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37592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10544258.2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3K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周期脉冲周期稳定性监测方法,包括,步骤S1,将输入的待监测的周期为T、误差为σ的定周期脉冲信号接入到微控制器的计数器输入端口中,计数器对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步骤S2,通过在微控制器的顺序多任务中循环查询计数器的变化状态来实现对定周期脉冲信号周期稳定性的监测。本发明所述方法无需同步信号的电路,简化了外围监测电路的设计,提高了监测功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0248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358368.9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4L12/40 , H04L12/403 , G06F13/42 , H04L12/26 ,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553B总线网络及串行总线网络的跨网状态可靠切换方法,具体为:(1)、1553B总线网络中的Smaster向Sslave发送状态切换命令消息;(2)、Sslave对状态切换命令消息进行解析,得到需要进行状态切换的所有站点;(3)、Sslave向除网络站点Sslave之外串行总线网络中的需要进行状态切换的站点Ui转发切换命令消息,查询状态切换好回复消息;(4)、Sslave根据各站点切换状态和自身状态切换好消息,形成跨网状态切换回复消息发送给Smaster;(5)、Smaster根据跨网状态切换回复消息,判断所有需要切换的站点的状态是否与所发出的状态切换命令相对应,从而判断要求切换的各站点是否均完成状态切换。本发明实现了1553B中任意站点对混合网络中的其他站点的状态控制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8949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1761.5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2/40202 , H04L41/06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控制器主从式网络总线控制器在线切换方法,总线当前控制器Ctrlorcurrent向从属站点Ctrlorcandidate发送控制器切换请求消息;Ctrlorcandidate向Ctrlorcurrent回复控制器切换请求应答消息,等待tdelay1后,将自身切换为总线控制器;Ctrlorcurrent收到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之后,将自己切换为从属站点;Ctrlorcandidate给已切换为从属站点的Ctrlorcurrent发送切换好消息,并等待tdelay2后,读取Ctrlorcurrent回复消息,若回复标志有效,则切换成功,否则,Ctrlorcandidate重新将自己切为从属站点;Ctrlorcurrent在预设的Tswitch时间内收到Ctrlorcandidate发来的总线控制器切换好消息,则置位回复标志后等待总线控制器来取,未收到,则重新将自己切换为总线控制器,记录切换次数加1,重复切换过程;直到重复N次仍不能成功,则报警总线故障,结束切换过程。本发明简单易行、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158607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44073.1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非独立多通道模拟量实时监测方法,包括,步骤S1,对采集的模拟量进行分组,分成多个采集组;步骤S2,对单个采集组中分组后的模拟量进行排序;步骤S3,打开一个采集组的组内模拟量采集通道,同时打开模拟量采集通道的建立标志,并开始计时;步骤S4,查询模拟量采集通道的建立时间是否达到指定时长,若未达到指定时长,则退出,若已经达到指定时长则开始模拟量测试;模拟量测试完毕后,关闭采样通道,并开启下一个采集组内模拟量的采集通道;重复步骤S4直至所有采集组的模拟量测试完毕。本发明解决了采样效率与采样精度的矛盾,可以在保证监测精度的基础上,大幅度的提高被监测的模拟量的采样效率,从而提高了被监测量的采样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0854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125570.8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6/2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征兆的专家系统的故障推理方法,将命题逻辑表达式按照命题逻辑生成二元规则集合;二元规则为一个产生式,由一个或两个触发输入,进行逻辑运算,输出作为另一个二元规则触发输入的中间状态或者该规则的结论;根据数据征兆表,匹配获得系统状态数据的征兆,每个征兆代表该数据的一种状态;将状态数据的征兆与二元规则进行匹配,当满足某一二元规则时,按照该二元规则生成中间状态或表征故障的结论;本发明定义了新的基于征兆模式的专家系统知识的表示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推理机规则模式匹配方法。相比现有的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制,本发使用位图表示推理机内部状态,并采取模式‑规则逆向索引的匹配方法,推理机制更加简单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713504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710256778.2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面向离散数据流的可靠异步通信方法,主要涉及数据结构化,信源发送,信宿接收及信宿数据解析技术。其主要针对瞬时性通信速度大于处理速度,采取临时缓冲队列存储,然后信宿从缓冲队列中依次读取每一帧数据,并对数据帧完整性、结构、内容的正确性进行检查以确保通信数据正常接收。所述方法不涉及层次化协议栈,实现较简单,且可以较好地剔除接收到噪声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183688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510544361.7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串口网络的IO数字量监测端口扩展方法,包括,S1、将带FPGA监测逻辑的监测板卡挂接到由一块带微控制器的板卡控制的串口网络上;S2、由分布在监测板卡上的FPGA监测逻辑对I/O型数字量进行监测,并将FPGA监测逻辑对I/O型数字量的监测结果通过串口网络传给微控制器;S3、由微控制器完成对I/O型数字量监测结果信息的整理校正,提供监测报告。本发明所述方法将扩展的I/O型数字量端口在其他板卡上实现,通过串口总线将测试信息传回到微处理器板卡上,这样在微处理器板卡上无需实现监测I/O型数字量相关功能的电路,从而可以使微处理器板卡更好地完成其他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5860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544073.1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非独立多通道模拟量实时监测方法,包括,步骤S1,对采集的模拟量进行分组,分成多个采集组;步骤S2,对单个采集组中分组后的模拟量进行排序;步骤S3,打开一个采集组的组内模拟量采集通道,同时打开模拟量采集通道的建立标志,并开始计时;步骤S4,查询模拟量采集通道的建立时间是否达到指定时长,若未达到指定时长,则退出,若已经达到指定时长则开始模拟量测试;模拟量测试完毕后,关闭采样通道,并开启下一个采集组内模拟量的采集通道;重复步骤S4直至所有采集组的模拟量测试完毕。本发明解决了采样效率与采样精度的矛盾,可以在保证监测精度的基础上,大幅度的提高被监测的模拟量的采样效率,从而提高了被监测量的采样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9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99257.7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Inventor: 曹芳芳 , 王乐其 , 丁派克 , 庞贺 , 孙运乾 , 刘剑 , 刘力军 , 陈辛 , 陶然 , 黄云涛 , 张文轩 , 王琦 , 仲宇 , 项宗友 , 李宇明 , 杨威 , 韩翔宇 , 周饴然
IPC: G06Q10/1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航天设备数据分析系统,其包括:判读模型库,用于存储判读规则;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判读请求获取航天设备的试验数据;流程判读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判读请求从判读模型库中获取所述判读请求对应的判读规则;判读流程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读请求对应的判读规则利用获取的试验数据执行判读任务,获得判读结果;判读报告模块,用于根据判读结果生成判读报告。本申请能够对航天设备在全生命周期产生的海量试验数据进行诊断分析,实现基于数据的自动判读和诊断分析。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航天设备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8514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01216.3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Inventor: 曹芳芳 , 崔宇 , 李妍妍 , 丁派克 , 王乐其 , 刘剑 , 康宁 , 任慧敏 , 仲宇 , 邹茜微 , 童心 , 李娜 , 曹雪君 , 李兰兰 , 束韶光 , 石佳 , 韩翔宇
IPC: G06F16/26 , G06F16/25 , G06F16/2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装备的大数据可视化设计方法,属于数据处理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优化前端Vue框架;建立多并发任务处理机制;进行内存优化,完成大数据可视化设计。本发明实现了对装备系统在全寿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海量试验数据的稳定访问和可视化分析,有效提升了大数据前端软件的可视化效果和人机交互能力,为装备试验数据的智能分析提供高效、稳定、安装的数据访问平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