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44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11820253.9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连接构造具备:框体,收容控制旋转电机的逆变器;第1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框体,连接与蓄电池连接的第1电缆;第2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框体,连接与供给电力的设备连接的第2电缆;第1路径,将所述第1连接器和所述逆变器电连接;以及第2路径,将所述第1路径和所述第2连接器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58390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1163663.1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结城启介
Abstract: 提供具备电动机模块、第一电力变换电路、第一外壳、第二电力变换电路、第二外壳及壁的机电一体单元。所述电动机模块内置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力变换电路连接于所述电动机。所述第一外壳收容第一电力变换电路并且安装于电动机模块,具有第一面。所述第二电力变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力变换电路。所述第二外壳收容所述第二电力变换电路并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具有与所述第一外壳的所述第一面对向的第二面。所述壁在所述第一外壳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外壳的所述第二面之间包围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6620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076056.4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用于车辆的机电一体化单元包括:壳体,其包括第一腔室和位于第一腔室上方的第二腔室;第一马达,其布置在第一腔室中;第二马达,其与第一马达一起沿前后方向布置在第一腔室中,第二马达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马达的上方;以及电路单元,其布置在第二腔室中并且电连接至第一马达或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者。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分隔壁包括凸出部,该凸出部从凸出部之外的部分朝向第二腔室凸出并且位于第二马达上方。电路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前后方向上或在左右方向上面向凸出部。
-
公开(公告)号:CN11025437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910175031.3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16/02
Abstract: 一种功率控制单元,位于车辆的驱动部收纳室内,包括收纳电力变换装置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多个框体部,在所述多个框体部的周围设置有多个紧固连结部,所述多个框体部在所述多个紧固连结部通过螺纹件互相紧固连结,所述多个紧固连结部包括:因向所述框体的载荷的输入而剪切载荷集中的特定紧固连结部、和作为所述特定紧固连结部以外的紧固连结部的通常紧固连结部,所述特定紧固连结部具有诱发塑性变形的诱发部,所述诱发部构成为,使所述特定紧固连结部的弹性极限降低,以使得在向所述框体输入了所述载荷的情况下,所述特定紧固连结部先于所述通常紧固连结部发生塑性变形。
-
-
公开(公告)号:CN209813867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353618.4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结城启介
IPC: B60R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该车载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中,车载电气设备是安装在车辆前部空间内配置的变速驱动桥上部的电气设备,该安装结构包括配置在电气设备的后部的第一电气部件;配置在电气设备的后部的第二电气部件;及用于将第二电气部件安装在电气设备上的一个以上的金属构件,金属构件具有突出到比第一电气部件及第二电气部件更靠后方之处的突出部分。基于该结构,车辆受到碰撞而使电气设备与其后方的其它部件接触时,由于是金属构件与后方的部件相抵接,因而能保护第一电气部件及第二电气部件。由此,能在不增加车体重量的情况下,防止车辆受到碰撞时电气部件被损坏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13989719U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22599737.3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控制单元箱。该电源控制单元箱具备侧壁、从侧壁突出的突缘、从侧壁延伸出并能由螺栓紧固在箱支撑构件上的紧固用凸部、及连接在紧固用凸部与侧壁之间的肋板,肋板具有第一侧部、第二侧部、及外缘,第一侧部沿着侧壁延伸到其顶端与突缘相接的位置;第二侧部沿着紧固用凸部的外周面延伸到其顶端与紧固用凸部的延伸方向前端的前端面相邻的位置;外缘将第一侧部的顶端与第二侧部的顶端相连结。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能够防止配置在紧固用凸部与PCU箱的侧壁之间的肋板上应力集中,从而能够提高肋板的强度、防止裂缝产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