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1846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70273.9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入稀土改性的钢液的演化过程的分析方法,通过控制标定试样中稀土粉末的压入工艺,测量具有多道凹痕的标定试样压入稀土粉末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单道凹痕压入的稀土粉末质量,并根据分析试样的目标稀土元素含量,确定分析试样一侧平面需压制的凹痕数量实现稀土粉末质量的精确加入,解决了小质量试样稀土加入量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通过将稀土粉末压入分析试样,并在高温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试样熔融状态下稀土熔化与聚集行为以及稀土改性钢中夹杂物的过程,解决了传统的预熔稀土的凝固钢试样中只能观察到稀土改性夹杂物结果的问题,可实现观察钢中稀土熔化到改变夹杂物特征的全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81846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070273.9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入稀土改性的钢液的演化过程的分析方法,通过控制标定试样中稀土粉末的压入工艺,测量具有多道凹痕的标定试样压入稀土粉末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单道凹痕压入的稀土粉末质量,并根据分析试样的目标稀土元素含量,确定分析试样一侧平面需压制的凹痕数量实现稀土粉末质量的精确加入,解决了小质量试样稀土加入量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通过将稀土粉末压入分析试样,并在高温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试样熔融状态下稀土熔化与聚集行为以及稀土改性钢中夹杂物的过程,解决了传统的预熔稀土的凝固钢试样中只能观察到稀土改性夹杂物结果的问题,可实现观察钢中稀土熔化到改变夹杂物特征的全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644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128070.9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离散小波变换监测连铸过程中铸坯鼓肚的方法,通过对结晶器液面波动数据和扇形段内弧侧驱动辊力矩数据进行采集,应用离散小波变换方法,对液面波动数据和扇形段内弧侧驱动辊力矩数据进行分析,不仅可以监测铸坯是否发生鼓肚现象,还可以监测铸坯发生鼓肚现象的时间,可实现连铸过程中铸坯鼓肚的准确监测,提高防鼓肚模型的调控效果,有利于连铸生产的稳定和铸坯缺陷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23748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27031.1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晶器浸入式水口结瘤、钢液偏流的判断方法,通过安装于连铸结晶器两侧窄面区域的液位波动传感器进行两侧窄面区域液面波动数据采集,应用小波能量分析法,对两侧窄面区域液面波动数据进行分析,可实现结晶器浸入式水口结瘤、钢液偏流现象的准确判断,便于及时更换浸入式水口,有利于连铸工艺的顺行和铸坯质量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237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527031.1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晶器浸入式水口结瘤、钢液偏流的判断方法,通过安装于连铸结晶器两侧窄面区域的液位波动传感器进行两侧窄面区域液面波动数据采集,应用小波能量分析法,对两侧窄面区域液面波动数据进行分析,可实现结晶器浸入式水口结瘤、钢液偏流现象的准确判断,便于及时更换浸入式水口,有利于连铸工艺的顺行和铸坯质量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9856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68318.9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晶器液面波动监测方法及系统,利用离线的历史数据或者在线采集数据,基于小波熵分析法,可全面分析一段时间内(不同炉次或不同浇次)结晶器中钢液的波动情况,精确监测结晶器液面波动情况,对结晶器液面波动正常或异常情况给出快速准确判别,并根据结晶器液面波动正常情况对应的工艺参数对异常情况进行调整,使结晶器液面快速恢复正常波动,减少结晶器液面波动对铸坯质量带来的影响,降低铸坯质量损失,提高连铸生产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910923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461103.9
申请日:2012-11-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4B35/66 , C04B35/117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用铝土矿尾矿合成刚玉-莫来石复相材料的方法,属于耐火材料领域。合成刚玉-莫来石的原料是铝土矿尾矿,合成步骤为:原料为褐黄色颗粒状,原始粒径尺寸为100μm左右,经球磨磨细并均化,得到矿粉的平均粒径小于10μm,磨细后的矿粉在630℃~820℃活化焙烧2至4个小时,焙烧后的矿粉以液固比1:10左右在浓度2.5mol/L至4.3mol/L的盐酸中于90℃以上酸浸1至3个小时,酸浸后得到的精矿在1450℃~1650℃保温3~6个小时,空气气氛下进行合成。本发明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合成的刚玉-莫来石复相材料非常纯,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各方面性能,有很高的附加值,是制备高温耐火材料的一个新途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