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件及燃料电池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94037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480054327.5

    申请日:2014-10-01

    Inventor: 绀野周重

    Abstract: 分隔件具有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凹凸形状,分隔件的一面构成具有反应气体流路的气体流通面,该反应气体流路包括由凹凸形状形成的多个反应气体流路槽,分隔件的另一面构成包括冷却水流路的冷却面,该冷却水流路包括由凹凸形状形成的多个冷却水流路槽。冷却水流路具备:交叉流路部,包括隔着反应气体流路的反应气体流路槽而相邻的冷却水流路槽和在所述相邻的冷却水流路之间的所述反应气体流路槽的所述冷却面侧形成的连通流路槽,该连通流路槽的深度比冷却水流路槽浅;以及冷却水流路槽的方向发生变化的冷却水转弯部。在冷却水转弯部的背侧的位置,在气体流通面形成有反应气体转弯部,反应气体转弯部由恒定深度的槽部构成。

    分隔件及燃料电池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9403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80054060.X

    申请日:2014-10-01

    Abstract: 使用于燃料电池的分隔件具备:气体流路,具有供反应气体流通的多个气体流路槽;气体排出孔,用于进行反应气体从气体流路的排出;及导出流路部,位于气体排出孔与气体流路之间,用于使从气体流路排出的反应气体向气体排出孔流动。多个气体流路槽具有与导出流路部连结的连结流路部。连结流路部具有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的倾斜气体流路槽。连结流路部的倾斜气体流路槽的槽宽以使基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倾斜气体流路槽部的壁面对水进行保持的力大于由于重力而向水施加的力的方式设定。

    与燃料电池组连接的多通道测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67296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780021872.4

    申请日:2007-05-24

    Inventor: 绀野周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537 H01M8/04552 H01M2008/1095

    Abstract: 由于以燃料电池组(23)的单体电池(19)的数量与多个端子侧连接器(40)的全部极数相等的方式,来决定N极连接器(41)和(N+1)极连接器(42)的数量与组合,因此在端子侧连接器(40)中不会出现多余的极数。因此,与在端子侧连接器(40)中存在多余极数的情况相比,不会造成浪费,另外,可实现多通道测定装置(10)的小型化,且在空间上有利。另外,即使在改变燃料电池组(23)的单体电池(19)的数量的情况下,也可不新设N极与(N+1)极之外极数的端子侧连接器(40),而通过改变N极连接器(41)与(N+1)连接器(42)的数量与组合来对应。因此可容易地与燃料电池组(23)的单体电池(19)数量的变化相对应。

    燃料电池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2346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0192919.8

    申请日:2019-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包含:电解质膜;分别形成在所述电解质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第一催化剂层和第二催化剂层;以及隔板,所述第一催化剂层被布置在所述隔板与所述电解质膜之间,其中所述隔板包含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反应气体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催化剂层与所述隔板之间流动。

    分隔件及燃料电池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94036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480054060.X

    申请日:2014-10-01

    Abstract: 使用于燃料电池的分隔件具备:气体流路,具有供反应气体流通的多个气体流路槽;气体排出孔,用于进行反应气体从气体流路的排出;及导出流路部,位于气体排出孔与气体流路之间,用于使从气体流路排出的反应气体向气体排出孔流动。多个气体流路槽具有与导出流路部连结的连结流路部。连结流路部具有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的倾斜气体流路槽。连结流路部的倾斜气体流路槽的槽宽以使基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倾斜气体流路槽部的壁面对水进行保持的力大于由于重力而向水施加的力的方式设定。

    分隔件及燃料电池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9403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80054327.5

    申请日:2014-10-01

    Inventor: 绀野周重

    Abstract: 分隔件具有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凹凸形状,分隔件的一面构成具有反应气体流路的气体流通面,该反应气体流路包括由凹凸形状形成的多个反应气体流路槽,分隔件的另一面构成包括冷却水流路的冷却面,该冷却水流路包括由凹凸形状形成的多个冷却水流路槽。冷却水流路具备:交叉流路部,包括隔着反应气体流路的反应气体流路槽而相邻的冷却水流路槽和在所述相邻的冷却水流路之间的所述反应气体流路槽的所述冷却面侧形成的连通流路槽,该连通流路槽的深度比冷却水流路槽浅;以及冷却水流路槽的方向发生变化的冷却水转弯部。在冷却水转弯部的背侧的位置,在气体流通面形成有反应气体转弯部,反应气体转弯部由恒定深度的槽部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