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2790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01770.1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B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满足新型可靠性、合格率高的设计难题,保证结构尺寸的一种小型化高可靠一体式三冗余角位移传感器;包括刷轴组件(1)、上盖板(2)、下盖板(3)、上电阻环组件(4)及下电阻环组件(5),下电阻环组件(5)设于下盖板(3)上,上电阻环组件(4)设于下电阻环组件(5)上,上盖板(2)设于上电阻环组件(4)上端,刷轴组件(1)穿过上盖板(2)和下盖板(3),分别通过轴承与上盖板(2)和下盖板(3)相固定;长螺钉穿过上盖板(2)、下盖板(3)、上电阻环组件(4)及下电阻环组件(5)进行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596406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530182.9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直线式位移测量装置,具体公开一种多工位多自由度高精度微定位直线位移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准载体,固定在基准载体上的测量夹持结构、固定在基准载体上的测量驱动结构、位于基准载体上且在测量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可以相对于基准载体移动的多自由度调节装置,测量夹持结构、多自由度调节装置、测量驱动结构位于一条直线上;多自由度调节装置的移动方向为沿所述直线方向。该装置缩短测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了购买设备数量和经济成本;多自由度调节结构操作方便,执行灵活,体积小,稳定性高;高精度的滚珠丝杠作为连接装置,有效的减小系统的配合误差,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659805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8001794.5
申请日:2012-06-14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低温位移传感器,包括铁芯组件(1)、线圈组件(2)、端盖(3)、壳体(4)、屏蔽套(5)、胶垫(6)、法兰盘(7)、衬套(8)、减磨槽(9);其中,法兰盘(7)为扁型圆柱状结构,其外端面引出线处设有扇形的卡槽(16),卡槽(16)上设有单向卡箍(17);铁芯组件(1)为杆状结构,是位移输入装置,包括铁芯(10)和拉杆(11),铁芯(10)和拉杆(11)的左端穿过端盖(3)同轴设置与线圈组件(2)中;在壳体(4)的远离法兰盘(7)端设有减磨槽(9),减磨槽(9)上安装有减磨环。本发明实现了与整机紧密接合,有效地节省了安装空间,能满足在低温环境下长期工作及贮存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54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370496.2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注塑成型电阻环的角位移传感器,属于测量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轴承、限位销、电阻组件、刷轴组件、电刷组件和上盖;限位销有两处,电阻组件有三套,同轴串联设置,电阻组件包括合成电阻膜、导电条、电阻环和铆钉;铆钉镶嵌固定在电阻环上;刷轴组件包括传动轴、下连接套、上连接套和三套电刷组件;传动轴与上盖铰接,与舵轴同轴固定;三套电刷组件分别设置在电阻组件靠近上盖的一侧;下连接套和上连接套分别与传动轴同轴固定;电刷组件包括集电环和两套电刷,第一电阻组件、第二电阻组件、第三电阻组件和上盖依次串联后固定在底座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角位移传感器线性精度和电气可靠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62790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410601770.1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B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满足新型可靠性、合格率高的设计难题,保证结构尺寸的一种小型化高可靠一体式三冗余角位移传感器;包括刷轴组件(1)、上盖板(2)、下盖板(3)、上电阻环组件(4)及下电阻环组件(5),下电阻环组件(5)设于下盖板(3)上,上电阻环组件(4)设于下电阻环组件(5)上,上盖板(2)设于上电阻环组件(4)上端,刷轴组件(1)穿过上盖板(2)和下盖板(3),分别通过轴承与上盖板(2)和下盖板(3)相固定;长螺钉穿过上盖板(2)、下盖板(3)、上电阻环组件(4)及下电阻环组件(5)进行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279943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310292002.8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旋转位移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串并联三冗余角位移传感器,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体积小,重量轻要求的串并联三冗余角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阻环组件(4)、电刷组件、轴组件(1)、上盖板(2)、和下盖板(3)组成;电阻环组件(4)安装在下盖板(3)上,轴组件(1)穿过电阻环组件(4),轴组件(1)的下部穿出下盖板(3),上盖板(2)安装在电阻环组件(4)上。本发明采用两环设计,其中电阻环Ⅰ为单路,电阻环Ⅱ为双冗余设计,将电阻环进行重叠,从结构上组成了串并联相结合的方式。位移传感器结构紧凑,重量轻,满足了伺服机构小型化要求,节省安装空间,减少伺服机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05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01777.3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D3/0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伺服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高精度霍尔编码器;提供一种来测量电动伺服系统的配套使用,要求霍尔编码器能够在-40~150度环境温度范围内工作,霍尔编码器的输出实现360度内12位绝对精度输出的耐高温高精度的霍尔编码器;包括壳体、金属轴、尼龙轴、轴承、双极性磁铁、隔热层、霍尔芯片、及上盖;其中,金属轴设于壳体底部中心位置,尼龙轴设于金属轴上,尼龙轴外侧和壳体之间设有轴承,尼龙轴上端设有双极性磁铁,壳体上部设有上盖,壳体和上盖所组成的内部腔体内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扣在尼龙轴和双极性磁铁的外侧,隔热层的上端内侧设有霍尔芯片。
-
公开(公告)号:CN104279944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92117.7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旋转位移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多冗余线位移传感器,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体积小,重量轻要求的分体式、多冗余线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组电阻组件和两组电刷组件;其中,电阻组件包括上电阻组件(2)和下电阻组件(5)组成,上电阻组件(2)和下电阻组件(5)均分别由骨架、电阻体(6)和导电条(7)组成,它们安装在滚控作动器壳体上下两侧中间部位。本发明采用了分体式设计,解决了型号伺服系统滚控伺服作动器齿条位移测量及反馈需要,多冗余的设计,满足了型号高可靠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279943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92002.8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旋转位移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串并联三冗余角位移传感器,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体积小,重量轻要求的串并联三冗余角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阻环组件(4)、电刷组件、轴组件(1)、上盖板(2)、和下盖板(3)组成;电阻环组件(4)安装在下盖板(3)上,轴组件(1)穿过电阻环组件(4),轴组件(1)的下部穿出下盖板(3),上盖板(2)安装在电阻环组件(4)上。本发明采用两环设计,其中电阻环Ⅰ为单路,电阻环Ⅱ为双冗余设计,将电阻环进行重叠,从结构上组成了串并联相结合的方式。位移传感器结构紧凑,重量轻,满足了伺服机构小型化要求,节省安装空间,减少伺服机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870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30756.4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低温工况的齿轮编码器,属于测量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撑板、齿轮组、电路板、永磁铁和壳体;壳体与底座同轴设置,支撑板设置在壳体和底座之间构成的空腔内,与底座平行设置,齿轮组安装在支撑板和底座之间;电路板与支撑板采用集成结构;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和多个从动齿轮,齿轮表面均通过阳极氧化,至少一个传动齿轮的端部同轴安装有永磁铁;永磁铁为环形结构,嵌入安装在从动齿轮端面,随从动齿轮同步转动,电路板上设置有磁编码器芯片,磁编码器芯片与永磁铁正对设置;主动齿轮设置在底座的中心位置,与外部驱动设备传动配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编码器在低温工况下检测精度低、传动精度下降快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