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54466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48780.5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芍药属油用植物油脂中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采用HPLC‑Q‑TOF‑MS技术,通过自建酚类化合物数据库结合MassHunter QTOF/MS数据采集与定性软件对牡丹籽油和芍药籽油提取物中的酚类物质进行初步检索,检索到的化合物进一步进行二级质谱分析,根据碎片离子信息结合文献资料判断化合物的组成,然后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特征选择合适的标品对得到的酚类物质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准确、快速的得到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芍药属油用植物油脂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15421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38143.5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共轭亚油酸的茶叶籽油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叶籽粉制备:茶叶籽去壳,粉碎过筛,烘干至恒重,得到茶叶籽粉;(2)水酶法提取:按照料液重量/体积比为1:2-1:10,称取茶叶籽粉,在此茶叶籽粉中先加入部分水,加热5-15分钟以消灭茶叶籽粉自身酶活性,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已配置好的果胶酶与亚油酸异构酶的复合制剂及剩余的水,得到茶叶籽粉混合液,搅拌均匀,在30-60℃、搅拌条件下酶解1.5-5h,然后依次进行二次灭酶、离心、分离后得到油样。本发明结合水酶法提油工艺对亚油酸进行同步异构化,首次在提油过程中开发含有共轭亚油酸的茶叶籽油,进一步提高了茶叶籽油营养价值,为水酶法技术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12574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27311.8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贵州周以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36/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茶叶籽油提取结合型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是将茶叶籽油和正已烷混合均匀后加入甲醇溶液并震荡,静置分层后分离甲醇层以提取游离型酚类化合物,然后将余下的混合液蒸发至只剩茶叶籽油,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降解,分离出油相后与正已烷和甲醇溶液按配比混合均匀,静置分层后提取甲醇层并蒸发至干以得到所述结合型酚类化合物。本发明的方法条件温和,提取得率高,对后续茶叶籽油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352554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35669.9
申请日:2013-09-2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贵州周以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酶法提取的茶叶籽毛油的精炼工艺,取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毛油,置于容器中,加入茶叶籽毛油1-1.5倍体积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21%的食盐水,于50-70℃、中等转速条件下搅拌水洗1.5-2.0h,水洗结束后,离心,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后即得精炼茶叶籽油。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精炼工艺,通过水洗法对水酶法提取后的茶叶籽毛油进行精炼,具有精炼流程少、无需引入化学试剂、低温操作、能耗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61217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000893.6
申请日:2011-01-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将茶叶籽晾干、脱壳、去衣、粉碎后,在pH自然条件下、料液比在1∶3-1∶5之间、酶用量为40U-600U、提取温度为40-60℃、提取时间为1-5h的条件下酶解,然后进行离心分层,在所得的离心液中加入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旋转蒸发得到油样。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方法设备操作温度低,能耗低;提取的油纯度高,磷脂含量、酸值及过氧化值低,色泽浅;废水中BOD与COD值低,易于处理,污染少。油脂得率可达23.1%。
-
公开(公告)号:CN102061217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110000893.6
申请日:2011-01-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将茶叶籽晾干、脱壳、去衣、粉碎后,在pH自然条件下、料液比在1∶3-1∶5之间、酶用量为40U-600U、提取温度为40-60℃、提取时间为1-5h的条件下酶解,然后进行离心分层,在所得的离心液中加入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旋转蒸发得到油样。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方法设备操作温度低,能耗低;提取的油纯度高,磷脂含量、酸值及过氧化值低,色泽浅;废水中BOD与COD值低,易于处理,污染少。油脂得率可达23.1%。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99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1145474.4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籽油皂苷类化合物结构推测方法,包括按照皂苷元骨架结构差异分成三种不同类型;总结油茶籽油不同类型皂苷类化合物在质谱中的裂解特征;对油茶籽油样品进行皂苷类化合物提取和检测基础上,结合裂解特征,根据皂苷元骨架结构、m/z差值以及现有茶皂苷的官能团位点,推测未知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快速、准确,是一种系统的质谱解析方法,可为油茶籽油茶皂苷类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提供理论指导,为油茶籽油的进一步深入分析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8143836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0048533.5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低共熔溶剂提取茶叶籽油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将茶叶籽油与正已烷混合后加入DES溶剂混合均匀,于20~70℃水浴下涡旋振荡并离心后得到游离型酚类化合物DES提取液;剩余产物碱解,离心分离出水相,剩余油相中加入DES溶剂,离心后DES层与水相合并得结合型酚类化合物提取液。本发明采用低共熔溶剂实现对茶叶籽油的游离型酚类化合物和结合型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提取得率高,反应条件温和,适于实际应用,对后续茶叶籽油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99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45474.4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籽油皂苷类化合物分类及结构推测方法,包括按照皂苷元骨架结构差异分成三种不同类型;总结油茶籽油不同类型皂苷类化合物在质谱中的裂解特征;对油茶籽油样品进行皂苷类化合物提取和检测基础上,结合裂解特征,根据皂苷元骨架结构、m/z差值以及现有茶皂苷的官能团位点,推测未知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分类方法快速、准确,是一种系统的质谱解析方法,可为油茶籽油茶皂苷类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提供理论指导,为油茶籽油的进一步深入分析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638124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741152.6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皂素手工皂,包括茶皂素浓缩液、茶叶籽油、氢氧化钠以及去离子水,其中茶皂素浓缩液是以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后的废液为原料制得,其浓度为50%~55%,本发明还公开了茶皂素的提取以及茶皂素手工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天然无刺激、抑菌清洁效果好,温和不伤皮肤,洗护效果好且对人体及环境无害,且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性强,绿色环保,适于大规模的生产,应用前景广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