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量子点/ZnO/小球藻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7206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18899.1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量子点/ZnO/小球藻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薄膜括元素占比为15~21%的氧化锌纳米晶粒、60~69%的碳化小球藻、4~10%的石墨烯量子点和2~10%铂纳米颗粒;该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碳化小球藻;(2)制备铂纳米颗粒低碳醇溶液;(3)将锌前驱体和石墨烯量子点加入低碳醇中搅拌均匀,再进行超声分散,加入铂纳米颗粒,再超声分散均匀制得混合液;(4)加入碳化小球藻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5)在具有叉指电极的器件基底上旋涂混合溶液,依次进行后置热处理、氧等离子体处理;(6)热处理,即得复合薄膜。该薄膜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对浓度为50ppb的甲醇灵敏度为3.3,对于甲醇具有极佳的选择性。

    一种耐低温锌电池复合电解液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561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557310.4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低温锌电池复合电解液的制备方法,涉及到电解液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方法包括:将乙二醇按一定体积比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耐低温溶剂,将ZnSO4和Li2SO4添加到溶剂中,超声搅拌得到均匀的复合电解液;按负极壳、负极锌片、隔膜、电解液、铜箔集流体、正极壳的顺序组装电池进行封装,并在恒流充放电测试系统测试电池性能。本发明中提供的耐低温锌离子电池复合电解液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材料成本低,制备过程方便快速,且通过阳离子形成电荷屏蔽以及破坏H2O间氢键的形成,有效解决了锌枝晶生长和水系锌电池低温下不能工作的问题,提高锌金属负极的稳定性和循环性,同时显著拓宽电池运行的温度范围,延长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一种NGQD/Fe2O3/石墨烯泡沫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7526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18882.6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GQD/Fe2O3/石墨烯泡沫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薄膜包括石墨烯泡沫基底,石墨烯泡沫基底上负载有氧化铁纳米球,氧化铁纳米球中嵌有氨基化石墨烯量子点,该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石墨烯泡沫基底;(2)在铁前驱体溶液中加入氨基化石墨烯量子点,搅拌制备溶胶溶液;(3)将石墨烯泡沫基底浸泡在溶胶溶液中进行提拉镀膜,取出干燥;(4)后置热蒸法处理;(5)置于惰性气体下热处理;该薄膜能够作为敏感层应用在丁醛气敏传感器中,该薄膜工作温度低,对气体灵敏度高,对丁醛选择性高、可重复性好、稳定性好,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可大规模生产。

    一种三元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0144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19924.7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复合材料,该三元复合材料以三维石墨烯泡沫为基底,其表面负载二氧化钛纳米球;其中,二氧化钛纳米球中点嵌有石墨烯量子点。本发明制备得到的GQD-TiO2-GM复合材料具有三维孔道结构,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助于提高对甲醛气体的响应强度和灵敏度。此外,TiO2纳米晶粒与石墨烯量子点和石墨烯泡沫形成了GQD-TiO2-GM异质(p-n-p)结,能够在降低传感器工作温度和提高气敏性能等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

    一种石墨烯/二硫化钼/硫化镉复合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533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70241.3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二硫化钼/硫化镉复合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氧化石墨烯的制备、采用水热法合成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复合材料、水热法合成石墨烯-二硫化钼-硫化镉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制备所得石墨烯-二硫化钼-硫化镉复合传感材料的传感性能优异,且对低浓度NO2气体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均低于30s。运用水热合成法所得复合传感材料,结构有序,热稳定性强;运用简易方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了有效的还原,并且形成了新型石墨烯/二硫化钼/硫化镉复合异质结,该方法环境友好,操作方便,成本低。因此,该制备方法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具有规模化生产的潜力。

    一种基于有序量子晶氧化钛/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921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62116.3

    申请日:2015-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序量子晶氧化钛/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溶胶溶液的配置;凝胶传感材料的制备;湿度的调控;复合薄膜的制备;本发明量子晶TiO2/聚合物复合材料气体传感器的传感性能优异,对低浓度甲苯气体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均接近10s;本发明制备的高性能传感材料,简化制备工艺,降低了制作成本,传感材料可重复性强,组成传感薄膜的纳米粒子尺寸小,平均晶粒尺寸为2.5nm,材料比表面积大大增加;氧化钛纳米粒子与贵金属氧化物形成优质p-n结,活化晶粒表面的吸附能力,促进表面反应活性,提高灵敏度且缩短响应时间,室温条件工作状态稳定,消除了传统传感器件的能源消耗问题,有效降低了制备和使用成本。

    一种脉冲反向电沉积厚钨涂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0471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713233.0

    申请日:2015-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反向电沉积厚钨涂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熔盐配置;脉冲反向电沉积;超声清洗;本发明在提高电沉积效率的同时未改变钨涂层的表面质量,钨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得到控制,制得的厚钨涂层表面结构紧密,平整性好,无裂纹;采用了脉冲反向技术,与单相脉冲电沉积技术相比,反向电流引起高度不均匀的阳极电流分布会使镀层的凸出部分被强烈溶解而整平,使阴极表面金属离子浓度迅速回升,减小浓差极化,故本发明制备的钨涂层表面更加平整,电沉积效率增加。脉冲反向电沉积10h制得的钨涂层的厚度达到220μm,表面粗糙度为6.673μm;脉冲反向电沉积技术在提高电沉积速率的同时并没有降低涂层的表面质量。

    一种平面气敏传感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370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84530.8

    申请日:2015-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气敏传感元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平面气敏传感元件采用负载CVD石墨烯的气敏传感器件;石墨烯表面沉积一维氧化锌薄膜;一维氧化锌呈笔头状;一维氧化锌的直径为100-200nm,长宽比大于3,笔尖宽度为10-100nm。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气敏传感元件对丙酮气体具有响应快速,灵敏度高,操作温度低,同时对丙酮气体具有较高选择性。

    一种空心纳米球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6089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573330.8

    申请日:2018-06-06

    Abstract: 一种空心纳米球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衬底基材预处理;(b)光刻蚀法对预处理的硅衬底进行加工;(c)正丙醇中清洗、通氮气干燥;(d)选取Ti作为附着层,Au作为检测电极,采用辉光真空镀膜方法对干燥后的样品进行检测电极沉积;(e)通过剥离技术去除步样品表面残余的光刻胶;(f)制备溶胶溶液,对干燥后的样品衬底进行旋涂制膜;(g)对样品先进行后置热蒸水热处理,然后通氮气保护进行焙烧,制备传感材料与器件一体的气体传感器。本发明把握有害气体分子(SO2)检测技术与应用技术创新的平衡点,实现材料制备与器件集成相统一,提升传感器对SO2的特征识别能力以及对响应信号的快速提取和增强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