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2255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04346.2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扩展的减振型自适应仪器安装平台,采用二级分体结构或三级分体结构,解除箭体结构与仪器设备之间的强耦合,与弹箭体连接的部分主要考虑主体结构自身的特点,同时优化连接强度和连接刚度;与仪器设备连接的部分主要考虑仪器设备的接口安装。与弹箭体主体结构连接的部分结构相对复杂,因此尽量实现通用设计,减少工装模具的投入。与仪器安装的部分结构尽量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以适应仪器设备接口的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51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11010.0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陈友伟 , 张登宇 , 曹景乐 , 尹莲花 , 闫伟 , 包宇兵 , 欧阳兴 , 李泽琛 , 陈献平 , 李辰 , 吴义田 , 于龙 , 姚瑞娟 , 王康康 , 杨熙璇 , 夏慧 , 尹建华 , 骆洪志 , 薛玺龙
IPC: F42B15/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整流罩,包括可分离的两个半罩,两个半罩通过中间分离面上的分离结构连接,整流罩的中轴线位于两个半罩的分离面所在平面内,两个半罩组合形成内部的包络空间;半罩由顶部至底部沿中轴线方向顺次设置端头、前锥、柱段和过渡段,端头和前锥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前锥和柱段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柱段和过渡段通过第三连接组件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不同整流罩基本型,每个基本型拆分为端头、前锥、柱段和过渡段等相互独立的模块,通过自由组合的形式实现整流罩不同有效载荷包络需求。解决了型号灵活快速适应有效载荷不同空间包络的需求,提高了航天运载器发射不同有效载荷时整流罩的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432564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1272302.6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李泽琛 , 张东 , 闫伟 , 王辰 , 王淑范 , 张希 , 姚瑞娟 , 夏慧 , 王会平 , 张登宇 , 陈友伟 , 尹莲花 , 尹建华 , 任东鸿 , 刘长志 , 李长龙 , 王筱宇 , 胡苏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运载火箭落区控制的通用级间段结构,属于运载火箭箭体结构设计技术领域。通用级间段结构组合装配效率高可以满足多型火箭舵控任务的需求:通用舵控段与前、后级间段对接孔的分布相同,仅仅通过旋转其相对角度,即可实现舵控段与前、后级间的组合,对接装配孔加工简单和部段装配操作简捷,组合装配效果高;同时可以根据舵控飞行任务的不同,实现舵控段与上、下级间段环向相对角度不同的组合装配,实现在不同型号火箭的级间段结构装配空气舵顺利完成舵控功能,从而满足一子级落区精确控制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03868267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261649.4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H21/18
Abstract: 一种具有分离功能的联动机构,包括主动摇臂(1)、辅助摇臂(2)、从动摇臂(3)、主连接杆(4)、销轴(5)、分离杆(6)、副连接杆(8);主动摇臂(1)两端分别与一根主连接杆(4)的一端通过销轴(5)连接,形成转动副;两根主连接杆(4)的另一端凹槽分别与分离杆(6)的凸柱以间隙配合方式连接,分离杆(6)的凹槽和副连接杆(8)的凸柱以螺纹形式连接,从动摇臂(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销轴(5)安装在两个副连接杆(8)上且形成转动副;传动过程中起随动支撑作用的辅助摇臂(2)的两端通过销轴安装在两根主连接杆(4)上。
-
公开(公告)号:CN203868603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261716.2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L59/02
Abstract: 多功能高强复合材料防热板,由外筒段(1)和锥形内筒段(2)复合模压成型;锥形内筒段(2)的内表面与弹体纵轴成固定的角度,该内表面与弹体内发动机喷管(3)衔接,用于延伸喷管进行导流;外筒段(1)包括三部分,即前端平直段、中间锥形段和尾部平直段,尾部平直段的底面与锥形内筒段(2)的底面平齐,尾部平直段与弹体装配连接,中间锥形段包覆在锥形内筒段(2)的外部,前端平直段直接与发动机喷管接触;外筒段(1)采用高硅氧纤维与酚醛树脂的复合材料,锥形内筒段(2)采用碳纤维与酚醛树脂的复合材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