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3360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0086352.1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轨遥感卫星的精密测距系统,包括测距应答机、测控固放、测距自校设备、双工器和测控天线;所述测距自校设备接收双工器发送的上行射频信号以及测控固放发送的下行射频信号,下行射频信号一路经双工器发送给地面测控站,另一路与上行射频信号进行合路后,发送给测距应答机;测距应答机接收合路后的信号,并生成包含卫星本身距离零值的下行信号,经测控固放进行放大后发送给测距自校设备。本发明优化了测距应答机软件设计,考虑到了卫星本身距离零值,可以将系统测距值控制在5cm以内。本发明在重量、功耗不增加的前提下,实现了星地精密测距功能和系统测距自校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系统测距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704424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0864405.3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基于被动推扫成像模式下距离与所需时间的精确计算方法,涉及遥感卫星成像领域;为了提高卫星对地观测效率,合理、有效的编排卫星对地观测任务,如何精确计算被动推扫一定长度条带所需工作时间,在卫星任务规划中极为重要。针对这一技术难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卫星被动推扫成像一定长度条带所需时间的精确计算方法,首先计算出地面成像点在地固系中当地水平面内的速度,然后再利用牛顿迭代法对推扫时间的非线性方程进行数值求解。本方法已应用于某在研遥感卫星对地成像仿真规划软件中,为被动条带推扫时间的计算以及卫星工作效能的提升提供了技术保证,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775795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0829212.4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张立新 , 刘国青 , 白刚 , 阮剑华 , 李竞蔚 , 赵华 , 余快 , 赵煜 , 李果 , 杨文涛 , 王成伦 , 张胜 , 杨国巍 , 沈中 , 刘凤晶 , 李响 , 王丽俐
Abstract: 一种高轨光学遥感卫星结构,包括承力筒(1)、燃料箱(2)、氧箱(3)、卫星平台(8)、太阳翼(11)、载荷适配结构(14)、相机(15)等;氧箱(3)安装在承力筒(1)内;各燃料箱(2)分别通过位于燃料箱(2)两端的燃料箱支架(4)和燃料箱顶部拉板(5)安装在承力筒(1)两侧;承力筒(1)、燃料箱(2)、氧箱(3)、燃料箱支架(4)、燃料箱顶部拉板(5)安装在卫星平台(8)内;相机(15)通过载荷适配结构(14)安装在卫星平台(8)顶部;太阳翼(11)分别安装在卫星平台(8)两侧。本发明实现了卫星整体质心降低、载荷安装面环境条件改善,同时满足燃料箱、氧箱等控制推进设备安装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505799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0843371.X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3B1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点式受力的载荷支撑结构,包括壳体、相机配装组件、遮光罩配装组件、卫星平台配装组件和加固组件;壳体为圆筒,壳体上分别设有法兰、凸缘和加固组件,法兰上分别设有相机配装组件和遮光罩配装组件,凸缘上设有卫星平台配装组件。本发明通过壳体、相机配装组件、遮光罩配装组件、卫星平台配装组件和加固组件的配合,提升了局部承载能力,弥补了传统载荷支撑结构局部承载能力较低的缺陷;通过设计相机配装组件、遮光罩配装组件、卫星平台配装组件和加固组件的构型,并采用粘接和螺接相互配合的安装方式,达到了将局部应力快速分散至壳体整体并传递至卫星平台,解决了传统载荷支撑结构局部受力快速分散成均布点受力较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0891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116698.1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静轨遥感卫星数传天线高精度实时对地指向控制方法,涉及高轨遥感卫星系统设计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计算地面站T点在地固坐标系中的精确位置;步骤(二)、计算t时刻,惯性坐标系到轨道坐标系的转换矩阵Coi;步骤(三)、计算东南坐标系到卫星本体坐标系的姿态转换矩阵Cbd;计算轨道坐标系到东南坐标系的转换矩阵Cdo;计算地固坐标系到惯性坐标系的转换矩阵Cim;计算地面站在本体坐标系下的位置矢量Tbm;步骤(四)、建立卫星天线方向角与地面站经纬度映射关系;本发明通过对星载数传天线高精度实时的指向地面站,确保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的满足增益要求同时,完成载荷数据高速下传。
-
公开(公告)号:CN10775795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829212.4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张立新 , 刘国青 , 白刚 , 阮剑华 , 李竞蔚 , 赵华 , 余快 , 赵煜 , 李果 , 杨文涛 , 王成伦 , 张胜 , 杨国巍 , 沈中 , 刘凤晶 , 李响 , 王丽俐
Abstract: 一种高轨光学遥感卫星结构,包括承力筒(1)、燃料箱(2)、氧箱(3)、卫星平台(8)、太阳翼(11)、载荷适配结构(14)、相机(15)等;氧箱(3)安装在承力筒(1)内;各燃料箱(2)分别通过位于燃料箱(2)两端的燃料箱支架(4)和燃料箱顶部拉板(5)安装在承力筒(1)两侧;承力筒(1)、燃料箱(2)、氧箱(3)、燃料箱支架(4)、燃料箱顶部拉板(5)安装在卫星平台(8)内;相机(15)通过载荷适配结构(14)安装在卫星平台(8)顶部;太阳翼(11)分别安装在卫星平台(8)两侧。本发明实现了卫星整体质心降低、载荷安装面环境条件改善,同时满足燃料箱、氧箱等控制推进设备安装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54301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796238.3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两瓣薄壳式高稳定一体化结构,包括壳瓣片、加强筋、加强盖板、上加强角盒、下加强角盒、蜂窝底板、星敏支架、与相机连接件、上端面;各壳瓣片关于蜂窝底板对称轴对称安装,壳瓣片上部连接上端面,下部连接蜂窝底板;加强筋安装在壳瓣片两侧;上端面与壳瓣片表面之间夹角处沿周向分布上加强角盒,壳瓣片表面与蜂窝底板之间夹角处沿周向分布下加强角盒;星敏支架、与相机连接件安装在上端面上,加强盖板安装在加强筋侧面与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内。本发明通过两瓣薄壳式结构为光学相机提供充足的布局空间,同时为光学相机和星敏支架提供一体化安装平面,并满足刚度、强度、微米级热稳定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505799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843371.X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3B1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点式受力的载荷支撑结构,包括壳体、相机配装组件、遮光罩配装组件、卫星平台配装组件和加固组件;壳体为圆筒,壳体上分别设有法兰、凸缘和加固组件,法兰上分别设有相机配装组件和遮光罩配装组件,凸缘上设有卫星平台配装组件。本发明通过壳体、相机配装组件、遮光罩配装组件、卫星平台配装组件和加固组件的配合,提升了局部承载能力,弥补了传统载荷支撑结构局部承载能力较低的缺陷;通过设计相机配装组件、遮光罩配装组件、卫星平台配装组件和加固组件的构型,并采用粘接和螺接相互配合的安装方式,达到了将局部应力快速分散至壳体整体并传递至卫星平台,解决了传统载荷支撑结构局部受力快速分散成均布点受力较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37807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710119721.8
申请日:2017-03-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高分四号卫星影像提出了一种结合图像增强的边缘检测改进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预处理后的高分四号多光谱影像使用多尺度Retinex算法进行增强处理;步骤2)根据高分四号多光谱影像光谱统计拟合出最佳梯度阈值与能量值、惯性矩均值两个特征值之间的拟合函数;步骤3)计算影像的梯度幅值和方向,构造影像灰度共生矩阵计算能量值和惯性矩均值,然后根据拟合函数计算梯度阈值,将梯度幅值大于或等于梯度阈值的像素点记为候选边缘点;步骤4)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处理,将候选边缘点与沿梯度方向的相邻像素点进行梯度插值比较,如果该点为梯度局部极大值点,则判定该点为边缘点;最后利用双阈值方法对边缘点连接得到影像边缘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47032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10129661.2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阵凝视红外遥感图像时空三维噪声识别及补偿方法。该方法针对面阵凝视红外图像中行轴、列轴和时间轴产生的非稳定型三维噪声,实现准确的噪声定位及补偿处理。该方法通过样本选择、空间滤波、噪声初选、噪声定位文件制作、噪声补偿5个过程实现,具有不依赖黑体定标信息、噪声定位精确、仅处理噪声像元而不损失图像信息的特点。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噪声滤波方法应用于具有时空三维非稳定噪声的面阵红外遥感图像序列时计算量大、易造成图像信息损失等缺点,可应用于红外图像在轨处理、质量改善等领域,也有助于提高面阵红外图像几何匹配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