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9817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36611.7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管肋式流体回路辐射器散热性能的逆向求解方法,本方法基于流体回路辐射器工质与肋根温度关系提出。首先从流体回路辐射器传热过程分析出发,建立了辐射器传热过程能量方程式;根据能量方程式证明了辐射器肋根温度与工质温度呈近似线性关系,于是得出了给定辐射器肋根温度与工质温度近似拟合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辐射器散热性能的逆向求解法,将求解长度微元的数值求解过程转化为求解温度微元的过程,并最终得到辐射器散散热性能,避免了传统数值方法求解高次方程的过程。本发明大大提高了辐射器的求解速度,对辐射器的优化设计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对辐射器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09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838670.5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水击压力峰值的传感器用引压腔结构,包括:密封圈、迷宫塞、密封垫和侧盖;所述迷宫塞一端与敏感元件赋形,另一端通过侧盖压紧,且迷宫塞与侧盖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迷宫塞与敏感元件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从而密封圈、迷宫塞与敏感元件之间形成引压腔;其中,迷宫塞与密封垫对接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迷宫型流道,该迷宫型流道通过迷宫塞中设置的引流孔与引压腔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93939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39170.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基于液冷的回热式热电制冷除湿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冷凝组件之间形成冷凝腔体,冷凝腔体内设置有双向流道,制冷片组件的冷端贴靠冷凝组件的外侧,制冷片组件的热端贴靠冷板组件;冷板组件用于给制冷片组件散热;外部环境中的潮湿空气,经预冷降温处理后吹入冷凝腔体内,由冷凝腔体进行除湿处理获得冷凝水和除湿处理后的空气;将冷凝水吸附排出,同时将除湿处理后的的空气进行升温处理后,排入外部环境。本发明可显著提升热电制冷除湿的效率,并且可适用于微重力下使用,在空气除湿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1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838619.4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流体回路舱间耦合结构,基于两个以上航天器的舱间耦合,包括:舱间耦合软管和两个以上航天器的流体回路;每个航天器的流体回路上均设置有舱间耦合接口,每个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与其他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均通过舱间耦合软管进行连接,从而实现航天器之间流体回路的舱间耦合。本发明解决了多个航天器在轨通过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后,各航天器流体回路之间不能相互支持进而实现功能扩展或故障支持的问题,既可以提高参与流体回路耦合的航天器的热控能力,也可以提供航天器的系统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09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38670.5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水击压力峰值的传感器用引压腔结构,包括:密封圈、迷宫塞、密封垫和侧盖;所述迷宫塞一端与敏感元件赋形,另一端通过侧盖压紧,且迷宫塞与侧盖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迷宫塞与敏感元件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从而密封圈、迷宫塞与敏感元件之间形成引压腔;其中,迷宫塞与密封垫对接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迷宫型流道,该迷宫型流道通过迷宫塞中设置的引流孔与引压腔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37583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119185.4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控温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储液器、半导体致冷器,获取在蒸发器加热使得蒸发器中的工质发生液气转化时,工质从蒸发器中的毛细芯漏向储液器的漏热热量;在半导体致冷器对储液器进行致冷时,确定出半导体致冷器的致冷量,在储液器接收到发生液气转化的气态工质时,控致冷量液态工质流向储液器,并获取储液器的工质冷量;基于漏热热量、工质冷量以及半导体致冷器的致冷量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控温功率。这样,根据漏热热量、工质冷量以及致冷量可以准确的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控温功率,以根据控温功率设计所述环路热管。
-
公开(公告)号:CN11042625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0605763.1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微重力气体捕集试验装置,包括气体捕集器、透明观察管、补偿器、膨胀器、压力传感器、断接器Ⅰ、断接器Ⅱ及泵;透明观察管串联在气体捕集器上游,补偿器和断接器Ⅰ分别串联在气体捕集器下游,断接器Ⅱ串联在透明观察管上游;压力传感器、膨胀器以及泵串联在断接器Ⅰ与断接器Ⅱ之间,且压力传感器串联在泵上游,由此构成封闭回路;试验装置还包括封气装置,封气装置内预存气体,且气体压力高于泵启动前的回路压力;断接器Ⅱ断开后,封气装置与断接器Ⅱ连通,气体进入回路,之后断开封气装置,断接器Ⅱ恢复连接;启动泵,气泡通过透明观察管进入气体捕集器。本发明能够解决气体引入问题,操作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42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1135491.2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环路热管性能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确定待检测环路热管的多个性能检测维度;针对每一个性能检测维度,基于确定出的待检测环路热管中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设置结构,以及每个部件的外表温度;构建在该性能检测维度下的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在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下,检测待检测环路热管在每一个性能检测维度下的性能,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的异常性能。这样,根据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性能检测维度,构建对应的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在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下对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性能进行检测,可以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在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下的性能,有助于提高待检测环路热管性能检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98173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036611.7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管肋式流体回路辐射器散热性能的逆向求解方法,本方法基于流体回路辐射器工质与肋根温度关系提出。首先从流体回路辐射器传热过程分析出发,建立了辐射器传热过程能量方程式;根据能量方程式证明了辐射器肋根温度与工质温度呈近似线性关系,于是得出了给定辐射器肋根温度与工质温度近似拟合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辐射器散热性能的逆向求解法,将求解长度微元的数值求解过程转化为求解温度微元的过程,并最终得到辐射器散热性能,避免了传统数值方法求解高次方程的过程。本发明大大提高了辐射器的求解速度,对辐射器的优化设计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对辐射器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56943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1055945.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微重力条件的热泵系统储液过滤器,由本体、堵盖、丝网烧结滤芯和“花瓣”形丝网组成,其中,丝网烧结滤芯采用“三明治”形夹层结构形式,最内侧为骨架结构,保证该滤芯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最外侧为过滤层,具有阻气过液、毛细吸附等作用;骨架结构和过滤层之间为过渡层,联通内外两层结构,保证毛细吸力的连续性;其“花瓣”形丝网也由骨架层和过滤层两部分组成,骨架层确保形丝网具有一定的刚度,过滤层则具有阻气过液、毛细吸附等作用。本公开能够实现微重力条件下的过液阻气、过滤杂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