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03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87084.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T7/00 , G06V10/80 , G06T3/40 , G06N3/0464 , G06N3/09 , G16H30/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脑图谱的脑影像结构化分析和脑疾病分类系统,包括:脑图谱标准化模块,用于基于多种脑图谱构建的脑图谱库实现脑图谱标准化;结构化映射模块,用于将多模态脑影像样本数据映射到脑图谱所在的标准空间,提取多模态脑影像样本数据的影像学指标;图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不同脑图谱所对应的图;图表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图的图表征;非影像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的非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标准化;训练模块,用于利用预处理和标准化后的非影像数据与图表征的融合特征来训练分类器;分类模块,用于利用训练完成的分类器对采集得到的多模态脑影像数据进行分类。本发明提高脑疾病分类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5923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276176.0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工作记忆任务脑磁图分类系统,包括脑磁图数据采集模块、脑磁图数据预处理模块、脑磁图源重建模块和机器学习分类模块,其中脑磁图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被试不同工作记忆任务态的脑磁图数据,脑磁图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不同工作记忆任务态的脑磁图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并分离噪声和伪影,脑磁图源重建模块用于对经过脑磁图数据预处理模块的数据进行传感器信号分析及源重建分析,机器学习分类模块以功率时间序列作为特征,对被试所属的工作记忆任务进行分类。本发明整合了对工作记忆脑磁图数据完整的从预处理到源重建的分析流程,对工作记忆任务脑磁图数据分类,对于工作记忆解码和大脑记忆相关机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3593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276171.8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脑纤维束异常区域精准定位系统,该系统从扩散磁共振数据中提取全脑的纤维连接,通过自定义纤维束通路或者基于大脑纤维束模板提取纤维束通路。将选定的纤维束通路投射到全脑的纤维连接结果上并进行精细地分段。用扩散磁共振数据计算各向异性分数,平均扩散率,神经突内容积比以及方向分散度等影像学指标,从而得到每条纤维束通路每个节点上的影像学指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在疾病组和健康组之间用这些影像学指标做分类,可以精准定位不同疾病下哪些纤维束通路上的哪些节点发生了异常变化。本发明采用球面约束反卷积重建方法,估计每个体素上的纤维走向函数,来重建每个体素上的纤维分布,可以有效解决纤维交叉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5620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95235.8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A61B5/372 ,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F18/213 , A61B5/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癫痫脑电指标提取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该癫痫脑电指标提取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受试者在癫痫发作前后的第一脑电图数据;对第一脑电图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预处理,得到第二脑电图数据;提取第二脑电图数据中特定分析时段的脑电图数据,得到第三脑电图数据;根据第三脑电图数据进行溯源重建分析,得到溯源重建分析结果;将溯源重建分析结果映射于脑图谱模板的脑区上,得到脑图谱级别的脑电溯源数据;根据脑图谱级别的脑电溯源数据提取目标脑电指标,通过本申请,实现了癫痫脑电指标提取的可重复性,提高了癫痫脑电指标提取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45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45081.4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心率变异性呼吸调控的工作记忆改善评估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基线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被试的原始多模态生物信息;心率变异性调控模块用于确定被试的目标心率变异性以及目标心率变异性对应的目标呼吸模式;更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被试基于所述目标呼吸模式进行预设时长呼吸调控后的更新多模态生物信息;工作记忆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更新多模态生物信息与原始多模态生物信息,提取被试的多模态生物特征,并基于多模态生物特征确定目标呼吸模式下的目标心率变异性对被试的工作记忆的增强结果。采用本新系统实现了基于心率变异性产生的多模态生物特征信息的工作记忆评估,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24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19036.0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偏振分离端面耦合器及其线形设计方法,该耦合器包括底层硅衬底,氧化硅下掩埋层,波导结构和上包层。波导结构由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两组波导构成,其中一组波导有两种厚度,分别用来与光纤进行耦合并传输横电模(TE)模式的光信号,另一组波导厚度恒定,用来和前一组波导进行耦合并传输横磁模(TM)模式的光信号,基于这种平面波导耦合结构,提出了一种波导线形的设计方法,针对不同波长进行耦合波导线形的优化设计实现了光纤到光芯片光场的高效、大带宽的模场耦合和偏振分离功能。
-
-
公开(公告)号:CN11664335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931917.2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斑转换器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包括:构建模斑转换器的轮廓函数;基于模斑转换器的轮廓函数来建立模斑转换器的模型;在模斑转换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连接输入波导和输出波导,其中,输入波导的宽度大于输出波导的宽度;在输入波导处设有模式光源,用于发出预定输入功率的光;在输出波导处设有功率监视器,用于监测输出波导的输出功率;以模斑转换器的传输效率为优化目标,通过仿真优化方法来对轮廓函数中的各项参数不断地进行迭代优化以最终得到各项参数的最优解,模斑转换器的传输效率等于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及将得到的各项参数的最优解代入到轮廓函数中以设计得到模斑转换器。因此可缩短模斑转换器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3859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85989.0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1L23/31 , H01L23/498 , H01L23/538 , H01L21/56 , H01L21/4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其中,该芯片封装结构包括基板、第一重布线层、填充层、第二重布线层和金属凸点。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基板的第一面与外围芯片电连接。第一重布线层设置于基板的第二面上。填充层设置于第一重布线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填充层内设有依次层叠的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以及至少部分包围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的填充体。第二重布线层设置于填充层远离基板的一侧。第一芯片通过第一重布线层、基板与外围芯片电连接。金属凸点设置于第二重布线层远离填充层的一侧,用于将电性引出。可实现适用于多功能或不同尺寸、且I/O数较多的芯片,因此可在减小封装尺寸、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的端口互连和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5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07122.6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栅耦合器、光芯片系统及光栅耦合器的制备方法。其中,光栅耦合器包括:衬底与耦合波导。耦合波导位于衬底上。耦合波导包括光栅波导部与包覆部,光栅波导部位于包覆部内。光栅波导部包括光栅栅齿,光栅栅齿的开口方向背向衬底。衬底包括衬底部、导光部与隔离槽。在衬底所在的平面上,衬底部与隔离槽相邻,隔离槽与导光部相邻,隔离槽位于导光部与衬底部之间,且衬底部围绕隔离槽,隔离槽围绕导光部。导光部用于将入射至导光部的光以无发散的形式引导至光栅栅齿。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具备制备工艺简单且制备成本低的优点,及避免对衬底强度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提升光栅耦合器的耦合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