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834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83652.6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遥感任务的高轨SAR卫星任务轨道设计方法:(1)、获取SAR卫星最大推进剂携带量约束;(2)、确定SAR卫星载荷的最大可视范围能力;(3)、确定高轨SAR卫星各个轨道参数的取值范围;(4)、按照各自预设的间隔步长,遍历高轨SAR卫星每一个轨道参数,得到N条轨道,计算每条轨道的卫星载荷实际覆盖区域和对遥感观测目标的重访时间;(5)、对满足高轨遥感任务覆盖区域、对遥感观测目标重访时间要求的轨道,进行全寿命周期内的推进剂分析,提取满足SAR卫星最大推进剂携带量约束的轨道作为最终的高轨SAR卫星任务轨道。本发明使高轨SAR卫星既能够符合SAR载荷的成像特点又能满足遥感任务的需求,并能满足工程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0889702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0384319.7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9/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上自主的非合作机动目标跟踪保持变轨方法,利用经典的C‑W方程作为相对运动模型,将追踪航天器和空间非合作机动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进行线性化处理,简化计算量,在星上硬件设备能力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星上自主计算。同时在跟踪保持变轨策略设计时充分考虑追踪航天器的能力约束,引入追踪航天器推力器的最大点火时间约束、两次点火间的最短时间间隔约束,实现追踪航天器在工程约束下的对空间非合作机动目标跟踪保持变轨策略的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61393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19405.2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相对导航信息的J2摄动下最优连续推力控制方法,涉及航天轨道控制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J2摄动下运行于椭圆轨道的两航天器交会问题,在目标航天器信息未知,追踪航天器仅采用相对导航信息的情况下,提供一种计算快速、可在轨使用的连续推力最优轨道控制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优化的初始猜测值,考虑了地球J2摄动对两星接近过程的影响,且适用于椭圆轨道下的连续推力轨道交会问题。本发明方法面向轨道交会领域,可以仅利用追踪航天器与目标航天器的相对运动信息,实现追踪航天器对目标航天器的自主轨道交会而不需要地面提供支持,因此具有极强的在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58203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19173.0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相对导航信息的J2摄动下最优队形重构方法,属于航天轨道控制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考虑J2摄动的编队飞行航天器的队形重构问题,在主航天器信息未知,跟随的从航天器仅采用相对导航信息的情况下,提供一种无需初始猜测值、计算快速、适合星上使用的连续推力最优队形重构控制策略。使用该方法的编队飞行航天器,无需地面引导信息便能自主完成编队的队形重构。本发明未对相对运动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同时考虑了地球J2摄动对编队重构的影响,适用于椭圆轨道下的连续推力队形重构问题。本发明可以仅利用从航天器与主航天器的相对运动信息,实现编队飞行的队形重构,且重构过程不需要地面支持,因此具有极强的在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570316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917107.1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基于推进剂预算的低轨椭圆轨道卫星成功入轨判定方法,通过得到远地点、近地点、偏心率、倾角调整量与推进剂消耗量的关系,利用卫星变轨所能提供的总推进剂消耗量得到包含远地点、近地点、偏心率、倾角调整量的入轨成功判断公式;根据各方约束确定卫星允许提供的初始变轨推进剂量,在星箭分离后确定卫星的远地点、近地点、偏心率、倾角的偏差量,利用判断公式对卫星是否能成功入轨进行判断。本发明方法采用轨道机动理论及公式,所得到的解析计算公式,准确合理、简洁高效,易于操作、特别适合运载发射成功与否快速判断;在运载发射中出现问题之后为卫星实施抢救措施提供依据及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6570315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917036.5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基于推进剂预算的低轨近圆轨道卫星成功入轨判定方法,通过得到半长轴调整量、偏心率调整量、倾角调整量与推进剂消耗量的关系,利用卫星变轨所能提供的总推进剂消耗量得到包含半长轴调整量、偏心率调整量与倾角调整量的入轨成功判断公式;根据各方约束确定卫星允许提供的初始变轨推进剂量,在星箭分离后确定卫星的半长轴、偏心率、倾角的偏差量,利用判断公式对卫星是否能成功入轨进行判断。本发明方法采用轨道机动理论及公式,所得到的解析计算公式,准确合理、简洁高效,易于操作、特别适合运载发射成功与否快速判断;在运载发射中出现问题之后为卫星实施抢救措施提供依据及指导;还可推广到直接入轨的中高轨近圆轨道卫星。
-
公开(公告)号:CN10895749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17623.7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观测量频谱分析与最优估计的伴飞目标相对导航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视线角观测量,确定目标相对运动轨道;从视线角偏置线性回归模型系数数据库中提取得到与所述确定的目标相对运动轨道相匹配的目标视线角偏置线性回归系数;对于观测时间段内目标视线角观测值,利用最优估计方法确定目标实际观测视线角偏置;将目标视线角偏置线性回归系数和目标实际观测视线角偏置带入视线角偏置回归模型,求解得到目标平纬度幅角,以完成伴飞轨道改进。本发明在传统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根据观测量的频谱特性,利用最优估计方法实现对平纬度幅角的实时修正,解决了伴飞目标仅测角相对导航平纬度幅角确定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3125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417635.X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对导航可观测度优化的脉冲机动自主规划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轨道机动前后目标视线角变化与视线距离精度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可观测度优化模型;根据约束条件和给定可观测度优化目标时刻,以脉冲机动大小和方向作为优化变量,对可观测度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得到最优脉冲机动矢量,并解算得到当前相对导航结果;判定所述当前相对导航结果是否满足可观测性优化判定条件;若判定当前相对导航结果满足可观测性优化判定条件,则返回重新进行轨道机动规划。本发明实现了仅测角相对导航系统可观测度的自主增强,满足了空间态势感知与自主交会等任务的应用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8519109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359564.2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非合作目标相对导航在轨演示安装参数确定方法,用于在轨演示验证中以星载目标为观测对象,根据观测相机参数和对非合作目标的感知测量与相对导航的观测要求,设计星载目标的安装方位、分离脉冲以及观测相机安装方位,形成可以满足在轨演示验证任务要求的星载目标相对于观测卫星的相对运行轨道。该方法不仅得到观测时间的最优解,又能保证相对导航任务的可观测度、观测卫星和星载目标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25648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495677.1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10
Abstract: 一种相对导航卫星伴飞机动窗口计算方法,首先根据主星和伴星的位置和速度参数,计算给定主星点火时刻和轨道转移时间情况下的变轨速度增量和与伴星交会时的相对速度;其次,给定主星点火时刻范围和轨道转移时间范围,以点火时刻为横坐标、轨道转移时间为纵坐标,获取主星加速的速度增量和交会时相对伴星的速度等高线图;最后,根据速度等高线图,得到满足主星变轨速度增量约束的点火时刻和轨道转移时间。此外,根据速度等高线图,还可得到主星变轨速度增量最优和轨道转移时间最优的机动窗口。该发明还可对给定的点火时刻和轨道转移时间,得到主星点火的方向和速度增量需求,以及交会时相对伴星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