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1982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315202.X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8B13/196 , G08B13/181 , G06T7/73 , G06N3/08 , G06K9/62 , G01S13/86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高铁周界入侵监测装置及方法,属于高铁周界安防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感知模块包括成像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信息处理部接收感知部的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首先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异物特征识别、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异物特征识别;然后进行初步入侵异物判定和识别,最后对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融合处理,再次对入侵异物进行判定和识别;响应部接收信息处理部的输出结果,并根据结果做出是否报警和信息显示的动作。本发明将成像毫米波雷达和超高清摄像头感知信息融合,进而克服单一监测手段的局限性,能够实现对复杂环境中入侵的行人、动物、落石等异物的快速精准识别,并自动发布报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10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25048.6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0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铁路危岩落石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及工程资料;构建三维空间物理运动分析模型;计算危岩落石三维迁移路径;确定危岩落石防治参数;危岩落石三维模拟成果展示。本发明的基于遥感技术的铁路危岩落石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方法,通过遥感和GIS技术即可精准计算危岩落石的三维迁移路径,得到危岩落石防治参数,可用于确定拦挡工程的防护范围、强度和高度,同时实现危岩落石三维模拟成果展示,不仅准确率高,方法简便可行,且物化成本投入低,工程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1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29936.X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遥感技术的边坡三维形变监测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边坡形变监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边坡的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遥感影像包括:光学影像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根据光学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采用光流追踪法计算目标边坡的平面形变数据;平面形变数据包括:平面形变位移和平面形变位移方向;根据合成孔径雷达影像,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计算目标边坡的垂向形变数据;垂向形变数据包括:垂向形变位移;根据平面形变数据和垂向形变数据,采用数据融合算法构建目标边坡的三维形变场,本申请能够全面、精确地实现边坡三维形变信息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2880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55955.8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最适点云密度预测方法,包括:S1、通过机载激光雷达获取高密度原始点云和正射影像,并进行预处理,得到数据源;S2、利用数据源制作用于训练的数据集;S3、使用数据集训练ICP‑NN模型;S4、将待处理的高密度原始点云和正射影像输入训练后的ICP‑NN模型,得到最适点云密度的预测区间,通过本申请训练的模型能直接给复杂山区的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采集工作提供采集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70041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92217.8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岩溶隧道集水面积计算方法,通过获取隧道区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及工程资料,构建三维空间遥感分析实景模型,分析岩溶隧道区集水面积影响因子,利用地表分水岭划分汇水边界,建立模型计算岩溶区隧道集水面积,提取岩溶区集水面积影响因子对应因子,最终计算岩溶区隧道集水面积。本发明涉及的岩溶隧道集水面积的遥感分析计算方法,通过遥感和GIS技术精准划分岩溶区集水边界,准确计算出岩溶隧道集水面积,进而求得岩溶隧道涌水量,不仅准确率高,方法简便可行,且物化成本投入低,工程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49392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053769.4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8 , G06F16/29 , G06F16/2458 , G06V20/13 , G06V10/764 , G06T17/00 , G06T15/00 , G06T7/30 , G06T5/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隧道富水区划分方法,通过获取隧道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高精度地质地形数据,构建三维遥感空间场景并进行地质图校正,提取影响隧道富水的评价因子数据集,建立隧道富水评价模型,空间分析数据库构建及模型计算,最终实现隧道富水区划分。本发明能够借助空间分析技术将影响隧道富水的评价因子进行提取、量化和融合,从全局角度实现隧道富水程度的可视化,评价结果直观可靠,为隧道涌水灾害预防提供科学参考,为隧道工程水文地质勘测和隧道施工提供科学指导,提高勘察质量,降低勘察成本,工程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78407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11096.X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融合雷达遥感和空间分析的岩溶发育强度分级方法,包括:S1、获取工程区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航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S2、开展时序形变解算处理和点云精细化分类;S3、开展基于精细数字高程模型的落水洞自动定位与体积参数提取;S4、获取落水洞中心50m缓冲区范围内5年以上的平均形变速率;S5、根据落水洞坐标,获取岩溶发育密度等级初步评价指标;S6、融合落水洞的体积和邻近范围平均形变速率,基于GIS空间分析获取岩溶发育等级综合评价结果。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植被覆盖下岩溶落水洞隐蔽性高,几何参数、形变信息获取的难题,为喀斯特山区隧道工程勘察与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研究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44568.1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植被覆盖下坡面泥石流灾害判别方法及系统,涉及泥石流地质灾害判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的基本数据;获取研究区的激光点云数据和遥感影像;根据激光点云数据对研究区进行地面点提取,得到研究区的植被覆盖下DEM数据,根据植被覆盖下DEM数据和水文数据对研究区进行划分,得到若干斜坡单元;根据各斜坡单元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合并斜坡单元,得到若干地表汇水单元;对于每一地表汇水单元,根据地表汇水单元的纵坡比降、最大雨强和松散物源储量确定地表汇水单元的泥石流灾害判别结果,实现了植被覆盖下坡面泥石流灾害的判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784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11096.X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融合雷达遥感和空间分析的岩溶发育强度分级方法,包括:S1、获取工程区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航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S2、开展时序形变解算处理和点云精细化分类;S3、开展基于精细数字高程模型的落水洞自动定位与体积参数提取;S4、获取落水洞中心50m缓冲区范围内5年以上的平均形变速率;S5、根据落水洞坐标,获取岩溶发育密度等级初步评价指标;S6、融合落水洞的体积和邻近范围平均形变速率,基于GIS空间分析获取岩溶发育等级综合评价结果。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植被覆盖下岩溶落水洞隐蔽性高,几何参数、形变信息获取的难题,为喀斯特山区隧道工程勘察与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研究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711568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55182.X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被覆盖下危岩落石遥感提取方法及系统,属于危岩落石调查技术领域,包括:S1、获取工程区倾斜摄影数据和激光雷达点云数据;S2、构建基于倾斜摄影的三维实景模型;S3、构建去除植被影响的精细化数字高程模型;S4、开展去除植被影响的数字地形分析;S5、构建多源遥感三维地质解译沙盘;S6、自动筛选危岩落石高发区与精细化解译。本发明综合影像纹理和去除植被的高精度地形信息,实现了危岩落石高发区的自动筛选和范围圈定,有效解决了大地形起伏、高植被覆盖度条件下危岩落石勘察的工程难题。为复杂山区工程建设危岩落石快速精细化勘察与防治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
-
-
-
-
-
-
-
-