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下部结构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33326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590936.7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其具备被设置于车厢的地板下的蓄电池单元(18)、和被设置在与所述车厢相比靠前方且蓄电池单元(18)的前方的悬挂构件(16)。在地板侧设置具有前端斜面的地板侧扩张部件(36)和具有前端斜面的蓄电池侧扩张部件(50),在悬挂构件侧的后端设置具有下方侧位于后方侧的后端斜面的构件侧扩张部件(34),且利用支架(60)而对悬挂构件(16)和地板侧进行连接。而且,朝向车辆后方依次设置构件侧扩张部件(34)的后端斜面、地板侧扩张部件(36)的前端斜面、蓄电池侧扩张部件(50)的前端斜面的顺序而设置,并且支架(60)的前端位于与地板侧扩张部件(36)的前端斜面相比而靠后方处。

    车身前部结构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6646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133167.4

    申请日:2016-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14 B62D25/04 B62D25/08

    Abstract: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含前柱、前围部和载荷传递部。前围部包含前围板。载荷传递部包含:前围侧结构部,其固定至前围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的面向车辆后侧的表面;柱侧结构部,其固定至面向柱内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表面;以及中间结构部,其连接至前围侧结构部和柱侧结构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中间结构部贯穿孔部,且设定在如下部位处:在所述部位处,所述中间结构部将当存在前面碰撞时作用在前围侧结构部上的载荷传递至柱侧结构部。

    车辆下部结构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33326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1910590936.7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其具备被设置于车厢的地板下的蓄电池单元(18)、和被设置在与所述车厢相比靠前方且蓄电池单元(18)的前方的悬挂构件(16)。在地板侧设置具有前端斜面的地板侧扩张部件(36)和具有前端斜面的蓄电池侧扩张部件(50),在悬挂构件侧的后端设置具有下方侧位于后方侧的后端斜面的构件侧扩张部件(34),且利用支架(60)而对悬挂构件(16)和地板侧进行连接。而且,朝向车辆后方依次设置构件侧扩张部件(34)的后端斜面、地板侧扩张部件(36)的前端斜面、蓄电池侧扩张部件(50)的前端斜面的顺序而设置,并且支架(60)的前端位于与地板侧扩张部件(36)的前端斜面相比而靠后方处。

    车辆前部结构
    14.
    发明公开
    车辆前部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4164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08960.8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在车厢(22)的地板的下方配置有蓄电池单元(18),且在蓄电池单元(18)的箱体前部的下表面上突出设置有蓄电池侧扩展件(50)。在悬架构件(16)的后端边缘中的与蓄电池侧扩展件(5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处,突出设置有构件侧扩展件(34、34)。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52849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1081595.7

    申请日:2019-11-07

    Inventor: 富泽义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地板中央构件(20)在车辆的车身地板的中央部于长度方向上延伸,第一地板横向构件(22)贯穿地板中央构件(20)而在车辆横向上延伸。地板中央构件(20)包括与第一地板横向构件(22)的上壁(22a)对置的结合凸缘(34)。结合凸缘(34)与第一地板横向构件(22)通过螺栓(36)及螺母(38)而被结合。

    车辆前部构造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2660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910083487.7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具备配置在左右的前纵梁之间的舱横梁、在前纵梁的车辆上下方向上侧的挡板部、以及将舱横梁、前纵梁及挡板部连接的连接托架,连接托架具有将舱横梁与前纵梁连接的基部、和从基部朝向挡板部延伸并与挡板部连接的臂,臂具有槽形的折弯部。

    车辆的下部结构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7516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625435.8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发生前面碰撞时抑制前部悬架构件的后退的车辆的下部结构。本发明的悬架构件(14)被安装于下部车身(12)的侧面构件(20)上。在悬架构件(14)的后部处,于悬架构件(14)与下部车身(12)之间存在有分隔件(28)。分隔件(28)包括托架(46)和柱环(48),托架(46)具有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46b)。延伸部(46b)的前端面(46f)与悬架构件主体(22)的后壁面(22a)对置。延伸部(46b)的前端面(46f)的角(46h)被实施了圆形倒角。

    车辆的下部结构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7516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625032.3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发生前面碰撞时抑制前部悬架构件的后退的车辆的下部结构。悬架构件(14)被安装于下部车身(12)的侧面构件(20)上。在悬架构件(14)的后部处,于悬架构件(14)与下部车身(12)之间存在有分隔件(28)。分隔件(28)包括托架(46),托架的前端面(46f)与悬架构件主体(22)的后壁面(22a)对置。在发生前面碰撞时,悬架构件(14)的后壁面(22a)将与托架(46)抵接,从而使悬架构件(14)的后退被抑制。

    车身前部结构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66463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133167.4

    申请日:2016-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14 B62D25/04

    Abstract: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含前柱、前围部和载荷传递部。前围部包含前围板。载荷传递部包含:前围侧结构部,其固定至前围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区域的面向车辆后侧的表面;柱侧结构部,其固定至面向柱内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表面;以及中间结构部,其连接至前围侧结构部和柱侧结构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中间结构部贯穿孔部,且设定在如下部位处:在所述部位处,所述中间结构部将当存在前面碰撞时作用在前围侧结构部上的载荷传递至柱侧结构部。

    车辆前部结构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122146U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920800277.0

    申请日:2019-05-30

    Inventor: 富泽义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该车辆前部结构包括沿车长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梁、安装在一对侧梁上的支撑框架、作为车辆行驶用的驱动源的马达、及控制马达的马达控制部,支撑框架包括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一对横向边框和沿车长方向延伸的一对纵向边框,用于支撑马达和马达控制部,支撑框架在车宽方向的长度小于一对侧梁之间的间隔,支撑框架被架设在一对侧梁之间。基于该车辆前部结构,能提高支撑框架相对于一对侧梁的组装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