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05638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451259.9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12P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秸秆微生物好氧厌氧串联预处理方法,是将收获的新鲜玉米秸秆清选、切碎、调整湿度后,装填入密闭的专用设施中压实,并用塑料薄膜封盖处理30天左右,依靠秸秆自身携带的氧气和菌群实现秸秆的好氧厌氧联合预处理,处理后的秸秆用于沼气发酵,属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玉米秸秆收获后直接粉碎、密封装填,解决沼气工程原料贮存过程中防火、防雨、防霉烂以及直接贮存占地面积大、安全隐患高的问题;依靠玉米秸秆自身携带的空气和菌群在密封设施中自发进行微生物好氧和厌氧串联预处理,解决预处理成本高、操作复杂的问题;经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处理后的玉米秸秆,比未处理秸秆的厌氧消化产气速率提高20%,产气量提高15%。
-
公开(公告)号:CN102618434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36338.3
申请日:2012-02-17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12M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植物仿生学的高效微藻培养装置。本发明属于微细胞藻类生产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光高效、占地面积小的微藻反应器,以满足微藻规模生产的需求。通过下列技术实现:反应器分为根、茎、叶反应器和导管等4个部分,根反应器位于底部,是藻液的汇集器,茎反应器是藻液的混合器,叶反应器交错排列在茎反应器上,是藻细胞光合作用场所,反应器系统通过导管连接。水泵将根反应器中的藻液吸入茎反应器,再注入叶反应器,待藻液蓄满叶反应器后,由导管注入茎反应器,最后汇入根反应器。叶反应器数目多,交错排列,角度可调,面积体积比大,藻细胞在此充分感光,提高了培养效率。本反应器藻液感光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工厂化程度高,适合各种环境使用,尤适合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微藻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02612952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83338.9
申请日:2012-03-27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厌氧发酵剩余物制造生态结皮的环境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是获取基质:采用固液分离设备对厌氧发酵剩余物进行固液分离,获取沼渣;第二是基质调质:在沼渣中添加麦饭石、保水剂等辅助物料掺混均匀;第三是结皮成型:物料放入模具中压制成结皮;第四是野外铺设:将种子置入结皮的育苗穴内,可根据环境条件将结皮置于不同立地生境中,种子自行发芽生长,随着幼苗成长和结皮风化,植物、结皮和土壤成为一体。本方明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环境友好、节约资源,适于荒漠化防治和区域生态恢复、重建和改良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203487151U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20531315.X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热式车库固态厌氧发酵装置。技术方案包括车库式发酵装置主体(1)、气密门(2)、喷淋管(3)、渗滤液收集管(11)、渗滤液储存与调质设施(12)、换热装置(15)、曝气管(18)等部分,利用曝气管(18)和排气管(5)实现发酵初期的好氧升温,大大降低了发酵过程所需热能;利用渗滤液收集管(11)和渗滤液储存与调质设施(12)将收集的渗滤液调质后回流到固态物料顶部进行喷淋,实现传质传热,有效解决传统高固含量物料厌氧发酵工艺酸抑制难题,整个系统无沼液外排;利用加热盘管(14)和换热装置(15)来提供发酵中后期所需的热量,保证厌氧发酵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3440372U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20531312.6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厌氧发酵罐pH值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发酵罐(1),酸阀(2),碱阀(3)与蠕动泵(4)分别设置于酸液或碱液输入部与喷淋器(5)的连接管道上,pH计探头(7)伸入发酵罐内部的探头保护器(6)内。pH值监测仪(8)连接pH计探头(7)与pH值控制仪(9),由发酵罐pH计探头(7)将料液酸碱度信号传输至pH值监测仪(8),监测仪通过对比设定pH值与料液pH值来传输信号到pH值控制仪(9),如果料液pH值偏碱性,则pH值控制仪连接打开酸阀关闭碱阀;如果料液pH值偏酸性,则pH值控制仪打开碱阀关闭酸阀。发酵罐上中下部设有pH值监测位点,pH计探头有保护装置。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可根据罐内料液pH值自动控制发酵液pH值,通过喷淋酸液或者碱液调节罐内pH值,便发酵罐pH值稳定,有效提高产气速率。大量节省人力资源,降低工作强二度,节省资源,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204702671U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20386738.6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5F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沼渣制备有机基质系统。技术方案包括集装箱主体(1)、上料螺旋(6)、混合设备(7)、横向输送螺旋(8)、给料螺旋(10)、包装设备(11)、高压风机(12)、竖向输送螺旋(13)等部分,横向输送螺旋(8)将落到其上的沼渣缓慢输送至发酵室的另一端,沼渣在发酵室内的停留时间可控;横向输送螺旋(8)的中心轴上开有小孔,与高压风机(12)相连,用于对沼渣堆体进行曝气;发酵完成后的沼渣经混合、封装后成为有机基质产品,可直接进行使用或销售;整个生产的发酵、物料输送、混料、包装等环节均在密闭的集装箱内完成,完全实现了自动化,适宜处理规模化沼气工程所产生的沼渣,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202926140U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20578167.2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补偿式固体发酵气密技术及装置。技术方案包括气密门(1)、液压驱动杆(2)、带式钢条(6)和常温硅橡胶层(9),其特征在于气密门(1)内填充有保温材料并布置有四根斜向加强筋(2);通过液压驱动杆(3)开启和关闭气密门(1),并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对对压力进行调节和补偿,保证接触点的压力适度且稳定;气密门(1)上布置有一圈带式钢条(6),钢条的顶端覆盖常温硅橡胶(9),门框上半圆型凹槽(10),常温硅橡胶(9)和半圆型凹槽(10)挤压形成良好密封,同时避免钢钢接触产生火花。本液压补偿式固体发酵气密技术及装置具有强度高、启闭简单、不易损毁的优点,并能够根据压力大小自动进行压力补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2322801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359791.9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细胞微藻养殖设备,尤其是该设备的光源布设装置。为了提高封闭式跑道池反应器的光能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减少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闭式跑道池反应器,尤其是微藻培养的光源布设装置,主要包括灯源支架、滑轨、聚光膜、水封等四部分。灯源支架呈“T”型,支架等间隔打孔以安装固定光源。光源数量可根据需要添加或者拆卸,达到节能。滑轨安装在池壁顶面,支架在滑轨上作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光源移动,光源移动速率及其数量可根据需要调整,从而节省了能量,间接提高了反应器的表面/体积比;聚光膜通过水封使反应池构成封闭式环境,聚光膜内壁贴有反光膜,未被反应器吸收的光线落到集光膜表面,经集光膜表面反射后,再次由反应器吸收,进一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这种反应器兼具开放式和密闭式培养器的优点,其移动式布光装置明显节约了培养过程中的电耗,光能利用效率高,适合培养不同成分的微藻。
-
公开(公告)号:CN202193454U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20225975.6
申请日:2011-06-30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B65G53/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式秸秆自动进出料系统,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密闭式进料室、气泵和螺旋输送机,在厌氧消化器和调节池之间设置有密闭式进料室,密闭式进料室上设有泄压阀,气泵通过电磁阀与密闭式进料室连接,密闭式进料室和调节池中分别设置有液位计,通过液位信号和压力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厌氧消化器秸秆物料的自动进出料。本增压式秸秆进出料系统有效解决了目前秸秆厌氧消化器进出料困难的问题,具有生产率高、故障率低、单位能耗低等优点,并且能够适应于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垃圾等不同类型的原料,可实现工业化稳定连续生产,为推动我国厌氧消化工艺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204702670U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20386737.1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5F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箱式沼渣发酵装置。技术方案包括箱式发酵主体(3)、顶部密封门(1)、螺旋搅拌机(5)、高压风机(6)、排气管(7)、渗滤板(10)、出料门(8)和排污管(11)等部分,利用螺旋搅拌机(5)定时将物料进行翻动、混匀,保证传质和传热均匀,促进有机物降解,缩短发酵周期;采用弧形渗滤板(10)与螺旋搅拌机(5)的叶片外圆相切,既满足了曝气和渗滤液收集的要求,又减少了搅拌死角,保证沼渣等物料的搅拌更加均匀、发酵更为充分;所有工序均在密闭的箱体内完成,不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对外界环境基本无污染;人工操作量小,管理方便;整体体积较小,可实现移动式处理,十分灵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