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电弹性体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552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0377271.7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导电弹性体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微型超级电容器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导电弹性体和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为凝胶聚合物,导电弹性体和固态电解质融合连接。导电弹性体包括聚合物与导电材料的混合物,聚合物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者聚苯胺,导电材料包括碳纳米管或者乙烯二氧噻吩单体。凝胶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与磷酸、硫酸、氯化锂的聚合物。多孔结构通过在填满固化后混合物的PMMA模具中添加溶于水的颗粒诱导形成。本发明的基于导电弹性体的微型超级电容器,采用平面式叉指结构电极,极大的降低了器件厚度,提升了器件柔性,可以更好地与柔性电子器件集成,同时具有多孔比表面积大与碳纳米管高电导性的优势。

    一种非接触式自驱动电子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1246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1104078.8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自驱动电子皮肤,涉及传感器和电子皮肤技术领域,包括有摩擦层薄膜,摩擦层薄膜表面均匀设有若干微结构摩擦单元;隔离保护层,隔离保护层的下表面连接有柔性衬底,柔性衬底与隔离保护层之间夹装有电极;隔离保护层上设有能够使所述摩擦层薄膜在受到外界压力时与所述柔性衬底层相互接触的接触区。本发明可实现多种运动方式的交互传感,接触分离过程使摩擦层薄膜带电,之后摩擦层薄膜可不与隔离保护层、电极、柔性衬底组成的三层结构接触而在其上空滑动,滑动的位移终点坐标可以通过分析电极接收到的电信号得到;采用自驱动的传感方式,制备工艺简单方便,可根据实际需要快捷的调整工艺参数,生产成本低,适于批量生产。

    一种细颗粒物湍流通量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707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76291.9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6 G01N2015/06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颗粒物湍流通量测量方法。本发明通过提高消光系数测量仪的采样频率,得到高频的气溶胶的散射消光系数,并在低能见度的条件下,依据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与能见度之间存在近似的幂指数关系,利用瞬时的能见度脉动得到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脉动,结合超声风温仪测量得到垂直速度脉动,得到细颗粒物湍流通量;本发明由消光系数脉动反算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脉动,最后利用涡动相关法求出细颗粒物湍流通量,首次解决了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脉动及其湍流通量的获取问题,为预报模式提供基础;并且操作简单,可实施性强,可与现有水热通量观测系统配套,也可单独构成观测系统,观测数据处理成熟。

    基于多孔导电弹性体的应力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621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377273.6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孔导电弹性体的应力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该应力传感器包括:平面电极(1),具有多孔结构的导电弹性体(2)和平面电极(3),平面电极(1)与多孔导电弹性体(2)的上表面粘贴连接,平面电极(3)与所述多孔导电弹性体(2)的下表面粘贴连接,平面电极(1)和平面电极(3)作为应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多孔导电弹性体的应力传感器对外界的应力应变可以通过电阻的变化做出准确响应,具有稳定性强可靠度高等优势。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与电学性能,并可以通过调节各组成比例间的质量分数、孔径大小与孔隙率,对应力传感器的灵敏度等关键参数进行调控与优化,实现了对外界微小应力准确识别的目标。

    一种碳纳米管可拉伸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361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46108.5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可拉伸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碳纳米管的溶液与微球的溶液通过物理方法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液;获取玻璃衬底,将所述混合液淀积至玻璃衬底上静置晾干,形成混合物;在所述混合物上加入液态可拉伸材料,静置固化后将所述混合物从所述玻璃衬底上掲下得到碳纳米管可拉伸电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制备的碳纳米管电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从导电机理上来看,碳纳米管构成的空间网状结构是非常有效的导电网络的构建方法,该网络能保证导电材料的某个部位的缺陷或断裂不会导致导电通路的破坏;从材料的稳定性来看,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同时,在其外表包裹的可拉伸材料使导电材料具有更好的保护。

    基于固液摩擦的微流控液体或者气泡检测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94065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74146.6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固液摩擦的微流控液体或者气泡检测装置和方法。包括:衬底材料、电极阵列、绝缘疏水材料、微流控通道支撑材料和微流控芯片中的微流控通道;电极阵列位于衬底材料的上部,用于感应固液摩擦起电;绝缘疏水材料位于电极阵列的上部,和液体摩擦起电,并起到绝缘作用;微流控通道位于绝缘疏水材料的上方,引导液体从绝缘疏水材料上流过。本发明利用固体液体摩擦生电原理用于检测微流道内液体或者气泡流动、电解质浓度等信息,具有无需外部供电、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备、与现有微流控芯片容易集成等优点。通过采用阵列式梳齿电极的设计,能够检测出液体与气泡的差别以及液体流动的方向,并计算出液体流动的速度。

    全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工艺的自供能传感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793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761347.3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工艺的自供能传感微系统。包括:LIG储能元件层、PI衬底层和LIG功能及采能元件层,PI衬底层作为LIG储能元件层、LIG功能及采能元件层天然的结构连接层与电学绝缘层,将LIG传感功能元件和LIG采能元件制备在系统的正面,将LIG储能元件制备在系统的背面,利用LIG穿孔机制保证系统正反面元件的有效互连。PI衬底层作为激光诱导前驱体,对传感功能元件、采能元件和储能元件分别选取特异性的参数进行LIG电极诱导。本发明的系统利用单步激光诱导PI衬底获取LIG的方式,并结合LIG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实现了包括传感元件、采能元件、储能元件、系统互连线等全套传感微系统组件,实现了便携式电子设备工艺层面与性能层面的集成化。

    全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工艺的自供能传感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7934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61347.3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工艺的自供能传感微系统。包括:LIG储能元件层、PI衬底层和LIG功能及采能元件层,PI衬底层作为LIG储能元件层、LIG功能及采能元件层天然的结构连接层与电学绝缘层,将LIG传感功能元件和LIG采能元件制备在系统的正面,将LIG储能元件制备在系统的背面,利用LIG穿孔机制保证系统正反面元件的有效互连。PI衬底层作为激光诱导前驱体,对传感功能元件、采能元件和储能元件分别选取特异性的参数进行LIG电极诱导。本发明的系统利用单步激光诱导PI衬底获取LIG的方式,并结合LIG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实现了包括传感元件、采能元件、储能元件、系统互连线等全套传感微系统组件,实现了便携式电子设备工艺层面与性能层面的集成化。

    一种细颗粒物湍流通量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707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1376291.9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颗粒物湍流通量测量方法。本发明通过提高消光系数测量仪的采样频率,得到高频的气溶胶的散射消光系数,并在低能见度的条件下,依据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与能见度之间存在近似的幂指数关系,利用瞬时的能见度脉动得到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脉动,结合超声风温仪测量得到垂直速度脉动,得到细颗粒物湍流通量;本发明由消光系数脉动反算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脉动,最后利用涡动相关法求出细颗粒物湍流通量,首次解决了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脉动及其湍流通量的获取问题,为预报模式提供基础;并且操作简单,可实施性强,可与现有水热通量观测系统配套,也可单独构成观测系统,观测数据处理成熟。

    基于多孔导电弹性体的应力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6213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810377273.6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孔导电弹性体的应力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该应力传感器包括:平面电极(1),具有多孔结构的导电弹性体(2)和平面电极(3),平面电极(1)与多孔导电弹性体(2)的上表面粘贴连接,平面电极(3)与所述多孔导电弹性体(2)的下表面粘贴连接,平面电极(1)和平面电极(3)作为应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多孔导电弹性体的应力传感器对外界的应力应变可以通过电阻的变化做出准确响应,具有稳定性强可靠度高等优势。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与电学性能,并可以通过调节各组成比例间的质量分数、孔径大小与孔隙率,对应力传感器的灵敏度等关键参数进行调控与优化,实现了对外界微小应力准确识别的目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