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细胞过滤冲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7474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1083013.9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液细胞过滤冲洗装置,该装置包括芯片、滤膜、过滤夹持部件和冲洗夹持部件,芯片顺序包括主封闭层、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滤膜位于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之间,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中包括暴露滤膜的中空结构,过滤夹持部件包括与封闭层夹持接触的第一过滤夹持层和与第二芯片夹持接触的第二过滤夹持层,冲洗夹持部件包括与封闭层夹持接触的第一冲洗夹持层和与第二芯片夹持接触的第二冲洗夹持层,滤膜与第一芯片和所第二芯片之间为不可逆键合。本发明通过流道结构,有效提高了该结构与后续单元的集成效果,减少了细胞损失。

    一种富集细胞的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27747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911083164.4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集细胞的微流控芯片,该芯片包括下层芯片1、中层芯片2和上层芯片3;下层芯片1包括经通道依次连接的洗脱模块105、缓冲模块106、特异性结合模块107和富集模块108;洗脱模块105和缓冲模块106间设有阻水透气膜104;洗脱模块105设有竖向缓冲液入口101;特异性结合模块107和富集模块108间的通道上设有特异性磁性粒子溶液入口103;中层芯片包括过滤模块201和与阻水透气膜104对应设置的空腔区域202。本发明利用多通路技术,实现高通量的同时又兼容了后续芯片模块的流量限制,减少各模块连接的样本损失。

    微电推力器的推力和比冲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482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747082.1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微电推力器的推力和比冲测量装置及方法,该测量装置包括主体悬梁架、两个位移传感器、两个转动弹性枢轴、两个静电梳齿以及支撑杆结构,主体悬梁架的中间部通过两个转动弹性枢轴安装于支撑杆结构上,且被配置为分别绕着两个转动弹性枢轴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旋转;两个位移传感器分别对主体悬梁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转动位移进行测量;两个静电梳齿被施加直流高压后分别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使主体悬梁架复位。本申请能够保证测量精度,同时减少传统复杂测量装置调试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大幅提高微推力器测量与研制的效率。

    一种基于循环肿瘤细胞正向分离系统的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922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084099.7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循环肿瘤细胞正向分离系统的分离方法,该分离系统包括:微流控芯片1、给液模块2、磁场产生模块3、收集模块4、通道和与所述模块分别连接的控制器;所述通道包括:主通道、介质供给支通道和废液收集支通道;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对血液样本的过滤;步骤2,对所述步骤1过滤的CTCs与免疫磁性粒子的孵育和结合,用于特异性磁性标记CTCs;步骤3,对免疫磁性粒子标记的CTCs的提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过滤、结合、富集功能集成于微流控芯片上,通过控制器实现了对血液样本过滤和CTCs与免疫磁性粒子结合的CTCs双重捕获,从而提高了CTCs的捕获率和捕获纯度。

    微电推力器的推力和比冲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482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47082.1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微电推力器的推力和比冲测量装置及方法,该测量装置包括主体悬梁架、两个位移传感器、两个转动弹性枢轴、两个静电梳齿以及支撑杆结构,主体悬梁架的中间部通过两个转动弹性枢轴安装于支撑杆结构上,且被配置为分别绕着两个转动弹性枢轴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旋转;两个位移传感器分别对主体悬梁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转动位移进行测量;两个静电梳齿被施加直流高压后分别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使主体悬梁架复位。本申请能够保证测量精度,同时减少传统复杂测量装置调试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大幅提高微推力器测量与研制的效率。

    一种自锁式应急用管路防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78676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469960.6

    申请日:2017-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式应急用管路防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左壳体(4)和右壳体(5);所述左壳体(4)和右壳体(5)上、下两端均设有半圆柱环,对接后形成内部中空的圆柱壳体,上、下两端对应的半圆柱环合为上、下两个整圆柱环,两个整圆柱环的内径与管路外径相适配,上、下两个整圆柱环内壁面设有管路密封条(6);左壳体(4)的一侧和右壳体(5)一侧铰接;闭合后两个安装平面通过自锁钩(11)和加固螺钉(16)紧固。本发明采用自锁与加固锁定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在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使用,对于液体渗漏和止漏操作同时引起的内部压力升高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防止锁定困难,便于操作,可以减少应急防漏时的人员投入。

    一种寻北仪四位置定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89583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225362.4

    申请日:2017-04-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寻北仪四位置定位机构,包括电机单元、定位单元和调节单元;电机单元包括步进电机(1)和小齿轮(2),步进电机(1)的输出轴与小齿轮(2)固定连接;定位单元包括大齿轮(3)和安装板(8),大齿轮(3)与小齿轮(2)啮合,大齿轮(3)和安装板(8)为同步转动,安装板(8)上有四个轴套(10);调节单元包括销轴(11)、滑套(12),销轴(11)位于滑套(12)内,可沿滑套(12)上下滑动,向上滑动时可伸入轴套(10)内。该机构采用销轴与轴套的配合方式进行定位,利用两个电磁销实现销轴位置互换,控制方便、可靠,采用挡销定位,保证装置仅在270°范围内操作,不会出现误差累计的情况,且操作简便,可连续重复操作。

    一种集成微泵微阀的液态金属驱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510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301553.5

    申请日:2018-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43/12 F04B49/22 F04B5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微泵微阀的液态金属驱动控制系统,属于液态金属驱动系统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液态金属的驱动方式中,压力驱动难以实现体积小型化、电磁泵驱动中液态金属流动管道尺寸较大且无法实现液态金属的电学阻断作用等技术问题。该液态金属驱动控制系统包括液态金属储液池、柔性微流道、集成微泵以及集成微阀;液态金属储液池通过柔性微流道依次与集成微泵、集成微阀连通;集成微泵用于驱动液态金属在柔性微流道内流动;集成微阀用于控制液态金属在柔性微流道中的电学导通与阻断;柔性微流道的宽度和高度为μm-mm级。该系统用于实现液态金属在微流道结构中的高精度流动驱动控制与物理电学隔断,进而实现对微结构形态的动态重构。

    一种用于推拉自锁式电连接器的解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99880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830309.2

    申请日:2016-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推拉自锁式电连接器的解锁装置,该解锁装置包括:提手、支腿、绞盘、绞盘把手;绞盘把手与绞盘通过螺钉连接并固定,支腿与提手通过固定销连接,每条支腿的另一端均安装有卡头,钢丝绳均依次穿过绞盘槽与支腿槽之间的通孔、对应一侧的支腿与提手连接的一端的开孔、上滑轮的导槽、下滑轮的导槽、对应一侧支腿的另一端内侧的开孔,且最终与卡钩连接。本发明解决狭小操作空间内推拉自锁式电连接器解锁困难的问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使解锁过程不受操作空间影响,可以避免插拔电连接器过程中对接触件造成的损害。

    一种大功率电推进器用电极的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95446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860539.8

    申请日:2017-09-21

    Abstract: 一种大功率电推进器用电极的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制冷部,介质循环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感知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对制冷部进行调节和控制,所述介质循环部对电极进行冷却。现如今大功率电推进器工作过程中缺乏对电极的主动冷却保护措施,本发明的电极冷却装置改变空间惯性冷却模式,与大功率电推进器结合安装,利用低温冷却剂循环主动冷却方式,解决了原有电极因工作温度过高导致的熔断问题,有效降低大功率电推进器电极工作时的温度,有效提高了电极的使用寿命,间接延长了电推进器的工作寿命,降低其使用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