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6177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0320.X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A62B7/10 , A62B23/02 , A62B18/02 , F25B21/02 , A62B18/00 , A62B9/00 , A62B18/08 , A62B7/08 , A62B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头部显示的呼吸器控制系统,属于消防产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了解化学氧呼吸器的产品状态以及佩戴者的使用状态或者无法自适应佩戴者呼吸状态进行动态调节的问题。该系统中,报警单元判断剩余容量是否低于阈值、静止时间是否超过阈值以及是否有手动报警信号,若剩余容量低于阈值、静止时间超过阈值和/或有手动报警信号,则进行报警。制冷控制器接收吸气温度数据,判断吸气温度数据是否超过开启阈值;若超过开启半导体制冷片。风扇调速器接收呼气囊出气口处的气体压力数据,判断气体压力数据是否超过压力阈值,若超过提高风扇驱动电压。本发明可用于呼吸器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1411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563796.6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悬浮减负装置的单兵助力牵引车,属于单兵负载运输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兵助力牵引车对单兵肩部在竖直方向上的冲击,单兵运输行进过程中舒适度差、长距离运输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有悬浮减负装置的单兵助力牵引车包括背负组件、悬浮减负组件和单兵助力牵引车;背负组件连接在悬浮减负组件上;悬浮减负组件的第一面连接有水平缓冲插接单元;单兵助力牵引车通过水平缓冲插接单元连接在悬浮减负组件上。本发明的具有悬浮减负装置的单兵助力牵引车装置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可增加单兵运输行进过程中的舒适度,提高长距离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45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115643.7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人运输用减振接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运输抢险装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人员背负负载时产生的振动对使用人员造成冲撞、功能单一等问题,提高运输使用人员舒适度的同时,方便外连多种设施,保障抢险过程的安全和便捷。本发明减震接口装置包括拉压缓冲装置、辅助安装板、连接管;拉压缓冲装置可以保证抢险使用人员免受背负载荷的撞击,辅助安装板可以搭载各种设施接口,连接管可以帮助收纳设施连接口连接的线缆等装备,使得抢险装置整体便携。本发明装置和使用方法用途广泛,步骤简单,使用安全,可以结合其他功能装置搭载到各种运输装备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8727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61250.X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运输的折叠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组件、转动组件以及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与转动组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与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把手与转动机构柔性连接,连接板位于转动机构和把手之间,且把手用于控制连接板和转动机构之间开始转动和结束转动,以使连接板带动第一连接组件围绕转动机构转动目标角度,从而实现了搬运工具能够调节任意角度的展开和位置固定,且根据使用者身高或爬坡情况进行调节角度的展开大小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2790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28566.7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F16C11/04 , F16C11/10 , F16C11/12 , F16F15/06 , F16M11/20 , F16M11/40 , F16M13/02 , F16M13/04 , A45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铰链机构及包括其的负载运输装备,包括柔性铰链结构以及分别与其上下端连接的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上连接结构远离柔性铰链结构的一端连接有拉压缓冲装置;柔性铰链结构包括:设置有限位轴和转轴的铰链底座和铰链外壳;U型板,其上端安装上连接结构,下端留有与转轴相适配的花孔,转轴穿过花孔可使U型板带动上连接结构绕转轴转动;平面窝卷弹簧,一端安装于限位轴上,另一端安装于转轴中,实现折叠和展开过程中的缓冲及减震;弹簧钩,安装于U型板外侧凸台上,用于铰链展开后锁紧。该柔性铰链结构配备锁紧和限位装置,实现了负载运输装备整体折叠和展开功能,且有柔性缓冲和减震性能,提升了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5688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32581.0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伴随保障电动牵引车,包括:轮毂电机、悬挂减震系统、底盘框架、控制模块、承载连接模块、上段连接模块、传感器模块、拔插模块;悬挂减震系统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轮毂电机;悬挂减震系统的顶端与底盘框架的底部连接;底盘框架上设置有控制模块;底盘框架与承载连接模块连接,承载连接模块与上段连接模块连接;传感器模块与上段连接模块连接,传感器模块用于获取单兵操作人员对牵引车的牵引力和单兵操作人员相对牵引车的转角;传感器模块与拔插模块连接,拔插模块包括拔插头和底座,底座设置在穿戴装备上;解决了目前单兵负载运输设备的功能难以同时满足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达到了优化单兵负载运输设备的整体性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08259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21295.4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G01D21/02 , G05B19/042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检测系统。该桥梁检测系统包括能源供应模块、传感器模块和处理器模块,传感器模块设置在桥梁待测部位,用于将采集到的桥梁待测数据发送至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用于对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的数据进行转换、采集、存储和处理,能源供应模块用于对传感器模块和处理器模块供电,能源供应模块包括振动俘能器、充电电路和可充电电池,振动俘能器通过充电电路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本发明提供的桥梁检测系统,无需额外设置电源,能够对桥梁检测系统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5035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77077.4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机构线缆收放装置,属于负载运输装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先有技术中装备折叠处多余长度的线缆杂乱堆积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壳体、转轴、角度调节机构和线缆收放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两组,分别对称的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两端;所述转轴穿设在两组角度调节机构上,并且与角度调节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线缆收放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并同时与转轴连接;旋转转轴能够使角度调节机构和线缆收放机构同步解锁或锁定,进行角度调节的同时对线缆进行收放,使线缆始终处于所需长度。本发明实现了所述折叠机构进行折叠或展开的同时对多余长度的线缆进行收放,避免多余长度的线缆杂乱堆积在折叠机构中,避免影响装备折叠或展开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8070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99174.2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氧气呼吸面罩的三通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侧壁对称设有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所述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插设在三通管中;第一压簧按钮,所述第一压簧按钮设置在第一压簧端部;第二压簧按钮,所述第二压簧按钮设置在第二压簧端部;上安装壳,所述上安装壳套设在三通管上,并与第一压簧按钮和第二压簧按钮配合;下安装壳,所述下安装与上安装壳固定连接,所述下安装壳套设在上安装壳上;其中,通过按动第一压簧按钮和第二压簧按钮与呼吸面罩快速插拔。具有通过按住压簧按钮实现三通结构的快速拔插,在使用时不遮挡人员操作的视线,减少收纳尺寸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61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1057.6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nventor: 黄启福 , 王文杰 , 刘海平 , 邱旭阳 , 毛亚 , 李雪初 , 邵浩 , 陈其彪 , 李翔 , 伍亚冰 , 付晓艳 , 郭斯永 , 杨天天 , 任俊杰 , 郭正东 , 高琦琦 , 辛振芳 , 兰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航时化学氧呼吸器,属于消防产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化学氧呼吸器的供氧时间通常较短的问题。该呼吸器包括生氧罐、气囊、面罩单元和散热单元;生氧罐包括上端盖、外筒、药剂过滤网和下端盖,上端盖设于外筒的上端开口处,下端盖设于外筒的下端开口处,外筒套设于药剂过滤网的外壁,外筒与药剂过滤网之间具有空隙,药剂过滤网中盛装药剂;散热单元包括散热腔;气囊包括嵌套设置的呼气囊和吸气囊,呼气囊位于内层,吸气囊位于外层,呼气囊进出气口与上端盖上的进气口连接,下端盖上的出气口通过散热腔与吸气囊进气口连接。本发明的供氧时长能够达到4h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