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化模块及磁学式互连的自由可重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9817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58940.2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标准化模块及磁学式互连的自由可重构系统。该系统包括:标准传感模块、标准供能模块和标准底板处理电路,标准传感模块分别与标准供能模块和标准底板处理电路利用磁力辅助实现互连自对准,所述标准传感模块用户按需从标准传感模块库中自由选取,标准供能模块根据用户需求从标准供能模块库中自由选取,整个系统实现基于磁学互连的自由可重构。本发明的系统基于单套标准化可控工艺,兼备性能高效、可靠、抗干扰;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随时随地“搭建”满足自身需求的集成化智能微系统,实现成本低、多次复用且简便易行的标准化应用,具有多功能、标准化、集成化、自供能、可重构等五大优势。

    全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工艺的自供能传感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793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761347.3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工艺的自供能传感微系统。包括:LIG储能元件层、PI衬底层和LIG功能及采能元件层,PI衬底层作为LIG储能元件层、LIG功能及采能元件层天然的结构连接层与电学绝缘层,将LIG传感功能元件和LIG采能元件制备在系统的正面,将LIG储能元件制备在系统的背面,利用LIG穿孔机制保证系统正反面元件的有效互连。PI衬底层作为激光诱导前驱体,对传感功能元件、采能元件和储能元件分别选取特异性的参数进行LIG电极诱导。本发明的系统利用单步激光诱导PI衬底获取LIG的方式,并结合LIG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实现了包括传感元件、采能元件、储能元件、系统互连线等全套传感微系统组件,实现了便携式电子设备工艺层面与性能层面的集成化。

    全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工艺的自供能传感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7934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61347.3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工艺的自供能传感微系统。包括:LIG储能元件层、PI衬底层和LIG功能及采能元件层,PI衬底层作为LIG储能元件层、LIG功能及采能元件层天然的结构连接层与电学绝缘层,将LIG传感功能元件和LIG采能元件制备在系统的正面,将LIG储能元件制备在系统的背面,利用LIG穿孔机制保证系统正反面元件的有效互连。PI衬底层作为激光诱导前驱体,对传感功能元件、采能元件和储能元件分别选取特异性的参数进行LIG电极诱导。本发明的系统利用单步激光诱导PI衬底获取LIG的方式,并结合LIG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实现了包括传感元件、采能元件、储能元件、系统互连线等全套传感微系统组件,实现了便携式电子设备工艺层面与性能层面的集成化。

    基于导电弹性体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55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77271.7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导电弹性体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微型超级电容器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导电弹性体和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为凝胶聚合物,导电弹性体和固态电解质融合连接。导电弹性体包括聚合物与导电材料的混合物,聚合物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者聚苯胺,导电材料包括碳纳米管或者乙烯二氧噻吩单体。凝胶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与磷酸、硫酸、氯化锂的聚合物。多孔结构通过在填满固化后混合物的PMMA模具中添加溶于水的颗粒诱导形成。本发明的基于导电弹性体的微型超级电容器,采用平面式叉指结构电极,极大的降低了器件厚度,提升了器件柔性,可以更好地与柔性电子器件集成,同时具有多孔比表面积大与碳纳米管高电导性的优势。

    基于导电弹性体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552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0377271.7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导电弹性体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微型超级电容器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导电弹性体和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为凝胶聚合物,导电弹性体和固态电解质融合连接。导电弹性体包括聚合物与导电材料的混合物,聚合物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者聚苯胺,导电材料包括碳纳米管或者乙烯二氧噻吩单体。凝胶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与磷酸、硫酸、氯化锂的聚合物。多孔结构通过在填满固化后混合物的PMMA模具中添加溶于水的颗粒诱导形成。本发明的基于导电弹性体的微型超级电容器,采用平面式叉指结构电极,极大的降低了器件厚度,提升了器件柔性,可以更好地与柔性电子器件集成,同时具有多孔比表面积大与碳纳米管高电导性的优势。

    基于标准化模块及磁学式互连的自由可重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9817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010758940.2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标准化模块及磁学式互连的自由可重构系统。该系统包括:标准传感模块、标准供能模块和标准底板处理电路,标准传感模块分别与标准供能模块和标准底板处理电路利用磁力辅助实现互连自对准,所述标准传感模块用户按需从标准传感模块库中自由选取,标准供能模块根据用户需求从标准供能模块库中自由选取,整个系统实现基于磁学互连的自由可重构。本发明的系统基于单套标准化可控工艺,兼备性能高效、可靠、抗干扰;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随时随地“搭建”满足自身需求的集成化智能微系统,实现成本低、多次复用且简便易行的标准化应用,具有多功能、标准化、集成化、自供能、可重构等五大优势。

    一种面向通用柔性衬底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1037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151950.7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通用柔性衬底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微型超级电容器包括:导电弹性体、固态电解质和柔性衬底。导电弹性体为聚合物与导电材料的混合物,聚合物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者聚苯胺,导电材料包括碳纳米管或者乙烯二氧噻吩单体。固态电解质为凝胶聚合物,该凝胶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与磷酸的聚合物;或者,聚乙烯醇与硫酸的聚合物;或者,氯化锂与磷酸的聚合物;或者,氯化锂与硫酸的聚合物。本发明采用碳纳米管等具有高导电能力的活性材料与机械稳定性强的聚合物弹性体相结合,具有存储容量大、能量密度高、器件柔性好、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可以实现大规模高性能能量存储器件制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