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01848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80080919.3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8 , H01M8/0271 , H01M8/2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71 , H01M8/18 , H01M8/188 , H01M8/247 , Y02E60/528
Abstract: 提供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其中在隔膜中不太可能发生损坏。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包括:一对相邻的单元框架,每个单元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双极板,所述框架本体中形成有用于电解液的流动通道,所述双极板被布置在框架本体的内部;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被布置成在所述一对单元框架的双极板之间面对彼此;隔膜,所述隔膜被置于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保护板,所述保护板覆盖流动通道,并且朝向双极板挤压正极电极或负极电极的边缘部;和隔膜保护结构,所述隔膜保护结构防止由于保护板和隔膜之间的接触而破坏隔膜。
-
公开(公告)号:CN10791948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0904992.4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18 , H01M8/2455 , H01M8/2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框架体、电池单元框架、电池单元堆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所述框架体是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电池单元堆的扁平电池单元框架的一部分,并且在电池单元框架的双极板的外周侧上支撑双极板,该框架体包括当多个电池单元框架被堆叠时将面对沿着堆叠方向邻近于该电池单元框架的另一个电池单元框架的框架体的框架对向面,其中框架对向面具有0.03μm以上并且3.2μm以下的表面粗糙度Ra。
-
公开(公告)号:CN106471658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80014752.6
申请日:2015-08-20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8 , H01M8/04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 , H01M8/0202 , H01M8/18 , H01M8/188 , H01M8/20 , H01M8/2465 , H01M2004/8694 , Y02E60/52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单元的框架本体,该框架本体能够改进狭缝中的电解液的散热,并且能够抑制电解液的升温。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单元的框架本体包括:开口,该开口形成在框架本体的内侧;歧管,该岐管允许电解液流过;和狭缝,该狭缝连接歧管和开口,并且在歧管和开口之间形成电解液的流路,该狭缝具有一对侧壁,该一对侧壁在垂直于电解液的流动方向的横截面中彼此面对,该狭缝在其沿着狭缝的深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处具有宽度变窄部,该宽度变窄部允许侧壁具有沿着深度方向变窄的间隔。
-
公开(公告)号:CN1515047A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申请号:CN02811626.7
申请日:2002-05-07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关西电力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47 , H01M8/188 , H01M8/248 , H01M8/2483 , Y02E60/528
Abstract: 提供一种氧化还原流动式电池用电池组,其不用粘接双极板和电极,可提交长期使用时的可靠性。氧化还原流动式电池组(1)把电池框(2)和电极(3)、(4)和隔膜(5)加以层合。电池框(2)具有框架(2A)和设在框架(2A)内侧的双极板(9)。电极(3)、(4)不粘接在双极板(9)上而是用夹紧力贴紧在双极板(9)上。把电极(3)、(4)压缩到相当于框架(2A)与双极板(9)的台阶高差的厚度时,其回弹力最好是15kPa以上~150kPa以下(0.153kgf/cm2以上~1.53kgf/cm2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35255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80003447.6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8 , H01M8/02 , H01M8/0202
Abstract: 此双极板用在具有设置在一个表面侧的正极电极和设置在另一表面侧的负极电极的电池。所述双极板的所述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多个沟部,电解质溶液在所述多个沟部中流动;和脊部,每个脊部均位于相邻的所述沟部之间。所述沟部包括彼此不连通的导入沟部和排出沟部。每个脊部设置有粗糙部分,该粗糙部分用于抑制正极电极或负极电极在相邻的所述沟部的排列方向上的滑动。在所述脊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所述粗糙部分设置有粗糙表面。所述粗糙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至10μm以内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
-
公开(公告)号:CN10870185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780013838.6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8 , H01M8/0271
Abstract: 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包括:单元框架,所述单元框架具有框体,所述框体中形成有密封槽;以及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密封槽中。所述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包括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将所述密封构件固定到所述密封槽,并且固化后的所述粘合剂的A型硬度计硬度为100或更小。优选地,固化后的粘合剂的所述A型硬度计硬度不大于所述密封构件的A型硬度计硬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566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580061117.3
申请日:2015-10-05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8 , H01M8/0273 , H01M8/0297 , H01M8/0271
Abstract: 提供可以有效制造的电池芯。电池芯的每个芯框架的框架体包括通过减小围绕穿透窗的整个周边的周边部分的厚度使得周边部分具有比框架体的其它部分更小的厚度而形成的内周凹部。电池芯的双极板包括与内周凹部接合的外周接合部,外周接合部是具有特定宽度的部分,并且遍及双极板的整个外周延伸。电池芯包括中断作为电解质逸出路径的泄漏通道的中断结构,泄漏通道导致入口狭缝和出口狭缝彼此连通,并且当从前面观察芯框架时,形成在内周凹部的外周与外周接合部的外周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575785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580042279.2
申请日:2015-10-05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8 , H01M8/0273 , H01M8/0297 , H01M8/0271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电池性能的电池电芯。液流电池的电池电芯包括:电芯框架,所述电芯框架包括框架和双极板,所述框架包括直通窗和用作电解液流动路径的歧管,所述双极板挡住所述直通窗;正电极,所述正电极设置在所述双极板的一个表面侧;以及负电极,所述负电极设置在所述双极板的另一表面侧。在该电池电芯中,在所述框架中,形成所述歧管的部分的厚度被定义为Ft;在所述双极板中,挡住所述直通窗的部分的厚度被定义为Bt;在所述正电极中,面对所述双极板的部分的厚度被定义为Pt;在所述负电极中,面对所述双极板的部分的厚度被定义为Nt;并且,这些厚度满足:Ft≥4mm,Bt≥Ft‑3.0mm,Pt≤1.5mm,以及Nt≤1.5mm。
-
公开(公告)号:CN106471658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580014752.6
申请日:2015-08-20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8 , H01M8/04029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单元的框架本体,该框架本体能够改进狭缝中的电解液的散热,并且能够抑制电解液的升温。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单元的框架本体包括:开口,该开口形成在框架本体的内侧;歧管,该岐管允许电解液流过;和狭缝,该狭缝连接歧管和开口,并且在歧管和开口之间形成电解液的流路,该狭缝具有一对侧壁,该一对侧壁在垂直于电解液的流动方向的横截面中彼此面对,该狭缝在其沿着狭缝的深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处具有宽度变窄部,该宽度变窄部允许侧壁具有沿着深度方向变窄的间隔。
-
公开(公告)号:CN108352554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80003447.6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8 , H01M8/02 , H01M8/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 , H01M8/0202 , H01M8/18 , Y02E60/528
Abstract: 此双极板用在具有设置在一个表面侧的正极电极和设置在另一表面侧的负极电极的电池。所述双极板的所述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多个沟部,电解质溶液在所述多个沟部中流动;和脊部,每个脊部均位于相邻的所述沟部之间。所述沟部包括彼此不连通的导入沟部和排出沟部。每个脊部设置有粗糙部分,该粗糙部分用于抑制正极电极或负极电极在相邻的所述沟部的排列方向上的滑动。在所述脊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所述粗糙部分设置有粗糙表面。所述粗糙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至10μm以内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