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
    12.
    发明公开
    电池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97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600868.4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电池组具备单体层叠体和电池壳。单体层叠体通过将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多个电池单体层叠而构成。电池壳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收容单体层叠体。电池壳包含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在单体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上的相邻的电池单体的间隙的位置处从电池壳的外表面向电池壳的外侧突出。

    层压型电池
    13.
    发明公开
    层压型电池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21077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411517378.9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一种层压型电池,其具有:电极层叠体,其层叠有多个长方体状的电极体;及层压膜,其覆盖并封入所述电极体,层压膜具有:膜主体,其覆盖电极层叠体的4个面;膜隔壁部,其介于所述多个电极体中的2个邻接的电极体之间;及盖部件,其分别覆盖由膜主体及膜隔壁部形成且分别容纳有电极体的容纳部中的剩余2个侧面,且其数量为电极体的2倍,盖部件具有由1个底面和4个壁面构成的凹形状部,底面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与电极体的侧面相对,且壁面的外侧面与膜主体或膜隔壁部熔接。

    层压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52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397149.8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压型电池的制造方法,能够减小在与侧面部件相接的熔敷后的层压膜中因部位不同而产生的厚度差。层压型电池具备电极体、配置在电极体的侧面的侧面部件以及覆盖侧面部件的一部分和电极体的层压膜,侧面部件在侧面的长边方向上配置在相对于侧面的中心偏向长边方向的第一侧的位置,层压型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以覆盖侧面部件的一部分和电极体的方式熔敷层压膜的熔敷工序,在侧面部件中,在以侧面的长边方向上的侧面部件的中心为边界将第一侧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将第一侧的相反侧即第二侧的区域设为第二区域的情况下,在熔敷工序中使用的层压膜的与侧面部件的第一区域相接的区域的平均厚度比与侧面部件的第二区域相接的区域的平均厚度厚。

    电池模块
    15.
    发明公开
    电池模块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816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075731.2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模块,能够既确保电池单元与冷却器的绝缘又谋求电池单元与冷却器之间的冷却效率的提高。本公开涉及的电池模块具备电池单元、对电池单元进行冷却的冷却器、设置于电池单元与冷却器之间的绝缘体及设置于电池单元与冷却器之间的热传导体。绝缘体具有开孔部,热传导体填埋开孔部,热传导体具有绝缘性。

    车辆和用于控制车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3916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031086.X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和用于控制车辆的方法。一种车辆(1),包括:电池(14),该电池能够利用从设置在车辆外部的充电器(2)供应的电力进行充电;以及空调和冷却系统(15),该空调和冷却系统冷却电池(14)。ECU(10)控制电池(14)的充电操作,使得电池(14)在恒定电流(Iconst)的充电条件下充电,该恒定电流在从充电开始到满足完成条件的充电时段内是恒定的。ECU(10)基于由充电引起的电池(14)中的发热量以及由空调和冷却系统(15)对电池(14)的冷却量来设置充电条件,使得满足完成条件时的电池温度(TB)成为上限温度(UL)。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33366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175649.5

    申请日:2018-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为了在NOx催化剂为高温时对NOx催化剂适合地供给还原剂,在NOx催化剂的温度为氨被氧化的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且NOx催化剂中的NOx净化率小于规定下限净化率的情况下,在改变针对向NOx催化剂流入的NOx的量的当量比而实施了至少两次添加剂的添加时,相比于与使当量比变化相伴的氨的氧化量的变化量,与使当量比变化相伴的NOx的还原量的变化量较大的情况下,与其较小的情况相比,使当量比控制中的当量比较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