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9580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34888.0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场耦合的黄土‑泥岩滑坡灾害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箱上部设置有降雨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试验箱的底部设有泥岩产状控制器,泥岩产状控制器上方设置有泥岩模拟层,所述泥岩产状控制器由薄板、设于薄板下方的转向板、铰支座、伸缩杆及液压千斤顶组成;通过转向板以及铰支座自由灵活调节薄板在空间中的方位,用于模拟黄土‑泥岩边坡中不同泥岩的产状,配合伸缩杆和液压千斤顶,来调整薄板的高度,满足黄土‑泥岩边坡中泥岩的位置。了解黄土边坡中裂缝形成及发展规律,探究黄土‑泥岩滑坡的诱发原因、破坏模式,定量评价黄土‑泥岩滑坡灾害。
-
公开(公告)号:CN11427773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214276.4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下结合物技术领域,其中,边坡防护结构包括:管桩,为底部封闭的套管结构,所述管桩的顶端适于直接或间接连接混凝土管;扩张件,能够沿径向向外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管桩的侧壁上,所述扩张件适于受所述管桩内部压力的推动沿径向向外移动;本发明的边坡防护结构,在非混凝土的柔性河床上施工时,通过管桩插入河床后,在向管桩内浇筑混凝土时,可促使管桩上的扩张件向外扩张,从而提高管桩插入到河床内的稳固性,使管桩达到稳固支撑上方混凝土管的效果,实现边坡防护结构在非混凝土河床上的顺利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95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373733.X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K11/065 , F16K27/04 , F16K31/54 , F16K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预埋滴灌的一种大流量联动闸式换向阀及控制方法,换流箱的内部通过分割板分割成为进水口整流腔和回水口整流腔,进水口整流腔与进水口相连通,回水口整流腔与回水口相连通;所述换流箱通过中隔板与基板固定相连,所述中隔板和基板上都对应加工有换流孔组,所述基板的另一侧安装有呈上下布置的上层h型整流管和下层h型整流管,所述上层h型整流管和下层h型整流管与换流孔组相连通,所述基板和中隔板之间安装有用于控制换流孔组通断的换向阀装置。此换向阀利用齿轮控制两个闸板,两个闸板在齿轮驱动下进行反方向运动,实现对四个通道的同步闭合与开启转换,从而达到液体循环管路的流向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60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935747.5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值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超载安全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内衬岩洞储气库的类型建立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及赋存地质环境的数值仿真模型;在数值仿真模型中逐渐增加复合结构的内压,获取衬砌起裂、密封层非线性变形、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屈服时的加载内压;根据加载内压计算衬砌起裂、密封层非线性变形、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屈服时的超载倍数;根据超载倍数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的超载安全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值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超载安全性评价方法,充分结合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内衬岩洞储气库的结构特征,利用数值试验的方式,更系统更全面地评价了内衬岩洞储气库复合结构的超载安全性和整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80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1634888.0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场耦合的黄土‑泥岩滑坡灾害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箱上部设置有降雨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试验箱的底部设有泥岩产状控制器,泥岩产状控制器上方设置有泥岩模拟层,所述泥岩产状控制器由薄板、设于薄板下方的转向板、铰支座、伸缩杆及液压千斤顶组成;通过转向板以及铰支座自由灵活调节薄板在空间中的方位,用于模拟黄土‑泥岩边坡中不同泥岩的产状,配合伸缩杆和液压千斤顶,来调整薄板的高度,满足黄土‑泥岩边坡中泥岩的位置。了解黄土边坡中裂缝形成及发展规律,探究黄土‑泥岩滑坡的诱发原因、破坏模式,定量评价黄土‑泥岩滑坡灾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60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35747.5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值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超载安全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内衬岩洞储气库的类型建立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及赋存地质环境的数值仿真模型;在数值仿真模型中逐渐增加复合结构的内压,获取衬砌起裂、密封层非线性变形、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屈服时的加载内压;根据加载内压计算衬砌起裂、密封层非线性变形、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屈服时的超载倍数;根据超载倍数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的超载安全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值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超载安全性评价方法,充分结合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内衬岩洞储气库的结构特征,利用数值试验的方式,更系统更全面地评价了内衬岩洞储气库复合结构的超载安全性和整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0921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079161.9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M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库渗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水库渗漏检测装置,通过在固定框的经向与纬向分别设置经向检测线与纬向检测线,并使经向检测线连接经应变片,使纬向检测线连接纬应变片,当坝体发生泄漏或管涌时,泄漏部分水流向外运动,泄漏部位会对土工膜进行挤压,进而导致土工膜局部变形,局部变形挤压经向检测线与纬向检测线,进而经向检测线与纬向检测线作用到相应的经应变片和纬应变片上,进而使得水库渗漏检测装置连接电路后,可以精确定位泄漏点,检测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能够较好的应用于水流速度不大或渗漏点分散、单个渗漏点渗流较小的场景,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5732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0483241.6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业主主导的BIM正向设计标准化应用方法,步骤一:建立并维护统一的BIM模型分类编码与属性基础库,不同的工程、不同的设计院均需要遵循此标准,步骤二:针对不同的设计平台,开发并实现正向设计建模插件,实现构件编码与属性维护、BIM模型提交等功能,软件安装部署在设计环境中,步骤三:设计人员打开设计软件,自动弹出设计软件插件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到系统等步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面向大型工程或跨工程的BIM应用标准化难题,基于多家设计院参与及采用多种不同设计平台的应用场景,提出的一种业主主导的在线式BIM正向设计标准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2908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4748.6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主要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多个阻尼器、第一低熔点金属板、第一加热机构、第二低熔点金属板和第二加热机构。具有低熔点金属板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在嵌入缝隙时,多个阻尼器处于压缩状态,当存在缝隙的建筑结构受迫发生振动时,其能够利用自身弹性恢复力随着缝隙的张合调节自身的开合度,从而避免缝隙嵌塞装置与缝隙的侧壁之间产生空隙,导致缝隙嵌塞装置滑脱。在此基础上,第一摩擦结构、第二摩擦结构和阻尼器均能够形成阻尼效果,并提供阻止节点脱出的阻力。因此,本发明的多阻尼缝隙嵌塞装置能够避免缝隙嵌塞装置滑脱,进而借助自身的阻尼力防止节点脱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0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083229.0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碾压抽水装置。所述碾压抽水装置包括:车体,车体包括安装臂;压桶,与安装臂转动连接,压桶适于绕自身轴线转动,压桶的桶壁上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适于连通压桶的内腔与外部,并适于阻挡尺寸大于进水孔的固体介质进入压桶的内腔内;抽水组件,与安装臂相连,适于抽出内腔中的液体。本发明提供的碾压抽水装置,设置压桶对基础面的压实,通过在压桶的桶壁上设置连通压桶内外的进水孔,实现基础面上的液体经由进水孔进入压桶的内腔中,通过设置抽水组件将内腔中的液体抽出,实现将压桶内的水排出,从而实现了将基础面上的液体的收集与排出,即同时实现了对基础面进行压实和清理基础面上的液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