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17109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80008031.1
申请日:2010-02-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桥本周三
IPC: B60N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276 , B60N2/2245 , B60N2/4228 , B60N2/42745 , B60R21/0134 , B60R2021/0011 , B60R2021/01252
Abstract: 乘员保护装置(10)包括:坐垫(16);座椅靠背(18);基部,其设置在车体中;支承部,其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18)中并且从车辆的前方看时与座椅靠背(18)的靠背部重叠;倾斜角度调节部,其通过使所述支承部相对于所述基部移动来改变所述座椅靠背(18)的倾斜角度;以及接触部,其设置在所述车体中。如果由于超过规定量值的向后负荷施加到座椅靠背(18)上而使所述支承部在车辆的纵向上向后移位,则所述接触部在座椅靠背(18)的相对于座椅靠背的中央部的左右两侧与所述支承部形成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2317109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080008031.1
申请日:2010-02-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桥本周三
IPC: B60N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276 , B60N2/2245 , B60N2/4228 , B60N2/42745 , B60R21/0134 , B60R2021/0011 , B60R2021/01252
Abstract: 乘员保护装置(10)包括:坐垫(16);座椅靠背(18);基部,其设置在车体中;支承部,其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18)中并且从车辆的前方看时与座椅靠背(18)的靠背部重叠;倾斜角度调节部,其通过使所述支承部相对于所述基部移动来改变所述座椅靠背(18)的倾斜角度;以及接触部,其设置在所述车体中。如果由于超过规定量值的向后负荷施加到座椅靠背(18)上而使所述支承部在车辆的纵向上向后移位,则所述接触部在座椅靠背(18)的相对于座椅靠背的中央部的左右两侧与所述支承部形成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1784420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880102976.2
申请日:2008-08-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桥本周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2745 , B60N2/0276 , B60R21/0134 , B60R2021/0127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使座椅和座椅安全带平稳工作。当预测到碰撞的情况下,在距离碰撞的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t1时,由座椅控制ECU使座椅作动器开始动作,并在距离碰撞的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t2(t1>t2)时,由座椅安全带控制ECU使座椅安全带作动器开始动作。此外,在达到时间t2或者时间t3(t1>t2>t3)时,座椅控制ECU将会停止座椅作动器的动作,所述时间t3是座椅安全带作动器启动而使座椅安全带开始被施加预先设定的张力的时间。并且,既可以完全不同时进行座椅调节与座椅安全带调节,也可以仅在使座椅安全带开始被施加预先设定的张力的时间内同时进行座椅调节与座椅安全带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2083653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80121694.1
申请日:2009-06-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桥本周三
IPC: B60N2/427 , B60R21/0134 , B60R22/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46 , B60N2/0276 , B60N2/22 , B60R21/0136 , B60R2021/01272
Abstract: 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其包括:碰撞预测部件(22);调节倾斜角度的座椅靠背作动器(28);座椅安全带收缩部件(32);倾斜角度传感器(30);以及控制器(26),所述控制器(26)将倾斜角度设置成目标角度,并且控制座椅安全带收缩部件(32)使得当碰撞预测部件判定出碰撞将发生时收缩座椅安全带。因此,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倾斜角度减小时的座椅安全带收缩部件(32)的驱动力小于以下至少一个:当倾斜角度不改变时的座椅安全带收缩部件(32)的驱动力;或当倾斜角度增加时的座椅安全带收缩部件(32)的驱动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