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对二甲苯生产过程产品碳足迹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017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61236.9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评价对二甲苯生产过程产品碳足迹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将已知碳足迹数据的原料的碳足迹数据值设定为迭代初值,按照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循环路径来计算产品的碳足迹数据;当计算得到的产品碳足迹数据与设定初值的误差满足要求时,相关计算结果即为对二甲苯生产过程物料碳足迹数据;当计算得到的产品碳足迹数据与所设定的迭代初值相差不满足要求时,重新进行下一轮迭代,直至相邻两次迭代计算的误差满足要求;最终,通过循环迭代方法获得对二甲苯生产过程产品的碳足迹数据。所述方法能够获得更准确、更可靠、更贴近实际生产的碳足迹数据,为实现实际生产向低碳转型提供更切实、更科学的指导。

    一种溶剂再生系统及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364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97494.9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溶剂再生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与富液闪蒸罐出口连接的高压再生装置和低压再生装置、与高压再生装置和低压再生装置连接的高压塔顶余热回收装置;高压塔顶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热媒水蒸汽罐、压缩机、凝结水罐和高压塔顶水媒换热器;高压塔顶水媒换热器将高压精馏塔顶部气相换热后输入高压再生装置;热媒水蒸汽罐的气相出口经压缩机与高压再生装置和低压再生装置的再沸器介质入口连接;凝结水罐的入口与高压再生装置和低压再生装置的再沸器介质出口连接,其液相经高压塔顶水媒换热器取热后,与其顶部气相和压缩机的出口气相混合输入热媒水蒸汽罐。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溶剂再生分离效率和内部热量利用效率,进而大大降低溶剂再生能耗。

    一种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反应热利用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301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58515.2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反应热利用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管式反应器、高压分离器,软产品分离器,以及低压分离器;管式反应器包括串联的至少四个反应段,每个反应段的前半段和后半段的外部均设置有独立的套管换热器,每个反应段的前均设置有过氧化物引发剂注入口;管式反应器和高压分离器之间的管线上依次设置有脉冲阀和后冷器,后冷器包括依次设置的两级套管换热器;高压分离器和软产品分离器之间的管线上依次设置有两级软产品换热器;软产品分离器的气相出料管线上依次设置有循环气换热器和循环气冷却器。本发明根据反应流程中不同位置温度差异,设计多个独立的调温水系统,实现反应热的充分利用。

    一种常减压装置抽真空系统的碳足迹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502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656457.2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常减压装置抽真空系统的碳足迹分配方法,应用于碳足迹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常减压装置抽真空系统的能耗数据,确定常减压装置抽真空系统在生产减压塔每种侧线产品过程中的总碳排放量;根据减压塔各侧线产品的物性数据,计算减压塔每种侧线产品的平均相对摩尔质量;根据减压塔各侧线产品的平均相对摩尔质量和常减压装置抽真空系统的总碳排放量,计算减压塔每种侧线产品的碳排放量;针对减压塔每种侧线产品的碳排放量,计算减压塔每种侧线产品的碳足迹;本申请根据在减压塔运行中抽真空蒸汽的作用和能量消耗,分配抽真空系统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体现了能源转化为能量过程的碳排放本质特点。

    一种工业自备电站的优化操作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553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0164282.4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自备电站的优化操作控制方法,涉及工业自备电站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当供热量变化时,对比恒进汽量调节和恒凝汽量调节的热电机组运行指标;在恒进汽量调节下,保持进汽量恒定,计算不同抽汽供热量下的发电标煤耗;在恒凝汽量调节下,保持凝汽量恒定,计算不同抽汽供热量下的发电标煤耗;分别对比恒进汽量调节和恒凝汽量调节的发电标煤耗,并按照发电标煤耗较低的原则,确定所述工业自备电站的汽轮机调节方式;根据汽轮机的运行状态采用合理的调节方式达到降低发电标煤耗、提高发电效率和循环效率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