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模块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3480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180070873.4

    申请日:2011-05-16

    Abstract: 一种功率模块,其将表面上接合有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电极、表面上接合有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按照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以及所述第三电极的顺序而配置于层压方向上,所述功率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至第三电极片,分别与所述第一至第三电极电连接;第一及第二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开关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一至第三电极片和所述第一及第二信号线以在与所述第二电极同一平面上向外侧延伸的方式而设置。

    电池冷却系统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1617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011902.0

    申请日:2020-01-0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池冷却系统。电池冷却系统冷却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池。该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用于循环用于冷却电池的冷却水的冷却水循环电路,用于在空气和冷却水之间换热的第一换热器,用于在制冷循环电路的低压制冷剂和冷却水之间换热的第二换热器,和用于去除冷却水中所含的杂质离子的离子交换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与冷却水循环电路串联布置。离子交换器在冷却水循环电路中布置在第二换热器的下游侧。

    电源系统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05000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580014045.7

    申请日:2015-02-10

    Abstract: 一种电源系统(30)具有电力转换器(33)和控制装置(36),该电力转换器(33)具有多个开关元件(S1至S4)并且执行与第一和第二蓄电装置(31、32)的电力转换,该控制装置(36)控制电力转换器的操作,当电力转换器执行与一个蓄电装置的电力转换时,控制装置控制电力转换器改变两个开关元件中的一个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同时保持两个开关元件中的另一个开关元件处于导通状态,两个开关元件中的每一个开关元件构成预定的臂元件,该预定的臂元件的开关状态应改变为执行与一个蓄电装置的电力转换。

    功率模块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3480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180070873.4

    申请日:2011-05-16

    Abstract: 一种功率模块,其将表面上接合有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电极、表面上接合有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按照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以及所述第三电极的顺序而配置于层压方向上,所述功率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至第三电极片,分别与所述第一至第三电极电连接;第一及第二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开关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一至第三电极片和所述第一及第二信号线以在与所述第二电极同一平面上向外侧延伸的方式而设置。

    电力转换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3643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065415.1

    申请日:2015-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003 H02M3/158 Y10T307/50

    Abstract: 一种电力转换器(33),被配置用于与两个储电装置(31、32)一起来执行电力转换,该电力转换器具有:四个开关元件(S1、S2、S3、S4),这四个开关元件串行电连接,并且被容纳于电力转换器内使得这四个开关元件分别位于平面四边形区域的四个角部;第一导电通路(BB1b),使四个开关元件中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S1、S2)电连接;以及第二导电通路(BB1d),使四个开关元件中的第三开关元件和第四开关元件(S3、S4)电连接,其中在平面图中第二导电通路与第一导电通路相交。

    半导体模块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8109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080068904.8

    申请日:2010-09-02

    Abstract: 半导体模块(1、2、3、4、5)包括:半导体元件(10);布线部件(20、22),其与半导体元件相连接;冷却板(50、501、502、503、504),其为具有半导体元件侧的第一面、和与该第一面为相反侧的第二面的冷却板(50、501、502、503、504),且在第一方向(Y)上的端部处具有结合部(52、521、522、524a+524b);模压部(60),其通过在半导体元件(10)、布线部件(20、22)及冷却板上模压树脂而形成,冷却板的结合部(52、521、522、524a+524b)从模压部中露出,并且,布线部件的端子以在与第一方向(Y方向)大致垂直的第二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而从模压部中露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