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1035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0237120.6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16C20/70 , G16C20/10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模拟方法及装置,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模拟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首先建立锂离子电池正常生热预测模型和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生热预测模型,再基于原边副边的无线能量传输原理设置用于模拟锂离子电池的模拟单体,然后利用建立生热模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生热估计,再利用生热估计计算所述生热功率,利用锂离子电池生热功率计算生热电流,将计算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生热电流作为副边电流需求值来计算原边相应参数的期望值,进而对所述原边相应参数进行调节实现生热元件模拟生热,再通过获取的模拟单体表面或内部的温度分布判定热失控蔓延以完成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模拟验证,从而评估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实现锂离子电池模组热失控管控实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011035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237120.6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模拟方法及装置,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模拟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首先建立锂离子电池正常生热预测模型和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生热预测模型,再基于原边副边的无线能量传输原理设置用于模拟锂离子电池的模拟单体,然后利用建立生热模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生热估计,再利用生热估计计算所述生热功率,利用锂离子电池生热功率计算生热电流,将计算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生热电流作为副边电流需求值来计算原边相应参数的期望值,进而对所述原边相应参数进行调节实现生热元件模拟生热,再通过获取的模拟单体表面或内部的温度分布判定热失控蔓延以完成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模拟验证,从而评估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实现锂离子电池模组热失控管控实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0948424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01022.9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0L5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以及其电池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板、若干子板以及若干电池单体,主板获取某时间段内各子板在同一路网络中发送的对应的报文数量和重发率进而计算得到CAN总线在该时间段内的总线负载率;主板还获取该时间段内各子板对应电池单体的温度信息和电压信息,主板/子板根据子板在某时间段内平均温度的方差和平均电压的方差分别经排序算法所得的评分参数计算得到子板的得分,进而得到子板的优先级;主板判断总线负载率是否处于预期范围,并在超出预期范围时结合各子板的优先级动态调整各子板发送报文的频率。该电池管理系统能够依据数据权重来降低总线负载率,实现了各子板报文信息传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而提高了电动汽车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16621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20061.9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7C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加密的汽车钥匙通讯方法,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包括:在钥匙端安装定时芯片,将钥匙端作为发送端,车载端作为接收端,执行如下步骤:步骤1,按下钥匙按钮时,发送经调制后加密的序列号、发送时钟、特征码及功能码;步骤2,接收端在收到发射信号后,进行解密处理;然后接收端判断发送时钟与接收端的本地时钟的差值是否小于设置的容忍误差;步骤3,接收端进一步将解密得到的序列号与特征码与本地存储的序列号与特征码进行相应比对判断。本发明采用时间代替同步码进行加密,提高破解难度的同时能阻止外部信号的重放攻击,提高汽车防盗性能,同时,采用不断更新车载端的容忍误差,解决时钟信号产生差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8210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367159.X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辅助供能系统,包括汽车本身原有的一些部件,还包括增设气动发电机、增设整流器,增设气动发电机与减压阀依次设置于高压氢气瓶组和燃料电池之间的气流通路上,增设整流器连接于增设气动发电机与锂电池之间,增设气动发电机接收高压氢气瓶组内高压氢气泄压能量的驱动进而发电产生电能同时经过增设气动发电机的氢气经减压阀后进入燃料电池,增设整流器接收增设气动发电机的电能进行整流后对锂电池充电实现辅助供能,锂电池通过DC/DC变换器为车载辅助电池补充电能,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汽车能量浪费大、整车能量利用率低以及部分工况下锂电池自身能量不足、缺少能量补充等问题,提高了整体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8424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1201022.9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0L5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以及其电池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板、若干子板以及若干电池单体,主板获取某时间段内各子板在同一路网络中发送的对应的报文数量和重发率进而计算得到CAN总线在该时间段内的总线负载率;主板还获取该时间段内各子板对应电池单体的温度信息和电压信息,主板/子板根据子板在某时间段内平均温度的方差和平均电压的方差分别经排序算法所得的评分参数计算得到子板的得分,进而得到子板的优先级;主板判断总线负载率是否处于预期范围,并在超出预期范围时结合各子板的优先级动态调整各子板发送报文的频率。该电池管理系统能够依据数据权重来降低总线负载率,实现了各子板报文信息传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而提高了电动汽车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51182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0434218.6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615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低温加热装置,包括锂离子电池、电机控制器本身的两组功率器件以及电动机本身的两个绕组电感,还包括在电机控制器的功率器件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之间设置的加热控制电路,所述锂离子电池、电机控制器的两组功率器件、电动机的两个绕组电感和所述加热控制电路依次连接组成回路,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容性元件、增设功率器件和开关器件,所述容性元件和所述增设功率器件串联连接后再并联连接所述开关器件;通过开关器件以及增设功率器件各自的开启与关闭,使得容性元件与绕组电感形成L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交变电流,根据焦耳定律在电池内部产生热量,进而使电池内部加热。本发明装置能够快速高效加热,且速率均匀、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847513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0433686.1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57 , B60L58/27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低温加热控制方法,首先选取容性元件,然后将容性元件和一增设功率器件串联连接后再并联连接一开关器件形成加热控制电路,再将加热控制电路与锂离子电池、电机控制器本身的两组功率器件及电动机本身的两相绕组电感依次连接组成回路,然后通过开关器件以及增设功率器件各自的开启与关闭控制容性元件的充放电及两相绕组电感的磁能存储与释放,使得容性元件与绕组电感形成L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交变电流,再基于焦耳定律在锂离子电池内部产生热量,并且可以重复操作加热过程,实现连续振荡,不断产热,直至锂离子电池加热到目标温度。该方法只需在电动汽车固有结构的基础上添加简单的元件即可实现,加热效果好、热效率高且使用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14833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237424.2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9B2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故障模拟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先建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测模型,利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测模型进行生热估计,再基于原边副边的无线能量传输原理设置锂离子电池的模拟单体,计算模拟单体相应参数的期望值,再对原边相应参数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模拟单体对对应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发热故障的精确模拟,对模拟单体进行采样获得温度场分布并返回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测模型再次进行生热计算进而再次调节原边相应参数,循环上述步骤以完成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故障模拟。本发明利用原边副边的无线能量原理来构建锂离子电池的模拟单体进行实验,模拟锂离子电池模组内某单体充电过程发生热失控,并非采用真实的锂离子电池单体及模组,故能够重复利用并且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4751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433686.1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57 , B60L11/18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低温加热控制方法,首先选取容性元件,然后将容性元件和一增设功率器件串联连接后再并联连接一开关器件形成加热控制电路,再将加热控制电路与锂离子电池、电机控制器本身的两组功率器件及电动机本身的两相绕组电感依次连接组成回路,然后通过开关器件以及增设功率器件各自的开启与关闭控制容性元件的充放电及两相绕组电感的磁能存储与释放,使得容性元件与绕组电感形成L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交变电流,再基于焦耳定律在锂离子电池内部产生热量,并且可以重复操作加热过程,实现连续振荡,不断产热,直至锂离子电池加热到目标温度。该方法只需在电动汽车固有结构的基础上添加简单的元件即可实现,加热效果好、热效率高且使用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