评估及确定修复方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839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83142.3

    申请日:2013-10-1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隧道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快速评估及制定修复方案的新方法,属于火灾后结构物性能评估技术领域,解决目前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评估速度慢、准确性差、修复方案制定缺乏依据的问题。先建立隧道火灾数值分析模型,了解不同火灾工况下路表温度场分布;再以路表最高温度作为温度荷载,分析沥青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不同范围温度场分布,绘制路面结构内温度场分布图;根据现行规范中沥青混合料废弃温度的规定,按照沥青路面结构温度超过其废弃温度时作废弃处理的原则,确定沥青路面结构应废弃深度,制定合理的路面结构修复方案。本发明能快速、准确评估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寿命,制定合理修复方案,尽快恢复隧道路面交通。

    一种路用耐老化超疏水复合涂层

    公开(公告)号:CN11637641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570314.6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路用耐老化超疏水复合涂层,属于超疏水涂层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超疏水涂层在低温下性能降低,在紫外线光照下易老化,与基体粘结情况不佳,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易磨损脱落等问题。本发明主要由疏水层、粘结层和基体组成,在沥青路面上喷涂由水性聚氨酯、油性聚氨酯、纤维组成的粘结层,再在粘结层上喷涂由改性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硬脂酸制成的粉末状超疏水材料,最终固化后得到耐老化超疏水复合涂层。本发明的关键创新点在于粘结层由两种聚氨酯组成具有防水、耐低温等特点,使用有极强光催化活性的改性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硬脂酸制成超疏水复合涂层,增强超疏水材料的抗老化性和耐磨性。

    一种新型自行车道钢桥面铺装层结构的铺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440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911015034.7

    申请日:2019-10-23

    Abstract: 一种新型自行车道钢桥面铺装层结构的铺装方法,所述的自行车道铺装结构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钢桥面板、防腐粘结层、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板及封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腐粘结层由环氧富锌底漆制备而成,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板由水泥、硅灰、钢纤维、细骨料和高效减水剂组成,封闭层由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制备而成。所述的钢桥面板上焊有栓钉。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自行车道钢桥面铺装层结构的铺装方法,拥有超高的强度、优良的防腐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施工成本,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路用耐老化超疏水复合涂层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79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94012.1

    申请日:2023-02-2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路用耐老化超疏水复合涂层,属于超疏水涂层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超疏水涂层在紫外线光照下易老化,低温下与基体粘结情况不牢,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易磨损脱落等问题。本发明主要由疏水层、粘结层和基体组成,在沥青路面上喷涂由水性聚氨酯、油性聚氨酯、纤维组成的粘结层,再在粘结层上喷涂由改性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硬脂酸制成的粉末状超疏水材料,最终固化后得到耐老化超疏水复合涂层。本发明的关键创新点在于粘结层同时具有两种聚氨酯防水、耐低温等特点,超疏水复合涂层使用有极强光催化活性的改性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制成,增强了超疏水材料的抗老化性和耐磨性。

    一种锶铁氧体基牺牲砂浆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9979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1342409.3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锶铁氧体基牺牲砂浆及制备方法,该锶铁氧体基牺牲砂浆主要组成为:硫铝酸盐水泥720‑1000份、锶铁氧体100‑300份、石英砂600‑650份、水400‑450份、减水剂0.01‑35份。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由常规的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即可制备。本发明制备的锶铁氧体基牺牲砂浆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较高的抗压强度、优良的耐熔蚀性,能够在目前第三代及未来第四代核电站堆芯捕集器中使用,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温度感应流动度测定仪

    公开(公告)号:CN11343303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721677.4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温度感应流动度测定仪,属于沥青桥面铺装技术领域。该仪器包括容器、支架和重锤。容器和支架由不锈钢制成;支架附有可以控制松紧度的螺栓和导向装置;重锤下部为铜制半球体,上部的导向管内部设置了温度感应装置,它可以将测得的温度转化为频率信号借由带电缆送入频率转换器后计数并译码,最终将温度与流动度秒数显示在导向管的显示器上。目前传统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流动度测定仪虽然构造简单,但是使用时需要两至三人同时操作并且在精度上存在偏差。本发明通过加入温度感应装置,将温度计、秒表和重锤结合为一个整体,仅需要一人即可完成操作,不仅操作简单,节省人力,并且测得的数据精确直观。

    利用涡流感应的路用钢纤维混凝土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037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007321.0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涡流感应的路用钢纤维混凝土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材料检测领域。本发明包括涡流检测电信号读取电路、波形发生器、信号采集器、及计算机;移动点检探头式涡流传感器采集钢纤维道路表面信号;信号采集器读取并上点检探头式涡流传感器中的电流和电压信号;计算机通过电流电压信号计算得到阻抗信息,通过阻抗信息判断钢纤维道路内部钢纤维分布均匀度。本发明为实际工程质量控制及路用性能预测提出合理的评价意见,实现对钢纤维混凝土路面中纤维分布的快速、无损、全面检测。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全面性。本发明无损检测可以减少交通管制时间,实现快速大面积检测。

    一种新型环氧树脂自行车道薄层铺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48523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74403.1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环氧树脂自行车道薄层铺装结构,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该自行车道薄层铺装结构为层状复合结构,该结构由下而上依次为抗渗粘结层、抗滑耐磨层及封闭层;抗渗粘结层由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制备而成,抗滑耐磨层由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与石英砂混合料以及陶瓷颗粒制备而成,封闭层由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制备而成。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环氧树脂自行车道薄层铺装结构,结构轻薄,施工简便,外观简洁,该薄层铺装结构与自行车混凝土道面板的粘结强度尤为突出,有效提高道面板与铺装层之间的协同作用,拥有优良的抗渗性、抗滑性、耐磨性与耐久性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