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墨烯网为敏感元件对眼压进行高灵敏度实时测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0816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14258.7

    申请日:2014-01-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实时测量眼压的高灵敏度的眼压测量方法,是用一种基于石墨烯网导电特性测量眼压的方法。它是将敏感元件石墨烯网附在隐形眼镜上,并由被检查者直接佩戴隐形眼镜,通过与敏感元件相连的检测系统获得被检查者的眼压信息。本发明便于实时监测眼压变化,适用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检测,简化眼压测量过程。由于石墨烯网对弯曲的高敏感性,提高了眼压测量的灵敏度。

    一种植入式卡夫神经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36204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24820.4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卡夫圆筒直径固定,难以大规模制造,电极尺寸较大、对组织损伤较大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微加工技术的植入式卡夫神经电极及其制作方法。基于微加工工艺,所述植入式卡夫神经电极包括:带有电极点(1)和自锁结构的长条状带子(2)、连接引线(3)和引线接点区域(4)。具有柔软轻薄、生物兼容性好、对组织损伤轻微、卡夫圆筒直径可调、尺寸精确可控、灵敏度高、可靠性高的特点。

    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62614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010251182.1

    申请日:2010-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芯片包括离心分离器、富集器和进样口,所述离心分离器和富集器上分别具有排放口,所述离心分离器上具有离心分离器出口,所述富集器上具有富集器入口,所述离心分离器出口与所述富集器入口相连接;其中,所述离心分离器包括涡旋式微流体通道和沿流体流动方向布置于所述微流体通道内的若干微立柱,所述微立柱将微流体通道分成内流道和外流道。本发明生物芯片的结构紧凑,芯片的总面积减小,分离效率提高。该芯片的分离、富集过程耗时短,支持原位培养,减少细胞消化次数,该芯片还可以用于其他功能微粒分离。

    一种三维实体针尖柔性微电极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36386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301733.5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实体针尖柔性微电极阵列及其制作方法。该微电极阵列包括:包裹在绝缘的柔性衬底中分立绝缘柱阵列、电极、导电引线,其中绝缘柱头部呈针尖状,被电极包裹,针尖电极裸露在外,导电引线沿着绝缘柱和绝缘的柔性衬底铺设,一端与电极相连,另外一端裸露在外,所述绝缘柱为实心结构,从而保证电极能扎入刺激部位,有效提供电刺激和记录。为制得该三维实体针尖柔性微电极阵列对硅材料采用硅划片-腐蚀法,以制得三维实体针尖柔性微电极阵列。该发明提供的三维实体针尖柔性微电极阵列可应用于神经电刺激和记录,并广泛应用于神经疾病治疗、神经康复、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领域。

    一种微流体离心芯片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86504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610012117.7

    申请日:2006-06-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李志宏 王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体离心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微流体离心芯片,包括芯片基质和盖片,在所述芯片基质上含有:一具有弯曲且连续展开特性的平面曲线线形的微槽道,所述曲线的曲率半径为20微米-1000微米;至少一个进口,位于微槽道的中心;至少两个出口,位于微槽道的尾部。本发明微流体离心芯片采用硅微加工工艺制作,含有一个具有微小曲率半径的螺旋线型微槽道,当流体样品在该槽道内做高速运动时,由于弯曲通道的作用,将会产生离心加速度,从而实现片上离心操作。实验证明本发明所提出的芯片适于微加工,能够实现非常好的离心效果,同时具有成本低、速度快、便于与其他生物或化学操作进行片上集成等优点。

    用于人工视网膜的光电式微电极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3862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63107.X

    申请日:2010-04-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张新义 李志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视网膜的光电式微电极阵列,其包括透明衬底(1)、由下至上依次生长于所述透明衬底(1)上的第一重掺杂非晶硅层(2)、非掺杂非晶硅层(3)、第二重掺杂非晶硅层(2)和金属电极(4),以及覆盖于所述透明衬底(1)、第一重掺杂非晶硅层(2)、非掺杂非晶硅层(3)以及第二重掺杂非晶硅层(2)表面的绝缘介质材料(5)。本发明结构和工艺相对简单,同时功能完备,可提供足够驱动电流的微阵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产业化前景。

    悬空聚对二甲苯薄膜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71706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37300.0

    申请日:2009-11-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物MEMS领域的悬空聚对二甲苯薄膜结构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的悬空聚对二甲苯薄膜结构是在有孔衬底上化学气相沉积聚对二甲苯形成聚合物悬空薄膜,因此其薄膜厚度可以精确控制,并且,由于沉积聚对二甲苯时的要求很低,不需要牺牲层填充物,对制备有孔衬底的材料并无具体的限制,孔径尺寸和深宽比亦无特殊要求,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成本考量选取适当材料,使得工艺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

    一种横向检测式陀螺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3693C

    公开(公告)日:2001-10-24

    申请号:CN98102810.1

    申请日:1998-07-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横向检测式陀螺,它是利用科立奥利力检测角速度的一种仪器。本发明立足于半导体的版图设计,在横向检测式微硅陀螺质量块上的四角处配置对称的八根梁,使得驱动与检测两方向的固有频率安全一致,以使得该陀螺的性能最佳。它是随着硅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而发明的一种新型陀螺,可应用于汽车导航及汽车防滑自动控制等方面。

    一种用于表面工艺多晶硅结构释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68C

    公开(公告)日:2000-07-12

    申请号:CN98102573.0

    申请日:1998-07-0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表面工艺多晶硅结构释放的方法。通常采用的表面牺牲层工艺,在腐蚀后的清洗干燥过程中,多晶硅结构由于处理液的张力会粘附到衬底上。本发明在多晶硅结构制备的过程中,同时形成许多与衬底相连的多晶硅支柱;并分别利用氮化硅薄膜及光刻胶作为两次掩模,或两次都利用光刻胶作为掩膜,腐蚀牺牲层,干法刻出多晶硅结构,并同时把多晶硅支柱去除。本发明立足于版图设计,彻底克服了粘附效应,适合于批量生产。

    叉指电容组件和感知装置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6065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1681798.7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叉指电容组件和感知装置,该叉指电容组件包括:衬底,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为绝缘材料制成;叉指电容,安装于输入端,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盘绕于衬底的第一侧面,第二电极设于第一电极的间隙中,且与第一电极呈梳齿状交错排列;传输电路,第一端与叉指电容电级连接,第二端延伸至输出端。本发明提供的叉指电容组件和感知装置,通过在衬底的输入端设置叉指电容,利用梳齿状交错排列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构成叉指电容,利用输出端导出电信号,能够以简单轻薄的结构来提高感知敏感度,提高抗干扰能力,提高对物体接近的感知能力以及压力的传感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