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取木本植物维管形成层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2685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17532.2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取木本植物维管形成层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方法将含有维管形成层的木本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用激光显微切割方法获取其中的维管形成层。本发明通过石蜡切片和激光显微切割技术的有机结合,成功分离得到木本植物黄梁木的纯的形成层组织。本发明优化了石蜡切片流程,调试LMD参数,建立了黄梁木实生苗维管组织细胞的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体系,获得了高质量的维管形成层。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在木本植物同类组织中应用未见报道,该方法获得的组织器官细胞同质性较高,细胞结构完整,为进一步研究形成层的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一种麻疯树叶柄外植体直接再生不定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83592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310133492.7

    申请日:2013-04-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麻疯树叶柄外植体直接再生不定芽的方法。所述方法改变了传统的麻疯树叶柄外植体再生不定芽的方法,即在诱导不定芽再生的培养基中不添加激素,而是利用高浓度的苯基噻二唑基脲溶液对麻疯树叶柄外植体进行短期浸泡处理,给予外植体细胞短期但高强度的激素刺激,由此促使部分细胞以更高的效率直接再分化形成更多的不定芽。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麻疯树叶柄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效率和质量。此外,本方法外植体无需经过常规的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芽增殖阶段,因此可显著缩短再生培养周期,使麻疯树相关生物技术育种的工作效率得到相应的大幅度的提高。

    一种麻疯树叶柄外植体直接再生不定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8359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33492.7

    申请日:2013-04-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麻疯树叶柄外植体直接再生不定芽的方法。所述方法改变了传统的麻疯树叶柄外植体再生不定芽的方法,即在诱导不定芽再生的培养基中不添加激素,而是利用高浓度的苯基噻二唑基脲溶液对麻疯树叶柄外植体进行短期浸泡处理,给予外植体细胞短期但高强度的激素刺激,由此促使部分细胞以更高的效率直接再分化形成更多的不定芽。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麻疯树叶柄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效率和质量。此外,本方法外植体无需经过常规的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芽增殖阶段,因此可显著缩短再生培养周期,使麻疯树相关生物技术育种的工作效率得到相应的大幅度的提高。

    一种黄梁木SSR分子标记引物组合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0694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787970.X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梁木SSR分子标记引物组合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对不同地区的黄梁木种质资源样品进行分析,得到了可用于黄梁木种质资源来源(种源)鉴定的SSR分子标记。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黄梁木SSR分子标记引物组合,利用所述引物组合不仅可以实现对黄梁木的种源鉴定,亦可将其用于黄梁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等,具有多态性高、重复性好、标记稳定、带型清晰易判读等优点。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黄梁木SSR分子标记检测试剂盒,可将其用于黄梁木的种源鉴定、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评价与系统发育研究等方面,有助于黄梁木的分子辅助育种。

    一种以黄粱木茎段为外植体的高效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4395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810090232.9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黄粱木茎段为外植体的高效再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无菌苗的获得:将种子置于37℃‑40℃恒温摇床上震荡浸泡24‑36h;在无菌超净台上,用75%酒精灭菌30s,无菌水冲洗3次,10%NaClO溶液灭菌12‑15min,无菌水彻底冲洗6次,将种子播种培养;S2:茎段的伸长以及获得;S3:茎段的诱导及伸长;S4:生根培养;S5:炼苗及移栽。本发明的高效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方法,可摆脱外界条件的影响,规模化和工厂化生产出健壮、整齐一致的黄粱木组培幼苗;与已经报道的以下胚轴、带腋芽的茎段、萌芽条作为外植体构建再生体系相比,该方法不仅能满足市场对种苗的需求,并且可以通过转基因研究对黄粱木种质资源进行改良和创新,为黄粱木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一种获取植物木质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801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889237.2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植物木质部的方法。它是将含有木质部的植物组织采用直接液氮速冻后半包埋方式获得冰冻切片,再用激光显微切割方法获取其中的木质部。本发明通过冰冻切片和激光显微切割技术相结合,成功的分离到黄梁木的纯的木质部组织。本发明公开的方法相比于前人的木质部细胞获得方法定位更加精确,细胞同质性较高,为进一步研究木质部的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一种以黄粱木茎段为外植体的高效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43959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90232.9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黄粱木茎段为外植体的高效再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无菌苗的获得:将种子置于37℃‑40℃恒温摇床上震荡浸泡24‑36h;在无菌超净台上,用75%酒精灭菌30s,无菌水冲洗3次,10%NaClO溶液灭菌12‑15min,无菌水彻底冲洗6次,将种子播种培养;S2:茎段的伸长以及获得;S3:茎段的诱导及伸长;S4:生根培养;S5:炼苗及移栽。本发明的高效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方法,可摆脱外界条件的影响,规模化和工厂化生产出健壮、整齐一致的黄粱木组培幼苗;与已经报道的以下胚轴、带腋芽的茎段、萌芽条作为外植体构建再生体系相比,该方法不仅能满足市场对种苗的需求,并且可以通过转基因研究对黄粱木种质资源进行改良和创新,为黄粱木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